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 > 第43章 邱家桥首户(1)

第43章 邱家桥首户(1)

邱小五上前笑嘻嘻地说:“买个针呀线呀什么的,还不容易么?今天没买回来,明天赶车子去买,不过多花几个车钱嘛!……大娘,你没有出去开过会,不知道,一天到晚都不得空闲,哪有时间出去跑商店呀!这一回黄大爷出席的会,重要得很!成天和县委书记、县长们坐在一起,商量国家大事哩。”接着又对着屋里喊道,“桂桂,香香,莫急,明天我打听一下,有哪个进城去,叫他把你们要的东西买回来!要不然,我亲自跑一趟!”

桂桂倚着门框没好气地说:“不敢劳驾你!”

邱小五认真起来了:“你看你!怎么说‘劳驾’呢!如今的‘­精­神’就是这样嘛,让一部分社员先富起来!你们在邱家桥先富起来了,我们当­干­部的就该多多地支持你们这种革命行动!再说吧,我们大队,出了一个黄吉山,全县闻名,这也是我们邱家桥的光荣呵!……”说到这里,他不由露出十分感慨的神­色­来了,两手Сhā在裤包里,来回踱着,“我这个人,和他们就是不一样!左啦,右啦,我才不管那一套!上边咋说,我咋办,一根肠子通ρi眼,没得弯环倒拐……就说前几年吧,上边说,批判资本主义,我也是个积极分子!那年头,叫黄大爷吃了点亏……可是,那时候我们这些泥巴腿­干­部,哪里晓得上边有个‘四人帮’呀!‘四人帮’垮台后,上边说,过去­干­的都是错误的,有些同志想不通,我可没有想不通的,错了就改嘛!其实,要说错误,那笔账也不能算在我邱小五名下,那只能怪‘四人帮’!……如今,上边又说了,要放宽政策,包产到户,支持家庭副业,好得很嘛,我坚决拥护!……咋样?不是一包下去,把土地一分,今年家家都有余粮啦!哈哈哈……鼓励社员冒尖,我一下子就选中了你黄家做典型,如何?这不是马到成功,一冒就冒上了全县的典型!哈哈哈……”

这时,黄吉山老汉又叹了口气,摇摇头,脸上显出很疲乏的样子。

邱小五见这情形,便说:“有点累么?先歇一会吧!可别把身体累坏了!我们邱家桥,今后就要看你啰!你是全县的标兵,影响可大哩,今年是‘五千元’,上了县,明年争取搞个‘万元户’上省开会!哈哈哈……你歇着吧,明天一早我来请你参加一个会,你向大家传达一下县上开会的新­精­神,咋样?”

黄吉山老汉还来不及回答,邱小五弯下腰来,把嘴巴凑到老汉的耳朵上,说:“前几天我给你老人家商量的事情,你……”

老汉抬起头来:“啥子事情?”

邱小五一笑说:“你忘了么?大队要办个林场,集资入股的问题,我等着你表个态,带个头呢!哪个不晓得办林场投资大?可三五年后就赚大钱!按股分红。这你是内行,我不多说……咋样?你老人家带头入股,别人才好跟着来呢……”

黄吉山老汉怔怔地望着邱小五那薄薄的嘴­唇­上挂着的媚笑,半晌也没回答,不点头,也不摇头。

邱小五去后,黄家院子立即冷清下来。黄吉山老汉闷头闷脑不开腔,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一一视察着猪圈里的大肥猪,羊圈里的­奶­山羊,兔笼里的长毛兔。天­色­暗下来了,一群鸭子嘎嘎叫着,迈着蹒跚的脚步,争先恐后地挤进鸭圈门洞。­鸡­们也先后回来了。老汉捧起一捧玉米撒在地上,趁这工夫清点数目。

“死了三只。”黄大娘在一旁轻声说。

果然是少了三只­鸡­。黄吉山老汉清点了两遍。黄大娘忙解释:“害瘟了。你走的前一天,不是就有三个打瞌睡的么……”

老汉点了点头,并无责怪的意思,他从制服口袋里摸出一个花花绿绿的纸盒来,告诉老伴说,这是新出品的“­鸡­瘟灵”,灵验得很,瘟的能治愈,好的能预防。他叫她马上拌着米饭喂。黄大娘忙拿了­鸡­食盆子进屋去。老汉没有忘记家里有三只害病的­鸡­,这叫她心中感动,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为啥他偏偏不把家里更重要的事放在心上呢!”进屋看见两个女儿坐在小板凳上生气,黄大娘又不由埋怨起老汉来了。她对女儿们说:“饭好呐,还坐着­干­啥子?安心惹你老子怄气么!”

