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 > 第35章 橘香,橘香(7)

第35章 橘香,橘香(7)

但,刚来的时候却不是这样。她们高高兴兴地和社员们聊天。是在吃饭的时候,拥来一群男女,以春花的男人为首的,围住颜县长,要求颜县长为庙儿山自办果品加工厂的事主持公道。他们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小道消息,说是县里面决定要叫庙儿山停止这项已经兴办的事业,并说他们的公社书记马新如由于违抗上级指示,就要抓回县里反省去了。他们对颜县长表示:如果真那样,那么,他们就只好把“队伍”开到县委去请愿了……颜县长当即放下碗筷,神­色­相当严峻。她对社员们解释说:没有那样的事,县里并没有作出那样的决定,马新如是个好­干­部,说什么也不会那样子对待他的。

就这样,她们匆匆地离开了枫树垭。这半天,公社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来得及和小马谈!颜少春心里觉得有点不安。眼前这一切矛盾,对她来说,也全是新的、陌生的呵!

但是,颜少春是这样的:无论遇到多大的不顺心的问题,她总能镇定自若,外表看来,是没有多大的变化的。

而赵玉华则不然。她的不安的心情,此刻全都流露到脸­色­、眼神和步态上了。这是很奇怪的。昨天以前,她决不会有这种情形,就是今天同颜县长来到枫树垭的时候,她对于颜县长一再提起的庙儿山的工作问题、马新如、加工厂的一切,她都是一种漠然的态度。社员们创作的新闻:“马书记被抓起来了”,这话她昨晚上不是曾听春花男人说过了么。当时可不曾勾起她今天这样的烦躁和心悸的感觉呵!……她此刻似乎才窥测到自己的内心:有意的不去关注公社新兴的事业,却时时都关注着;故意避开谈论马新如的好坏,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这是多么的矛盾呵!

“小赵,你回头看看,”颜少春停住脚步兴奋地招呼赵玉华,“那,枫树……”

赵玉华回头望,满山的枫树,承受着深秋的下半天的明净阳光,红亮红亮,耀人眼目,令人血液沸腾……颜少春面对那如火的冈峦,说道:

“前几年学习班没事­干­,读过些旧诗。杜牧有这样两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那时候,就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呢?古时候的人,真有意思。你记得这两句么?”

赵玉华微微一笑,说:“不记得了……”

“我文化不高,不大懂得,你看,这两句好么?”

“好,真好。诗人爱枫林,爱大自然,爱到了沉醉的地步。”说到这里,赵玉华露出一丝苦笑,仿佛有另一种情绪撞击着她的心,而随即脸颊涌上了红潮,眼里罩上了一汪湿润。

颜少春不由得问道:“怎么啦?”

“没什么……我想起戚继光写枫叶的句子来了,那是……不同的。”

“念念?”颜少春急于要听。

赵玉华念道: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啊!……”颜少春确是像她自己说的,不全懂得旧时诗歌的高妙之处,但这两句诗饱含着悲愤和眷爱的情绪,她却是领悟到了,尤其使她感动的,是小赵此时的脸和眼睛。

“好么?”赵玉华有点羞涩,脸更红了。

颜少春回答:“太好了。以后你能多给我介绍一点好诗句吗!”

“为什么?”赵玉华一惊,在她的想象中,县长、部长、书记们都是整年累月忙着看文件读报,是不看那些优美的文学作品的。接着,为了掩饰自己刚才的失态,她又平静地说道:

“我们走吧。颜县长这会儿怎么突然的想起那些诗来呢?”

“见景生情嘛。我文化修养差,要不,有时还真想写几句呢!”

“写了么?”

“没有呵!我是说‘真想写’,可并没有写。写诗要有激|情,是不是?人家说‘愤怒出诗人’,愤怒也是一种激|情嘛。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一种激|情才写诗。就算是‘愤怒’这一种激|情,也要看是为什么愤怒,是为国家为人民,还是仅仅是个人私愤。拿杜牧来说吧,单看那两句,仿佛是表现闲情逸致,你看他面对枫林晚霞,忘了前行,停下车来看个够。我想,如果不是一个经历许多炎凉人世的人,能够对大自然纯洁健康的美景,产生这样由衷的热爱么?那些饱食终日,生活在灯红酒绿、油光铜味之中的人,面对美好的景致,一定是感觉麻痹的。你说是不是?……因此,这样来看杜牧这两句,不也说明了他的诗的激|情还是与‘愤怒’有关么?只不过,他表现得更深更曲罢了……哈哈,小赵,你看我说些什么,简直是打胡乱说了。”

赵玉华暗暗的吃惊。她说:“说得有道理。”

“有道理么?管它有没有道理,反正是我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我这辈子是不能做个作家的。要是我有那个水平写点什么,我可不写那些惊呼呐叫,或者无病呻吟的东西。只有勇敢地从痛苦上面跨过去了以后,才知道怎样热爱美好的人生。作家也应该是这样,只有尽量隐忍痛苦,节制那种‘愤怒’或‘不满’的激|情,才会写出更沉重、高贵的好作品来。拼命呐喊‘悲哀’,抱怨‘不平’,展览‘伤痕’,那种作品叫人感到浅薄的原因就在于作者不知道节制自己的激|情,有时候,一个苍凉的苦笑,比号啕大哭更能打动人心,久久的叫人难以平静……呃,你看我扯到哪儿去了!现在我们该往哪条路走?”

颜少春站住了,她们面前有三条分岔的小路,都不是她们来时的路。

“哎,时候不早了,走一条最短的路吧!”颜少春又说。

赵玉华说:“这儿有一条近道。要翻一座山。”

“好吧,翻山直走,比绕山脚近。走吧,你前面带路。”

“翻山你不累么?”赵玉华前面走了。

“有点儿,不过不要紧……我觉得,我们似乎在外面耽搁得太久了,心里总感到好像有点儿不对劲呢!你有这种感觉么。”

“你是说公社的事?”

“是呀……”

“该不会出什么事吧?哎……”

赵玉华一声不由自主的叹息,又被她自己咽回肚里去了。为了不让颜县长察觉她此时的情绪,忙把话岔了开去:

“颜县长对文学的见解,很有意思,真想请你继续往下说呢!”

“这会儿不想说了。其实呀,你也并不想听。”

“不,我很想听呀!”

“你刚才叹气了。”

“我叹气了么?”

“还不认账呢?……小赵呀,说真的,昨天我刚来的时候,见你对公社发生的事情,是那样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一点引起了我要研究你的兴趣……”

“研究我?研究我­干­什么呀?颜县长上山是来处理大事情的嘛!我一个小技术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哟!”

“两者并不矛盾。我这个人就是有个研究人的兴趣。我见了你后,就一直在想:这个姑娘,对庙儿山的建设是有贡献的,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这个公社的果树发展事业,难道对目前这个关系着整个公社前途的问题能不关心么?不可能。……小赵,你看,我这样想,有道理吗?”

赵玉华没有回答。颜少春接着又说:

“既然是这样,我又考虑:是不是在某些工作上,你和他们意见不一致,闹过矛盾,影响了团结?”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