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是我的英语老师。
九月,外面的阳光灿烂得奢侈。女贞花依然开着,香气淡淡地飘进教室,天空湛蓝湛蓝的,仿佛是爱琴海的水。我矛盾地坐在理科班教室。
凝心那时和我相遇了。她穿着可爱的背带裙,站在讲台上,说是我们班的新老师。我看看窗外,一群灰色的鸽子划过蓝天,云朵舒展着,温暖的笑靥如鲜花般灿烂。
凝心有一束乌黑的秀发,扎着马尾巴,滑滑的,在空气中有节奏地甩动着,像京剧里演员们舞动的绸缎。凝心肯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我对同桌说。凝心的笔名叫“凝心”,每一篇文章都凝聚了自己的心血,一个认真的人。
凝心喜欢写诗,写小说。一丝丝一缕缕的感动化着飘逸的文字,让我们喜欢和感怀。凝心大概也是安静的,在喧闹中守住宁静,守住淡泊,守住她的人生。我是这样想的。
凝心有一个丰满的额头,像居里夫人。居里·玛丽有一双深蓝、邃远,充满着力量的波兰眼睛,凝心没有。凝心的眸子看起来很温和,逆着光和我们的目光对视,我看见她的眼睛里显出淡淡的忧伤,像灰色的鸽子的翅膀,仿佛在想着过去那些美好的往事。我知道,凝心在成为我的英语老师之前,她的学生曾为她的离开哭肿了眼睛,哭碎了心灵。凝心在讲课的时候,总喜欢凝视着我们的眼睛,这让我温暖而亲切。她的眼睛是明亮而微笑的,像那小弦月。
我喜欢凝心拿粉笔写英文。凝心认认真真的,很倔强地写着整整齐齐的字母,像是规规矩矩的小学生,一笔一笔地勾画着。那些整齐漂亮的字母像善良的童年又一次感动了我。凝心是怕写草了,我们看不清楚。
凝心很瘦,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胃口又不好,而她又是一个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能误人子弟。”
一个星期六,上完课,凝心收拾好教案,匆匆忙忙地走了。在那空旷的校园里,她走在我前面,她的头发仍像京剧里的绸缎子一样舞动着。格子裙,白毛衣,她瘦小的身影走得很快。11月,紊乱的秋风没有方向地吹来,我看见凝心的身子微微地打了个寒噤。这一幕令我有些酸楚。
从教10多年来,凝心从来不随便请假,对学生更是像亲人一般。曾经有个学生写过一篇文章:《英语老师先生的袜子》,那是个多么微小却令人感动的故事。那一年冬天,天下着雪,她看到班上的一个学生没有穿袜子,通红的脚刺痛了她的眼睛。她跑回家,把自己先生的袜子包好,悄悄地放到了那位学生的位盒里。第二天,先生找袜子换时,翻箱倒柜,却一双也找不到。原来凝心拿袜子时居然忘了给先生留下一双换洗的。
还有一次,大半夜,凝心哭醒来,眼泪浸湿了枕巾,弄得先生莫名其妙。原来凝心做梦了,梦见班上的学生没钱打菜,吃白饭……听到这些故事,我的鼻子有些发酸,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初中,那曾经给过我爱、阳光和温暖的地方。
能成为凝心的弟子,是我的幸运。在冬日的路灯下,我们这些来自大山的孩子,拿着笔,捧着课本,让梦想在微黄的灯光上,缓缓的、坚定的上升,上升,并发出美丽绚烂的烟花。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凝心的目光投射到我们身上,我们就会拥有无穷的力量。
凝心是真的让我感动了。11月的阳光,照在她身上,被拖长的影子漫在热闹的这座城市,然后,渐渐离我远去。而我的内心一阵温暖、宁静。
我很幸运,在高二遇到了凝心。
她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
我看她的时候,她也微笑地看着我。
我把手伸出窗外,
握住的,
是一把七彩的阳光。
作者题外话:陈凤:凝心的弟子,2007年考上南方某一大学中文系。
附三(拥抱青春的精灵)
拥抱青春的精灵
——致凝心
叶子
她有着美丽的外表,睿智的思想,善良的心灵,和着一身男儿的胆识和魄力。她,就是我所认识的凝心。
喜欢凝心,是因为她拥有的美丽:闪亮的大眼睛,乌黑的长发,一件白衬衫随意地搭上一条牛仔裤,时尚而不妖娆。
喜欢凝心,是因为她具有的睿智:聪明的头脑,巧妙的思维,她忙里偷闲时写的那些文章,情节细腻感人,文字优美而真切。
喜欢凝心,是因为她惯有的善良:帮助弱小,心地纯净饱含热情,让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真诚与关怀。