香香起身进灶屋去了。桂桂却坐着不动,愤愤然说:“他怄气?我们还怄气哩!……他不把我们放在心上,算啦!我们起早贪黑地­干­着也没得劲了。明天起,我们不­干­这个了,哪个耍不来嗦?没得收入,看他去‘冒尖’吧,哼!”

黄大娘瞪她一眼,说:“死女子!话是这样说的么?起早贪黑,勤巴苦做,还不是为这几张嘴巴,为你们将来有个好日子过……‘冒尖’么?哪个稀奇那些吃不得穿不得的东西?还白日黑夜地提心吊胆。”

两娘母说话,黄吉山老汉听见了。桂桂那高声大嗓喊出的委屈和不平,全是对着老汉来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桂桂竟能说出这样的没情没义的话来,惊愕与失望,顿时塞满了他整个心胸……但是,邱家桥出了名的­精­明强悍的黄吉山老汉,绝不是那种容易为感情的冲动所驱使的人,他是十分清醒的。他想:原来,这都是因为他这次上县城开会,没有把女儿们嘱咐的东西买回来。而这样的疏忽,他在从前是不曾有过的。

有关自己家里的一切,黄吉山老汉从来不疏忽大意。大自金钱粮食的进进出出,小至针头麻线之类的消耗添补,他历来亲自过问,一手经管。黄大娘为人过于厚道,不善盘算经营,大凡小事都拿不出个主意来,一切都靠老汉一手包办。他的­精­细与认真,勤劳与节省,帮助她支撑着这个六口之家,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日月。那些年,在农村,大凡有碗饱饭吃、有几个零钱花的庄稼人,常有“资本主义”的嫌疑,在邱家桥一带,数他嫌疑最大,免不了受些屈辱,甚至皮­肉­之苦。即便是那样的时候,老汉对家庭的吃穿用度之事,也从未有过半点疏忽。那年,他在屋前房后培植了几畦桉树苗子,起早摸黑地­干­,由于他技术好,苗子长得齐壮,眼看要卖大价钱的时候,恰好碰上了“割尾巴”运动。在“运动Gao潮”中,­干­部们为了“教育”群众,竟然将他绳捆索绑,游乡示众。管押他的,就是邱小五。小五家穷,寡母年老,不会过日子,常向邻里乡亲借贷,可小五并不因为这个而放弃自己崭露头角的机会,押着老汉“游斗”。一路上,老汉不管别人说什么,只是埋头走路,心里惦记着家里快要临产的老母猪。游完了全大队,当着许多围观社员面前,小五得意扬扬地给他解去了索子,说道:“回去吧,好好认识错误,不认识,过两天还继续批斗!听见了么?”老汉真是没有听见。他一边揉着麻木的手腕,一边对小五说:“排长,回家给你娘说说,去年借我家的二十五斤玉米,我等着急用。老母猪就要下崽崽了,粮食还凑不齐,这事儿,你千万记着给你娘说说……”话还没有说完,邱小五脸上已经红了,继而又白了,在场的社员们就嘻嘻哈哈地笑起来。老汉并不是不知道在那种情形下向邱小五讨债的危险­性­,只是他太认真了,他经营着自己的六口之家,一要生存,二求发展,他能不认真、能稍有疏忽大意么!

然而,这一回,老汉是怎么搞起的呢?

邱家桥首屈一指的富裕家庭,这一顿晚饭吃得并不舒展。绿豆稀饭烫嘴皮,泡豇豆特别酸。大姑娘桂桂当着老汉的面,把碗筷弄得乒乓响,二女子香香低着头,眼泪都快滴到饭碗里了。黄大娘去给老汉加菜,炒了一盘­鸡­蛋,刚刚端出来,老汉已经放下筷子,起身找他的叶子烟去了。

两个成年的姑娘睡一个屋。

..:小``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