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一并蒂莲一 > 第三章 并蒂莲的召唤(中)

第三章 并蒂莲的召唤(中)

与此同时,他眼睛里的光芒陡然消失,不再呈现。他双手扶起伊里布道:“大人快些起来,家父原没有怪你之意,只是在外面听到些对大人不利的传闻,因此想请你过府寻问一番。如今有家父在皇上面前进言,也就罢了。”

伊里布怀着无比崇敬的眼光看着耆英,哭道:“少爷……”又看了禄康一眼,乞求着他的饶恕。禄康猛然喝道:“还不快谢过大少爷?”“是!谢大少爷开恩,谢中堂大人开恩,谢福晋开恩!”伊里布刚才满脸是泪,现下才破泣为笑,不哭了。

耆英拿着那枚乌红的纸,轻轻地投在了烛火之内。少时,那株血染的并蒂莲被化为污有,与蜡泪一起流到了烛台之上。

*****

当朝的最高官职,莫过于三阁与三殿的六位学士。其中入衔的三阁大学士为文渊、体仁和东阁,三殿大学士为保和、文华和武英。而功高盖世的文华殿大学士禄康,便是天下百官之首。

这座学士府仅居宅便占地超过数顷。府内分为扬春、凉夏、清秋和暖冬四院,东南西北十字而开,显得宏伟而别致。独俱匠心的构造,使得这座居宅的主人能够有四季怡人的乐趣,构筑­精­美的花草亭园,毫不逊­色­于皇宫大内。

王公大臣,外番使者,都争相来往于这座府宅;便是当今皇上也会偶尔龙驾垂青,更为这座庄严美丽的府第平添了无尽的荣耀。而最惹人注意的,便是禄中堂那失而复得的公子耆英。

这位相貌英俊、学识过人的少年似乎看透了红尘往事,也仿佛经历了生死磨难。他不卑不亢的言谈,使得其他高官的子弟自愧不如;他冷酷如冰的话语,使想巴结讨好他的下人无言答对;他高谈阔论的举止,使不少前辈师友望之兴叹;他趋炎附势的嘴脸,更是不动声­色­地迎得了皇上及亲信的无上宠爱。

学士府里书目众多,朝中也有不少名师指点;耆英天生丽志,敏而好学,比起原先是更上一层楼。在这繁花似锦的岁月中,不知不觉已过了三年……

冰封融化,百花待展。又是一个春天悄然降临。一位身材高大、形容俊美的青年人迈着稳稳的步子走出了学士府。他的身后,跟着四个垂手的小厮。俊美的青年整了整身上华贵的衣衫,道:“今天可是我大喜的日子,可巧阿玛病了竟不能上朝。”一小厮道:“中堂大人这是太高兴了,睡上一觉便没有大碍。”

青年背起了手,幽幽地道:“回想这三年,真如同做梦一般。先前的我,的确太稚­嫩­了些……”小厮不解,只是一味地奉承他道:“少爷这次春榜提名,不仅中了进士,更是被钦点为了状元,这是何等的殊荣?便是以往有再多的不快,以后也……”

小厮说着,不由得扇了自己一嘴巴,因为青年那愤怒的眼神正直直地盯着他看。少时,青年的眼神暗淡了下来,自语道:“是啊,以后也不用再回想了。一个人想达到一个目的,却要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真是可笑啊……”青年说着,竟傻傻地笑出声来。几位小厮不知他是何意,只得陪着他一起­干­笑。

行不多久,却见一队人马恭敬地迎了过来,跪在青年的面前道:“小人们前来迎接新科状元耆英,还望状元快些上马,进殿参君!”几人说罢,便过来给青年戴上红花。青年见罢,脸上洋溢出兴奋的笑容。他翻身跃上挂满金银玉器的白马,高声喝道:“走!”众人见状,也兴高采烈地扬声而去。

*****

乾清宫内,嘉庆皇帝高坐龙椅之上;大学士、王爷、贝勒、贝子和各部尚书立在大殿两侧,显得庄严而威仪。少时,一太监高呼道:“新科状元耆英上殿!”

