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认为越南“危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孙兆东:我们认为,此次越南“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有几点启示值得关注:一是应建立安全的金融防范体系;二是应加快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要建立战略联盟和储备体系;四是宏观调控要有预见性和提前量;五是必须警惕国际机构“话语权”。
记者:请再谈谈《越南“危机”》这本书写作过程和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孙兆东:应中国经济出版社之邀,我和张志前和涂俊两位博士共同把我们的研究成果编著成《越南“危机”》一书。该书为读者全景展示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越南“危机”的由来、越南面临的经济发展困惑、危机影响与走向、对中国的警示等等。此书还为读者揭秘了鲜为人知的金融玄机,解读了新兴市场开放的烦恼和应对的措施……。
我们认为,越南这场“危机”如同是这个国家通货膨胀的“堰塞湖”。通过对越南通货膨胀“堰塞湖”形成、发展、抢险、治理等方面生动讲述和专业解读,这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诊断了越南危机由来,披露了危机产生的根源与成因,从越南危机的深刻教训中,探索了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让读者在了解越南货币危机故事的过程中,把握政府宏观调控脉络,洞悉越南20年革新开放历程,为我们了解危机背后的秘密,并预知危机影响与走向提供了线索……。
通览全书,你会感觉到像越南“危机”这样的经济危机发生,有其相似之处:其一是各种糟糕的事情同时发生;其二是人们在惊恐和慌乱中采取的反常行动。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与个人,在危机中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免产生连锁反应,防止冲动。
应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把越南危机与越南此前危机、日本经济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精彩的比较。比较中我们发现历史有时会惊人的相似,前车覆后车鉴,只有在摔倒的地方吸取教训才能更好的避免重复出现的错误。读《越南“危机”》一书,我们会发现,同样是新兴发展中国家,越南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经验、教训等等,这些或许对当前不断融入国际化中的中国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开卷受益,无论是《次贷危机》还是《越南“危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始终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了解事实真相的来龙去脉。让读者感受到,无论是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危机,在“地球村”传导效应后,其实和老百姓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天都有什么样的变化,外界经济形势的改变对我们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无论您从事哪个行业,相信每个人在潜心品味这本作品后,都会有所收获。
最后感谢大家对我们新书的关注,也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