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世界三部曲之一国色 > 奇遇(4)

奇遇(4)

我站在洗浴城门口,脚,始终没有跨进去。我想,美,还是应该和它保持一段距离才好。靠得太近,所有的美,都会消失变­色­,或者,如此美艳的姑娘,转眼之间就会化为一个核桃、一粒板栗、一根腊肠。这不是我这样的画家特别希望占有的生命风景。在姑娘往外扔着板栗壳和石榴皮的希望眼神和招睐目光中,我潇洒地向她们淡淡招手告别:

“晚安,小姐们,祝你们生意好!”

我没有理睬她们怎么回答。我慢慢转过身,沿河岸长廊往回走。似乎还听到她们在我背后“神经病!宝器!笑死人!”之类的哄笑声和咒骂声。妈的,难道非要一个远道而来的疲惫的旅人,跨进你们的屋子,或者弄得更加疲惫不堪地离去,才是正常人,才不是宝器,才不会笑死人么?这是什么逻辑?

唉,这样的语气,这样的风景,乌溪小镇、万年台歇马场、女儿峡风景区……都曾上演正在上演的一幕幕风景,怎么无论如何也躲不开?或者本来就躲不开、不应该躲开?易安当初和我的观察都没错?我抬起头,顺着河岸五颜六­色­的灯笼望去,宽阔汹涌、不紧不慢、匆匆流淌着的河面上,空阔夜幕两山之谷,两座桥头城门之间,朦胧灯影中,弯弯的泸定桥,远远的,看起来还有点优雅。当年,硝烟烈火枪林弹雨中,一支英雄部队的千军万马,还有他们的领袖和士兵,战将和英雄,男人和女兵,一个翻天覆地改写中国历史的新的政权,都曾从那条优雅而险恶的桥面上走过。我想,当初,我的《国­色­Ⅰ号》油画系列,画面和意境,实在不能满足而今的诗心!而我今天,还有多少多少什么什么,等待我去画出,而且,有些什么什么,可能我永远也不可能把它们完全描画出来。

生命在增长,人­性­在流动。这就是历史与生命、战争与人­性­启示给我们的全部内涵?

但是,如何流动,怎样增长?难道我们心中就不该有那么一根­精­神与美,冉冉上升的地平线?

一阵警笛的叫声,打破了大渡河的宁静。抬起头来,一阵尖叫声,呼喊声,在人头攒动的桥头堡一带传来。灯影迷蒙的城门前,有人呼喊:

“出人命,出人命了!”

紧接着,110警车呼啸而来,停在城门口。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在拥挤的人流中,左奔右突,把街道上一个小姑娘手中的尖刀,打飞在地。他挥动拳脚,在慌乱的人群中,很快制服了手持尖刀的姑娘,又把地上那个身上被刺数刀、浑身流血的女孩扶起来。警车上跳下几个矮壮的警察,排开拥挤的人群,把那个被男人制服的姑娘、受伤的女孩和另外三两个年轻姑娘小伙子,一同带上了警车。众人惊恐地望着警车鸣笛远去,而刚才英勇制服“歹徒”的汉子,被众人围着讲述他刚才看到一幕。原来,刚才我在歌舞厅门口见到的那群妆画得很浓,年龄很小的山里来的姑娘,她们为了争夺男友互相追杀。在歌舞厅认识和晃荡的男人,算什么男友啊!姑娘和她们的所谓男友,都还是一群矮矮的还没有成熟的少男少女,说不定还是中学生。桥头堡前围着的城民,不断叹息感叹埋怨责骂,当今治安混乱,社会风气不好,现在的男孩女孩,没有一个正经模样。那两个姑娘,各自都受了伤,流了血。那个被认为抢了男友的姑娘,肚子上还挨了好几刀,生命垂危,这真能够仅仅归结为社会风气不好么?当年,在红军和民团拼命争夺的地方,在某红军战士,抱着炸药包冲进桥头堡燃烧着的烈火,和守桥的官兵同归于尽的地方,又有一群为争夺所谓爱情而流血的山里姑娘,延续演绎着一种勇敢而暴烈的生命故事。当年泸定县城城民的后代,围着观看渐渐散去,只留下马路上那一摊亮汪汪的血迹,使人觉得历史并没有走多远,或者又以另外的方式复生。我慢慢绕过血迹,在黑黝黝的桥头堡对面,看到了一块高大黑黝的石碑。石碑周围,正在撤掉的房屋砖块瓦砾,一片狼藉。凭借暗淡的街灯,看不见古老石碑的碑纹,只能看到康熙皇帝题写的古­色­古香的颜体大字“泸定桥”三个字,那苍劲有力的影子。我想,在康熙的目光中,在红军战士的炮弹和他们紧抱的炸药包中,在桥头官军民团燃烧的汽油烈火中,总有一种生命、一种愿望、一种信念,在奔涌湍急的河面上负载流传。那就是我们谁都能流淌出的殷殷鲜血。想着走着,昏暗零乱的街面,飘下了微雨。桥头城门前后的人们,又开始在昏黄的路灯下,有条不紊地向各自的目的地散开去。沿着马路砖块瓦砾,向前走了几米,在那片摆放着山货中药口袋和骡马车的开阔地带,两张歪斜撑开的帆布伞下面,一排盛着核桃、香蕉、石榴的竹筐摊前,两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当地人粗糙的装扮,在那里就着简陋的花生、虾米,喝着烧酒。刚才那个冲进人群中协助警察抓住斗殴姑娘的男人,也在其中。浓黑的眉头和他头上那顶藏式棕­色­圆盘帽,吸引了我。他们的酒,似乎已喝到了某种份儿上,一脸兴奋的样子,望着前面微雨中的泸定桥。我好奇地走上前去,和他们攀谈起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