随着三声传旨,耆英忙低头垂手,用碎小的步子行进金殿。行至殿角,耆英垂手一拜,口道:“耆英奉旨参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毕双膝跪下,叩了三个头;少时起身行至大殿之中,又拜叩一回;最后行至殿前,再次拜叩。众王公大臣见他相貌堂堂,礼节规整,都微笑着点头。

嘉庆与耆英早有数面之缘,加之与他的父亲情爱深厚,更怕这位高官的公子在金殿上失了体统。而今见他如此风范,心中甚喜,因道:“爱卿平身!”耆英忙道:“谢主隆恩。”便起身立在金殿之上。嘉庆用赏析的目光看着殿下的这位青年,道:“你果真是大学士禄康的公子耆英?”耆英回道:“奴才就是耆英。蒙皇上开科大选,奴才才有机会伺候皇上。”

嘉庆见他礼仪谦恭,并未恃宠而骄,心中更是欢喜,道:“真是名门之后皆英豪啊!朕看过你的文章,很是喜欢,深合朕心。朕想你就留在礼部任职,陪在朕的身边,招揽天下英杰,不知小爱卿意愿如何?”王公大臣见圣上居然如此恩宠,不由得大惊失­色­。一时间,众人不住地道:“状元真有造化啊!”

“真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还愣着­干­什么,跪下谢恩啊!”

这无上的恩宠,竟使得耆英一时神­色­飘然。但他刚准备谢恩之时,却看见那位主考官伊里布对他轻轻地摇了摇头。耆英一时大惑不解,不知这伊御史是何居心?无数的思索在转瞬之间闪过耆英的脑海,他顿时对自己的前程有了更好的打算。

虽然先前有过许多过节,但在官场之中只有利益而言,没有敌我之分。而且伊里布是父亲的老下员,又有着多年的官场经验,此时今日,断不至于害了自己。耆英想到这里,乃跪下道:“回皇上,奴才才疏学浅,怕不能当此重任。如圣上不弃降恩,让奴才能一尽微薄之力便足矣!”此话一出,众人的眼睛里不由得放出钦佩和婉惜的目光。

果然,嘉庆的脸上露出无比欣慰的笑容。他高兴地说道:“也是,小爱卿年纪尚小,朕太心急了。”他顿了顿,又道:“那朕有意叫你出去历练历练,先去河南漯河做个知府如何?”耆英听了,不由得大失所望;不过觉得总有个官做,忙磕头道:“奴才谢主隆恩!”

*****

下朝后,耆英不解地问:“伊大人,刚才皇上要留我在礼部当差,您为什么阻拦呢?”伊里布淡淡一笑,道:“耆大人刚入官场,哪里晓得这其中的许多奥秘?皇上有心提拔您,却又要避开你是大学士公子的身份,不让他人留下闲话。今日令尊大人称病没有上朝,就是避风头来着。要不漯河知府这缺,皇上怎么能说想到就想到呢?”

“哦,原来如此。多谢伊大人赐教!”耆英拱了拱手,顿时回想起大殿之上众人目光与面容的转变。耆英虽然聪明,可毕竟涉世不深。他段断没有想到皇上连官职都为自己准备好了,而自己竟差一点出了错。伊里布慢悠悠地走着,直到居多大人离得远了,方才又道:“依在下愚见,耆大人去往河南不足三月必会升迁,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今日我君臣三人已经避了众人耳目,日后升迁,他们也哑口无言。”耆英听罢,不由得笑道:“皇上对奴才的恩德,奴才何以为报?”

伊里布听了他的话,也笑了起来:“说的是啊。您这次去了河南,如果什么都不做,皇上凭什么封赏您呀?”

“是。”耆英听罢拱起手来,认真地道:“奴才一定励­精­图治,­干­出点成绩给皇上看看。”伊里布听罢,却笑着摇了摇头。耆英见状不解,问道:“怎么不对?”二人此时已走出宫外;耆英眼见伊里布要告辞而去,乃携住他的手道:“我请伊大人吃盏茶怎么样?”伊里布有些不安,只道:“这怎么敢当呢!”耆英笑道:“你我不打不相识,又何必见外?”

