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军,壮志未酬,您要保重啊!”甘晖劝道。
“少将军,人死灯灭,哭也无用,贵体要紧啊!”马信泣道。
大家都哭着劝他。
晚上,郑成功身着重孝,在母亲的棺柩旁守灵。
“母亲啊,是孩儿没有照顾好您,可是父亲要逼迫我去投降,孩儿只好连夜奔往南海,未及照顾母亲才留下了今天的遗恨……”
阿壮端了碗粥来:“少将军,喝点粥吧,您已经一整天没吃了。”
郑成功接过喝了几口,把碗递给他。
“再喝点。”
郑成功摇了摇头,他默默地站着,心里默默地念道:
母亲啊,童年时代,您教我做人、教我读书、教我习武、教我弹琴……
母亲,您天天带着我坐在海滩边我出生的那块石上,弹着琴望着海,您说一定要带我到台湾找阿爸……
母亲,儿万万没有想到,父亲成了叛明投清的人,母亲啊,父亲对不起您啊!
想到这儿,泪流满面的郏成功抬起头对阿壮说:“去把我母亲房里的琴抱来。”
郑成功在灵堂抚琴,悲怆激昂的琴声陪伴着母亲亡灵直到天亮。
这天上午天阴沉沉的,暗得有些惨淡,安平港口,笼罩着悲哀……海上停着的五艘战船都挂着白幡,中间的大战船上放着铺满鲜花的竹担架上面放着郑成功母亲的遗体,上面盖着鲜花和战旗,郑成功和他的部将们全都身着素缟肃立着。
海滩上站满了从各处赶来送葬的乡亲们。
时辰到时,哀乐响起,战船上发炮四十五响,表明郑成功母亲遇害时年仅四十五岁。
郑成功跪在母亲的遗体旁拄剑泣道:“母亲,您是被清兵害死的,孩儿誓死为母亲报仇!”然后接过三炷香向母亲跪拜,说:“母亲您从海上来,孩儿还送您回海上去,母亲走好……”
言罢又大哭不止,然后又哭着掀开母亲的盖布亲吻了母亲的额头,这才狠了狠心说:
“海葬。”
于是哀乐又起,正当战士们要把翁氏的担架抬到Сhā着白帆的小舟上时,忽然听见:
“国姓爷,等一等。”
大家转过头见从海上驶来了一只战艇。
郑成功就说:“等一等。”
战艇靠近了,船杆前面站着郑芝燕、郑鸿逵和董氏、樱儿等人。只听郑芝燕喊:
“少将军,我们赶来参加太夫人的葬礼。”
他们上了祭船后,郑芝燕难过地说:“森儿,我没有保护好太夫人,对不起。”
“对不起母亲的不是你,是清兵,我郑成功今生与清兵势不两立。”
郑芝燕说:“太夫人虽然是日本人,但她是中国的媳妇,她爱中国,一直渴望回到丈夫和儿子身边。我去接她的时候,她高兴极了,没想到才回到中国不久就被害了。这次她临危不惧,誓要与安平共存亡,她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郑鸿逵也说:“太夫人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她反对你父亲投降清兵,支持你抗清复明,鼓励你收复台湾。这次清兵闯入,她又为了保护你的妻儿挺身而出,才遭了大难,她永远圣洁,我们兄弟很敬重她,所以赶来祭奠。”
“谢谢两位叔父。”
于是郑芝燕、郑鸿逵都持香对大嫂翁氏叩拜。
翁氏从日本归国时带来的贴身侍女樱儿及杏儿扶着董琴,牵着经儿也上到了祭船上。
“母亲……”董琴牵着五岁的经儿哭倒在翁氏的遗体旁。
“母亲,你是为了我们呀,母亲啊。”
樱儿也哭道:“夫人啊,你死得太惨了。夫人啊,你天天盼望归国,没想刭刚回来不久就遭此大难。夫人啊,你平时待我如姐妹,樱儿也要跟你一块走啊……”
“海葬。”郑成功喊道。
郑成功和董氏呣子、樱儿都跪了下去。
忽然扑通一声,“有人跳海!”郑成功一看是樱儿,忙叫:
“把她救上来!”
于是几个水手几乎同时跳下了海。
樱儿被救上来了,但已经断了气。
郑成功感动得大哭起来,他对樱儿行了三鞠躬说:“樱儿姐姐,你对母亲如此忠厚,我郑成功拜你为亲姐姐。现在我要在我母亲的亡灵前对您举行叩拜仪式!”
于是郑成功吩咐炮响三次,然后对樱儿的遗体跪拜下去,泣道:“樱儿姐姐的亡灵在上,请接受弟弟一拜,愿姐姐和母亲的亡灵早日升天,弟弟成功永远怀念你们。”
在旁的人都感动得哭了起来。
拜毕,郑成功吩咐:“将樱儿和我母亲一起海葬。”
部将们把翁氏和樱儿的遗体放到一只Сhā着白帆的舟上,然后在礼炮声中,砍断了绳索,小舟便向大海深处漂去……
郑成功和将士们都哭着跪在舰船上送行……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