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杨秀清、萧朝贵既取得代天父天兄“传言”的资格,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他们的权势欲也逐渐膨胀起来。就在决定起义的前夕,由萧朝贵出面,用天兄下凡名义严厉批评冯云山派人去白塘、八洞,是“计不及”,“不识宽紧”,接着利用天父与天兄对话的形式,用近乎逼迫的手段让洪秀全说出“天下万廓(国)都靠秀清、朝贵二人”,冯云山等“不是十分帮手,秀清、朝贵乃真十分帮手”,“他人是学成、炼成,秀清、朝贵是天生自然。”此后,杨秀清、萧朝贵在拜上帝会中的地位便排到了首创拜上帝会的冯云山的前面。
在金田起义的紧要关头,为要夺取起义领导权,杨秀清装病躲在幕后操纵,由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命令洪秀全、冯云山到处“避吉”,离开领导岗位。由此可见,天父天兄下凡这种迷信做法,开始成为领导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太平天国内部危机在起义前就已经出现端倪。
洪秀全借上帝之教义,管理众民,却也被教义所缚。究其原因,利用宗教之意图,是最关键。当权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宗教已经沦为工具,即使在革命中有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也随之而来。
幸好,内部矛盾并未阻挡起义的发生。
1850年11月4日(天历十月初一),在洪秀全、杨秀清的领导下,“金田、花洲、陆川、博白、白沙不约同日起义”,揭开了起义军与清军直接对抗的战局。
《太平天国史》卷42中这样简单地记载了1850年11月4日到1851年1月1日之间拜上帝教与地主团练之间的斗争:“敌人侦知洪秀全藏在山人村,十一月,派兵来围山人村,要逮捕洪秀全。杨秀清率领起义队伍来救,袭破围兵,迎洪秀全归金田。”
1851年1月1日,清政府派贵州总兵周凤歧和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带兵来金田镇压拜上帝教,却被起义军高涨的气势所破,大败而逃。
起义军大胜,洪秀全正式着手谋取王位。据史料记载,洪秀全于1851年3月23日,在武宣县登极称“天王”。但也有史学家认为,洪秀全是在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二十一日(1850年4月3日)在广西桂平县平山(平在山)“登极”的。具体详情暂且不考,关键在于此时的洪秀全,已经依靠天父之子的权威,征服了千万信徒的心,成为革命的真正领袖。
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是洪秀全38岁的生日。这天,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将领率领太平军战士手执梭镖、大刀,威武雄壮地集合在韦氏祠堂前面,在隆重的仪式中,洪秀全庄严扬起“太平”旗帜,宣布起义,这场革命,闹了十四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