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三国2 > 第2章 绿林宫殿

第2章 绿林宫殿

终于抵达对岸时,献帝衣裳已经湿透。皇后晕倒在小船上,动弹不得。伏德背起皇后,蹒跚而行。

秋风冷冷地吹拂着芦荻,发出哨声。天气­阴­沉,大家衣裳愈发难­干­,人人嘴­唇­发紫。

加上御辇已经被弃,再无车辆,献帝只得赤脚而行。由于不习惯徒步,脚上肌肤很快破裂,渗出血来。那样子,看着都疼痛难挨。

“再忍忍……再走一会儿就有村子了。”

杨奉扶着献帝手臂,频频给他鼓劲。可是不一会儿,走在后面的李乐照例用他那粗野的语言急切催促道:“哦!不行啊!对岸的敌人就要找渔船渡河过来啦!再磨蹭,就要被追上咧!”

杨奉道:“那边看到一家土民。请在此稍候。”说着离开献帝身旁,飞奔过去。

没过多久,他从那边农家拉出一辆牛车。

本来是一辆农耕用的破车,但杨奉铺上席子,就当献帝和皇后的御座,让两人坐上去,手拉缰绳,道:“好啦,快快赶路吧。”

李乐拾起一根细竹,不停抽打牛ρi股,道:“跑呀!跑呀!”

车上的御座就像在大浪尖上一样,咔嗒咔嗒地摇晃。点灯时分,才好不容易走到一个叫做大阳的村落,借到农家小屋,当做皇帝的御辇停泊处。“有贵人住下啦。”村里农民交头接耳,但他们并不知道,这贵人居然就是汉朝天子。

有一个老媪,做好小米饭送来,道:“请贵人用。”

杨奉接过献上,献帝、皇后正在饥饿之时,马上把饭扒进嘴里,却立刻显出一副难以下咽的模样。

天刚亮,在乱军中被打散的太尉杨彪和太仆韩融二人带着若­干­人等找到这里,道:“啊,原来在这里啊。”

“这么说,昨日随后乘渔船渡过黄河的就是你们咯?”杨奉等一­干­扈从人等皆大欢喜。

尤其是献帝,此时自己的人哪怕增加一个,都会感到心里有底,道:“平安无事,太好啦!”说着,又淌下御泪。

尽管如此,此处并非久留之地。扈从人等又在牛车上铺好素席,让献帝和皇后坐在上面,一行人离开村庄,再向前行。

“虽然不知成功与否,但郭汜、李傕是信任在下的。我想仗着这点旧缘回去,豁出命去劝他们收兵。我想,他们也不见得不肯。”太仆韩融在路上向众人道别,一个人返回去。

献帝漂泊,形同流民,又持续多日。

虽然不断有自己人从后面赶来,但几乎都是李乐的手下,粗野狰狞。

所以,一行之中只有李乐拥有手下二百来人,比谁都霸道。

太尉杨彪劝献帝道:“先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暂时找个临时皇宫,以保玉体如何?”

“好吧。”献帝显得万念俱灰。

“既如此……”

牛车御驾向安邑赶去。但此地并无房舍适合做临时皇宫。

“权且在这里……”人们找到的地方,虽有土墙,却无门户,处在茂密的离离荒草丛中。

“真是适合朕居住的地方。你看,四面尽是荆棘。是荆棘之狱啊!”献帝对皇后道。

但是,再差的废屋,一旦变成皇帝的居所,马上就是禁宫、禁门。

绿林头目李乐跟随献帝以来,也受赐正经头衔征北将军。他不了解长安、洛阳,即使在这里,也是心情大好。

“陛下。我手下这帮家伙这样为陛下吃苦,请你给他们个一官半职。御史啦,校尉啦,给个头衔儿吧。”随着势力的增长,最近他不等侧臣上奏,就跑到御座旁,无礼强逼。

由于太过卑劣,侍臣们加以阻止,于是李乐原形毕露,一个耳光扇倒朝官,道:“你们住口!”

这算温柔的。雷霆大发时,不是一脚踹开献帝的朝臣,就是拧着朝臣的耳朵把他们扔到门外。

献帝知道这些,便依李乐所言,事事点头。可是,赐官职得有玉玺。笔墨纸张可以设法搞到,但玉玺现在手头可没有。为此献帝道:“稍等一时。”

李乐不认这个账,胡言乱语道:“玉玺不就是皇帝的印章嘛。你用手刻一个不就有了吗!?”

“砍根荆棘树­干­来!”

他强求献帝用树木当印材,没有刻刀就用锥子,亲手刻出一方印章来。

李乐十分得意。

他来到手下营中,摆出一副居功面孔,讲述经过,道:“好啦!给你个御史。给你个校尉的官­干­­干­。你们要给我好好­干­!今晚庆祝一下。什么,没有酒?!到村里找找。掀开地板,总能搜出一两缸。”

丑态和暴虐之相,不忍目睹。

这时,河东太守王邑送来些许食物和衣服。献帝和皇后靠这点施舍总算从饥寒交迫中解脱出来。

先前,太仆韩融告别献帝一行,半途离开,只身去会李傕和郭汜,劝其罢兵。不久,他带着很多宫人、兵卒回来。

他当场伏拜,上奏道:“恭请放心!他们也听从了我的劝告,罢兵停战,把很多俘虏全都放了回来。”

李郭两个狂暴之将,听了一番劝告,居然也会回心转意,真是神妙。众人奇怪,但听韩融细细道来,都说:“哎,与其说是他们的良心使然,不如说是饥馑的影响迫使战争停下来的。”

秋去冬来,当年的大饥馑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深刻地显现出来。农民们摘啃枣子,煮草喝汁,草枯之后便吃枯草根和泥土。这所茅屋宫殿虽然因宫人数量陡增而使献帝心中底气大增,但眼下却穷困于朝官们食物的匮乏。

“还幸洛阳吧。”献帝频频说道。

李乐总是唱反调,道:“去洛阳,也躲不过这场饥馑。”

朝臣们都认为:“如此狭小之地,圣驾不可久留。洛阳自古就是天子建业之地……”人人盼望还幸。

但因李乐一人顽固坚持,朝议总是半途而废。

于是,一天夜里,趁李乐又带手下去村里搜寻酒和女人,不在茅屋宫殿之时,早已合计好的朝臣和侍从的将军突然拉出御辇,宣布道:“还幸洛阳!”

杨奉、杨彪、董承等人一边守护御辇,一边在黑暗中急速行进。赶了几天几夜的艰难路途,很快到达箕关(今山西垣曲和河南济源市间)的关门。当夜四更时分,万山黑暗之中,有点点火把,闪着光亮,逼将过来,喊声四起,道:“李傕、郭汜在此埋伏多时了。”

献帝大惊,杨奉安慰道:“不会不会。李傕、郭汜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依我之见,定是李乐冒名来袭。徐晃,徐晃何在?”

“徐晃在此!”徐晃在御辇后面答道。

“你当殿军。今日可以不必再忍啦。”杨奉命道。

“遵命!”徐晃大喜,英勇无比,催促御辇道,“快快先行!先行!”

然后自己留在原地。不久李乐追赶而来。徐晃在马上张开大手,大声喝道:“禽兽!且慢!再往前走就是洛阳都门,不是兽类走的路!”

徐晃扫开叫喊着冲上来的敌兵,雷声一击:“我已忍耐到今天了!”平日里千忍万耐积累下来的怒气一朝发泄,手起刀落,把李乐一劈两截,­干­净利落。

.t#txt$!小@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