喜欢凝心,是因为她与生俱来的胆识和魄力:大学毕业后,凝心就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她所讲的每一节课都是那样地妙趣横生,生动活泼而充满新奇,学生们都很喜欢她。凝心是那种事业心极强的人,她为学生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看着她把一批批的学生送进各大高校,没有人不敬佩她。
凝心做人积极上进,热爱生活,从不抱怨命运的艰辛,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她孜孜不倦前进着,努力着,用她闪亮的青春,执著地演绎着她的精彩人生。
作者题外话:叶子:凝心的读者,就职于贵州省遵义市人事局。
附四 ( Our loved teacher )
Our loved teacher
Longquan
Ningxin is our new English teacher. She is not tall, but not short. She is beautiful, especially her character. She is very kind to us and we all love her. Her hair is very beautiful. It is not only long but also straight. It looks like a black waterfall. Since taking up teaching in our class in 2009, she has been praised for many times.
Ningxin is good at writing, especially writing novels and poetry,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She is also crazy for her career.
Ningxin is kind ,easygoing and enlightened. Her class i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She is always with *ile on her face just like bright sunshine. Although we often break discipline in class, she can forgive us from her heart becaue she understands the reason why we break discipline. So we can realize our fault and correct our deeds quickly.
A month time has gone, we had the first monthly exam. The result of our class is bad, but Ningxin doesn't lose heart or confidence for us. She always encourages us to study hard.
I believe that we can make great progress in our study in the future with her help.
As a good teacher and friend, Ningxin is respected and loved by all of us.
September 30th, 2009
(龙权:凯里一中2011届高二(13)班学生,凝心的弟子。)
附五 (金汉写给凝心的诗)
“凝心”
金汉
晨露,凝集于绿叶
溪流,凝聚成海水
爱,凝结在心窝里
亘古不变的故事
难道只因为
神秘的地心引力?
“来吧”
——致凝心妹妹
金汉
来吧
冰雪早已销声匿迹
杉乡驻满盛夏的绿
来吧
双眼凝望天边
心里流着爱的血液
来吧
高耸林立的鼓楼里
百灵的歌声在飘逸
来吧
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
来沐浴爱的洗礼