耆英不由分说,先替伊里布选了一身华美的便衣换上,之后又请他来到一家茶楼。进了雅座,耆英请伊里布坐在上坐,自己则在下首相陪。伊里布受宠若惊,只道:“耆大人有什么话请明言,在下能帮上忙的,一定肝脑涂地!”耆英笑道:“大人言重了。下官初入官场,承蒙大人抬爱,不然险些断送了前程。”伊里布摇手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耆英叹了口气,道:“适才下官说要励­精­图治,大人摇头,让下官实在不解。还望大人赐教!”伊里布道:“赐教不敢当。耆大人初入官场,一定要奉公职守,不可有半点非礼之事。如贪污受贿,再如寻花问柳。若是让人抓住把柄,别说令尊大人,就是当今圣上想保你也难。”耆英听了很是信服,道:“这些伊大人放心,下官自有分寸。”

伊里布点点头,又道:“先把差事当好,并不要什么政绩,只要留一个清白的名声,凭着皇上对耆大人父子的宠信,何愁升不了官?到那个时候,别说您去贪污受贿,就算杀人放火,也没人管得着您了。”说毕,他哈哈大笑起来。耆英听得十分敬佩,也笑了起来。

小二上了酒水果馔,二人吃了几口。耆英敬了伊里布一杯,伊里布谢饮后,终于打开了话匣:“其实皇上这次叫耆大人去外省当差,怕是还有一个目的。”耆英听得仔细,忙道:“大人请讲!”伊里布笑道:“在下只是随便猜测,不敢乱讲。”耆英亦笑道:“这里又没有外人,大人但讲无防。下官要是把差事办砸了,绝对不会牵扯上大人的。”

伊里布听了,方才道:“耆大人果真是条汉子。即如此,在下就斗胆一说了!”喝了一口酒,起身坐在了耆英的身边,几乎是悄声地对他言道:“耆大人有所不知,当今皇上乃古今第一风liu人物,对美貌女子是别有痴情。只可惜皇上秉­性­清高儒雅,我满洲女子都不尊汉化,因此难以取悦皇上的圣心。”

耆英听了,不由得心中好笑:哪个男的见了美貌女子不动心?要说娶汉女,圣祖爷就是董乐妃生的,乾隆爷也是海宁陈家生的,嘉庆自己更是汉女德妃生的,也没什么大不了。如是轻声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叫我到外省,替皇上寻觅一位绝­色­佳人了?”

伊里布微微笑道:“不是一位,是多多益善。”“哦。”耆英没想到皇上还有这么个打算,看来文武皆不才的伊里布能升官进爵,他的手段也在于此了。伊里布看了周围一眼,接着道:“不过此事切不可大张旗鼓,您切要悄悄寻觅,找到之后递一封折子给在下,在下帮您转呈给皇上。只要您办好了这件事,当差又没出什么差错,在下保您升迁在即!”

耆英看着他的神­色­,虽然喜悦自得,却似乎有些美中不足。他心念猛然一动,问道:“皇上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伊里布听了,不由得脸­色­陡变!他惭愧地垂下头来,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把用­精­美外套包裹着的纸扇,双手奉在了耆英的手上。

耆英问道:“这是何物?”伊里布长长地叹了口气,道:“这是圣上一日酒醉之后,赏赐给奴才的一副字画。上面印有圣上的心事。可惜啊……奴才浅薄,体会不到圣上的忧愁。耆大人天资聪慧,想必能了却我们君臣的这番心愿吧……”他说完,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仿佛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般。

耆英愣了半日,方才回过心神。他满怀感激地对伊里布道:“那多谢伊大人指点迷津了!下官今日才知道,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人对下官的恩德,下官必定铭记在心,永生不忘。”伊里布再三不安道:“何足道哉,何足道哉!”二人又谈了一会子,喝了两壶酒,方才告辞离去。

耆英回到学士府,见他额娘正在为他收拾行装。福晋含泪道:“我们一家分别了二十年才得相聚,才过了几年就又要分开。这真是误人两字是功名啊!”耆英看着额娘,不禁想起了他的养母,心里一阵发冷。

“李老桐俩口子现下八成是死了吧?”耆英想,“死了也好,免得受罪。”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带着几名小厮骑上白马,神清气爽地道:“额娘,您放心,不出几年,儿子一定会回来的!”禄康夫­妇­与他挥手而别,一同送行的还有十多位王公大臣。耆英拜别了双亲与众人,踏上了去漯河的旅途。

“英儿,在外面为官,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啊!”禄康向自己的儿子挥手告别。“您放心吧!”耆英也挥了挥手,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寻找佳人?这才是身为人臣应尽的本分啊。什么除暴安良,什么治国抚民,原来都是屁话!耆英无聊之际,不由得打开了嘉庆赐给伊里布的纸扇。少时,他的心竟然重重的跳了起来!

“……并蒂莲……!”耆英合上纸扇,双目的神­色­变得暗淡而复杂。

,!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