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揭密1986年11月,巴黎贝鲁特西区一家亲叙利亚的杂志,披露了一条轰动世界的内幕新闻: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和他的4名助手,曾于1986年5月秘密访问德黑兰,并在下榻的独立饭店同伊朗外交部、议会的官员们举行了会谈,伊朗要求美国提供更多的武器。此消息一披露,伊朗政界人士大为惊讶。议长拉夫桑贾尼4日晚上发表讲话,详细透露了麦克法兰的伊朗之行。他证实,麦克法兰确实到过伊朗,他是带着4名助手,持着爱尔兰假护照,装扮成机组人员乘飞机到伊朗的。一下飞机,他就找到机场官员,说他们是美国人,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信件和礼物。所谓信,据说只是里根总统签名的一本《圣经》,签上名的那一页,说是各种不同宗教的信徒要和睦相处。至于礼物则是象征性的:一支手枪和做成钥匙形状的蛋糕。手枪意味着美国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蛋糕则是打开美伊大门的钥匙。里根总统当真要借"送礼"作出某种表示吗?几乎所有的西方传媒都争相报道这则消息。总统曾是FBI的告密者50年代初期,在打击共产党威胁的浪潮中,娱乐圈的一个二流演员引起了联邦调查局的注意。联邦调查局第100-382196号档案记录着此人的资料:罗纳德·里根,身高6.1英尺,体重175磅,蓝眼睛,棕色头发,既是一个演员,又客串过工会工作。联邦调查局认为,他所参加的工会其实是共产党的一个外围组织。于是,里根辞去了在"艺术、科学和专业工作者委员会"的理事一职,转而成了联邦调查局的告密者,代号为T-10,并向联邦调查局特工报告了演艺界工会中"追随共产党路线小集团"的情况,后来又在联邦调查局的安排下,到非美活动委员会秘密作证。此人在1981年成为美国总统。用武器换人质伊朗经过与伊拉克6年的战争消耗,颇感军备不足,尤其是先进的武器装备难以补充。伊朗军火商虽在中东和欧洲等处不断购买武器,但美国对其实行禁运,伊朗无法购到诸如F-4鬼怪式战斗机和F-14战斗机的零部件与急需物资。伊朗在巴列维时代购进的这类飞机仅存数十架,但这些飞机能上天的寥寥无几。制空权全掌握在伊拉克人手中。据统计,伊朗与伊拉克相比,直升飞机数量为1:4,战斗机为1:7。其他导航设备、坦克和直升飞机的零配装备也严重不足。所以,伊朗为补充武器,很想同美国人做交易。1984~1985年上半年,西方国家驻黎巴嫩的外交人员、记者、教师等纷纷被绑架,其中有7名美国公民。政府为使人质获释曾作过许多努力。起初,美国政府通过叙利亚同绑架人质的###圣战组织接触,因为该组织的活动范围由叙利亚控制。但###圣战组织提出了一个在政府看来难以做到的苛刻条件:除非美国帮助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法国和科威特等地的黎巴嫩战俘,否则决不释放美国人质。圣战者组织甚至扬言,人质将被逐个处决。他们果然于1985年下半年处决了一名人质巴克利。美国政府对叙利亚失去了信心。后来,政府发现真正控制该组织的是伊朗的###解放运动,于是便派人暗地试探伊朗的反应。伊朗最初反应消极,但迫于形势的需要,他们露出了愿意同美国接触的口风。8月,有人向美国驻贝鲁特外交官报告,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的联系感兴趣。同月,正在海牙国际法庭同美国打官司的伊朗官员也对美国代表说,德黑兰某些领导人希望同美国谈判。里根总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与当时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国防部长温博格以及国务卿舒尔茨进行磋商。有人认为,同伊朗接触不仅可以给人质释放带来希望,而且还可以打开美伊关系的大门。由于此举关系重大,直接影响人质安全和美国在整个中东的利益,因此必须在严格的保密下行事。这件事最后落到了麦克法兰身上。不久,由以色列人驾驶的一架飞机,载着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此后,美国人质陆续释放。9月14日,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里根当天打电话给以色列总理,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1986年7月2日,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巨型运输机降落在德黑兰机场。同月26日,第二名人质劳伦斯·詹科在黎巴嫩获释。……据参议员赖特透露,截至当时,伊朗为购买武器向美国支付了1200万美元。这些武器中,除作战飞机、坦克、雷达等装备外,至少还有1008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和235枚"隼"式地对空导弹。但据思凡部长透露,伊朗支付购买武器的金额实际远远超过1200万美元的数字,约达3000万美元。秘密武器交易成功,以色列从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美伊关系有所松动的情况下,以色列不失时机地居中斡旋。以色列不仅给美伊武器交易牵线,而且在向伊朗运送美国武器的过程中也干得非常出色。丹麦货轮至少为以色列运送了5批军火到伊朗。1986年10月7日,那艘叫"莫尔素"号的丹麦货轮载着26箱、重460吨的货物从以色列的埃拉特港启航前往伊朗的阿巴斯港卸货。当时,船员们都知道箱内装的是军火,但木箱上刷的却是"黎巴嫩家禽"等字样。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