“原谅”
——给凝心妹妹
金汉
原谅我迟到的语句
原谅我的愚钝无知
原谅我的预期不归
其实我不是在逃避
只恨这千山万水
让俺想煞了妹妹
请记住
在今后的日子里
有一双眼睛
总会在远处
默默注视着你
(金汉,定居美国的中国侗族人论坛网友)
附六(我的师姐凝心)
我的师姐凝心
○刘燕成
遵义广播电台的哥们庞飞,喜欢夸我写人的文字“很在行”,我不以然。比如写一写我的师姐凝心,是早就有此打算了的,却迟迟不敢下笔,不知从哪里开始写。
没有认识师姐凝心的时候,确实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模样,固然就下不了笔,见过了她,也渐渐地熟悉了她,却依然不知如何描绘她。直到那一天,那个站在我面前的师姐凝心,乌黑的长发,乌黑的大眼睛,乌黑的短裙,俨然一匹黑马,一匹千里马,教我仰慕,嫉妒,当然还教我有了追求的榜样。
我和师姐凝心,是陈平老师的同门弟子,她1992年高中毕业后离开了陈老师,上了大学,陈老师高兴不已。而我是1997年入陈老师门下的,至2000年勉强高中毕业。高中三年“苦狱”生活,让陈老师为我费了不少心。所以后来我常常想,要不是陈老师用心良苦,我一定得继续读“高四”,或者,早些年就下海打工去了。
真的,这一切的境遇,是我后来不得不努力的原因。努力了,付出了,或多或少,就有了一些聊以*的成绩,我就是在我有了一些成绩后的某一个秋天,见到了我的师姐凝心的。师姐凝心是读了我的老师芒成先生为我写的评论文字后,才记住了我的,她说她特别喜欢我的诗歌《六月的那一场雪》:是谁,在六月/看到那场雪/白茫茫一片,在心空里飞舞//那场雪和那个六月/我的爱情,冻藏在遥远的黔北/不可触摸的红豆/挣扎在六月的边缘/思念,是那样苍白//六月的雪/把一个人的心事染白。这诗,标点符号她都背得熟,她说。我听了心里很高兴,耳朵红得透亮,怪幸福的,也怪不好意思的样子。后来她见得我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文,发在老家人开办的一些“坛子”里,于是她每一篇都为我回帖,她给我鼓劲,打气,加油,真的像一个姐,关心小弟一般,热诚、心真。
师姐凝心,除了热爱教学,热爱她的学生,还疯了一般热爱文字。别人讽刺她是“大作家”,她装着没听见,只闷在心里。平日里,因为她爱人的工作也很忙,她一写起文章来,家里就没人做饭,没人照看儿子,她牺牲了许多,当然,她也获得了许多。到现在,摆在我书橱里的书,有两本,就是她公开出版的小说专著,我已曾细细地读了她的一些文字,她的文字,美,大方,细腻,饱满。老、中、青、少,都合胃口。尤其是她新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幸运草》,文字成熟,耐读,是一个上品之作,很值得一看。
师姐凝心,为人处事均踏实,且轰轰烈烈,属不甘平庸之辈,这品质,可贵,难得。某一年国庆,我和青年作家甘典江老师决心在苗岭新都凯里举办一场清水江文学笔会,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邀请凝心“入伙”,做会议筹备组人员。她是女生,心特别地细,除了要为会议忙前忙后,她还为我们管帐簿。笔会那天,只听见她的高跟鞋哒哒哒的,从这里响到那里,又从那里响到这里,没有停歇。后来,许多文艺界的好朋友都称赞那次笔会是黔东南第一个高规格高档次的民间笔会活动。我想,这样的美誉至少有一半是师姐凝心创造的。
当然,师姐凝心也有拙笨的时候。早些年,老家黔东南某县团县委书记的位置明摆着是让我的师姐凝心坐的,她却偏偏不去遵守那潜规则,不动心,也不见得动身行动,不关她事一样,结果,位置当然被别人占了去。不过,细细权衡一下,掂量一下,不去也罢,做个老师,又有什么不好的!
大概当老师比当官要清静了许多去,师姐凝心现在的成绩让我坚信,她当年的选择肯定没有错。她如今已是得众多学生爱戴和崇拜的偶像型教师了,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出版了两部文学作品。别人忙着逛歌厅打牌喝酒走后门,她却只有一忙:忙写作。我以为,文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也只有文字,才可以将我们那短暂的生命无限延长,且不朽。我的师姐凝心选择了这不朽的生命,她是明智的。在黔之东南的老家,师姐凝心正像一颗璀璨的文学新星,于苗岭之巅冉冉升起!
末了,祝福师姐凝心,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写得更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附七(直面美女)
直面美女
二进制
美女,独自伫立在包间,手中拔拉着手机的按键,门楣上铭牌经多次确认无误,餐桌碗筷备齐,茶水倒好,和通常的饭局无异,许久却不见人来……狐疑间,两个五十多岁农民工模样的人大大咧咧地闯了进来,穿着夹克,只是较年轻点的那位更不顺眼,让人想起“一丈五尺七”的布票年代,那夹克的布料不是卡基布就是的确良或者四连布,肯定不是什么好料子衣服。美女头也不抬,只是哼了一句:我是凝心!平泉山说在这里等。
在同事眼中,我是老实人,在老师印象中,我从来不是好学生。见到美女,还是老师,一下又回到了小学一二年级时代,签名如鸡脚爪。还好,名字没错,电话也没写错。
我以为,美女应该猜到我是谁,在她未报家门之前,我早就猜到是她。论坛中的我,常自吹嘘为帅哥,长得象官的模样,满对得起观众的,现实中却是一副标准的打工仔,一双小眼却不聚光,反差太大!所以啊,论坛里同胞,如微笑姐,月儿等应知道我为什么不贴图片上来的缘故了吧。教训是,牛皮不能常吹,一两个补一下可以用,继续吹,千疮百孔后,成了碎片,皮鞋都做不成,只能扔掉。
想象中的美女,娇小玲珑,现实对视,品貌和论坛里的多位帅哥描述的一样,双目炯炯有神,却是米以上,在黔东南,已是高挑美女了。看到美女失望的表情,我把我的网名加在winds的身上,把他拉过来说是我,他浓眉大眼,比我似睡似醒的眯糊眼英俊得多。平泉山赶忙拉着我介绍说,这是二哥。
坦诚地说,单位上的美女有如凝心模样的不少,但有这气质风度的不多。我见到本单位美女同事,开口一句:想我没有?“好久不见”的前言也省了,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美女同事肯定答道:十分想念,拥抱一个!只不过动作出来之前,也是我落荒而逃之时。只能说,什么都是多看几次后就顺眼了。
聚会的人们抢着要《幸运草》,索要签名,说是要签名,实为近距离接近一下美女,男人啊,见到美女有几人走得动路!我也一样,美女说要上课,我送她至电梯旁,目的:多看几眼。话又说回来,以后还有机会见着,书还没签名呢。
(二进制,中国侗族人论坛网友,网络称呼“二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附八(小说的味道)
小说的味道
□姚瑶(侗族)
首先申明,我不是一个评论家,没有资格对一部作品说三道四,读某位作家的作品,更多的是欣赏一种美,与写作者进行着心灵上的交流,往往是有感而发。
小说是一种由语言构成的形态,这种形态人所皆知。在写作者动笔之前,先得搞明白,什么是小说,或者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小说。
应该来说,一个青春就是一个朴素的故事。纵观凝心这些年来的创作,多数与青春、与校园、与爱情有关,显示出十足的青春味道。
摆在我面前的《幸运草》完全有理由去相信,这是很好题材的小说,或者说是我们随着岁月的不断老去,在回忆或是缅怀那些过往的青春和曾经让你心动如初的爱情故事。
我不仅仅针对某个具体作品说话,而是针对操作这些文字的作者所呈现给读者的全部产品,或者说是写作者的最初思想。
为什么创作?我一直在思考这个简单的话题。从我学生时代发表的第一篇东西起,我就开始了思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兀在我的眼前。
真的,青春类的作品读得少了,没有发言权。长期以来,我像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一样挑剔所读的作品,大多数时使我想起民族、底层、思考的小说,多是四五十岁中年作家写的,发现我所从作品涉猎的是对传统的重负、对底层的关注和挥之不去的思索,使我的生活变得沉重不堪。
现实中个体的人,常常纠缠在欲望追求和现实局限之间。而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也就使得个体的人产生困惑、烦恼和痛苦。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就如此沉重了,无形之中又增加了来自文字的沉重。人的欲望越强烈,痛苦也就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为了摆脱现有的困惑,就在现实之外去构筑一种情景,使之得到安慰式的满足。
在那些过往的青春往事中,我们只有不断的回忆,才能使自己在疲惫的生活中得到稍许的慰籍。
人为追求幸福而来,就其实质而言,人类追求幸福愉悦的本能要远远大于物质,这是作家创作时的愉悦心态,校园文学读者群主要是面对学生,是在开发学生宝贵的精神矿藏,使他们变得智慧而又崇高。仅从这一点,校园文学或是青春味的作品有着庞大的读者群。
2007年,我在北京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坐在我旁边的饶雪漫女士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可以说在这之前,我没有读过她的只言片语,直到青创会结束,我到西单书市买书的时候,才发觉她的那些青春读物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也就是说青春读物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还可以这样说,青春读物占据了一大部分读者群。后来看到一个报道,她的年收入和王朔可以媲美,年收入达到五百多万。
从凝心的作品中,我非常欣赏她对青春文学的继承,因为我觉得我们现在文学上面临着一个非常明显的断层,由于由读书进入到读图,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文学不仅说已经没有以往的那种崇拜感,而且说是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读,从侧面可以反应现在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变化,没有人愿意去读传统的文学作品,由于凝心所从事的职业给予了她更多的空间,更多了解青年学生的心理空间。她的那些作品,无不就是那些青年学生自己身上演绎的故事?
青春类的作品,我也读了一些,网上我也看了一些,无非是对现实社会以及成|人社会的一些反叛嘲讽。肯定一个东西很容易,否定一个东西也很容易,但是你要建立一代人一个新的理念是非常难的。现在的校园文学,第一人物环境气氛就很雷同了,情绪和思想内容再重复的话这样的东西读多了会让人感到单调。
小说是一件严肃的事,必须认真对待,在动笔写作之前,要去思考小说的意义,小说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是美?
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故事性。小说和故事不能分开,一部小说,往往是在讲一个故事,因此,写小说也就是讲故事。接下去要考虑什么是故事。故事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情节发展过程,其中包含了一些细节。
如果单从故事的角度去理解小说当然是肤浅的。故事也还是一种载体,就象小说是一种载体一样。故事有它的内容,故事的内容有它的意义。讲述一个故事,只是作者找到了一种叙述方式而已,他的用意应该在故事的内涵上,而非故事本身。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表述什么,远比如何表述来得重要。把心思放在编写故事上,情节如何展开,结构如何安排,哪儿需要埋一个伏笔,小说中某个人物何时出场,等等,你的故事固然有可能精彩,但也有可能因为故事的精彩而忽略甚至削弱了小说的意义。
小说故事情节之曲折变化,与其内容之深刻,很难做到两全。类似的例子非常之多。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它吸引了无数读者,但在不少追求小说意义的学者眼中,只是一部二流作品。故事是小说的血肉之躯,意义才是它的生命之源。
在《幸运草》中,我感觉到凝心的用心,她用心去设置某个场景某个细节,读起来有起伏感。特别是文中穿Сhā了许多青春的照片,使得这部作品生色不少。可以说,该部小说是成功的。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因此,它除了具备自身的特点,还必须具备文学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了文学意义,小说才有意义。
《幸运草》的文学意义呢?——也许是一个地老天荒的爱情故事。
刘家琪和陆志文的爱情经历种种磨难,最终,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得到圆满。
当然,小说还在讲它的故事。正因为它还在讲故事,所以它还是小说,而不是散文,或者诗歌。但此时的故事,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情节发展过程,换句话说,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可以是一个故事梗概,一个故事框架,其中有几个貌似零碎的细节描写。
有人说,如果没有文学和爱情,天下会荒凉无比。我是非常赞同和欣赏这句话的。是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经济浪潮的巨大冲击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还有几个人,能默守住文学这片净土,默守住这份寂寞和清贫呢?凝心曾经这么说过。
爱情是什么?是种感觉。它给我们带来无限美好。
作家围绕一个观念去编一个故事。故事成了他观念的载体,而不是创作的宗旨。那么凝心的小说呢?我们可以随着她进入小说中去,进入她那些编撰美丽的故事中去,随情节起伏,或歌或泣。
我总是为自己找一些理由:努力去回忆许多年前读过的一些经典的长篇小说,发现能够记忆的,也就是一个故事梗概,几个精彩的细节,其余内容都记不清了。而许多年前我读它们时,则是如痴如醉,沉浸于其中,当时阅读的情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真正让人过目不忘的,也就是一个故事梗概和几个精彩的细节而已。
我相信,凝心已经做到这一点了。
(姚瑶,黔东南知名作家。此文是侗族作家姚瑶2009年在黔东南作家作品研讨会上对凝心《幸运草》的评论文字。)
附九(清水江那岸)
清水江那岸
——致师姐凝心
■巴佬
湿漉漉的太阳和月亮
在清水江那岸朝夕更迭
远方,是我们的家
温暖的光芒从老家流出
茁壮成一双双沙滩上的光脚丫
踩着江水潮涨一般的记忆
我们从村庄的根部醒来
清水江那岸
木船上滑落而下的渔歌
像父亲搁浅在岸上的网
只有浓稠的乡思
在文字间迷失了心灵的码头
清水江,
锈迹斑斑的阳光和浮薄的月色
它们灼伤了远去的渔火,黑夜里
那叶归家的扁舟,永远靠不了岸
(巴佬,本名刘燕成,贵州省黔东南作家,凝心师弟)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