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 > 女不涉政:长孙皇后(2)

女不涉政:长孙皇后(2)

长孙皇后不仅救了魏徵一命,还派人赐给魏徵钱财,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君昏臣糊,君明则臣明,魏徵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认为这是唐太宗的充分肯定,更加尽忠尽力。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些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

长孙皇后辅佐唐太宗,公正明智地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常常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吃亏,深得宫中上上下下的敬佩,无形之中拥有了很大威信和权力,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甚至感觉听她的话、按照她的安排办事是一种荣耀。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唐太宗是至交,并跟随唐太宗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俸禄比别人多,但因为他的妹妹是皇后,反而处处避嫌,以免给别人留下话柄。

唐太宗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同朝为官,以成一家之政,我们不能像汉代吕氏那样,把亲戚朋友都安排到朝廷来。请你不要以妾兄为宰相!”

唐太宗则不以为然,觉得让长孙无忌任宰相凭的是他的功勋与才­干­,不存在“朝里有人好做官”的原因,与长孙皇后无关,完全是“任人不避亲疏,惟才是用”。而长孙无忌也很顾忌妹妹的地位、情面和关系,不愿意位极人臣。

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职位清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说:“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如果有才,虽仇不避。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

勤俭节约

长孙皇后辅佐唐太宗,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张弛有度,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为唐太宗治国政策的施行做出了榜样,同时在后宫长孙皇后极力主张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之家,又富拥天下,但她却一直坚持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一件衣服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甚至穿补丁衣服;饮食宴庆也以节俭为美,从不铺张,往往一些剩饭剩菜“打包”,下顿再吃,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她不争风,不吃醋,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唐太宗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嫔妃,别显得谁亲谁疏,谁远谁近。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生活和事务。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宮­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拮据,生活开支有限。

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嘀咕,说什么“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碜。”因而屡次要求增加费用。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违背制度,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说得入情入理,令遂安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长乐公主从小养尊处优,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是娇贵的金枝玉叶。将出嫁时,她向父母撒娇提出,所配嫁妆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出嫁,婚事从简,嫁妆从朴,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公主要求增添些嫁妆似乎并不过分,可是这事被魏徵得知,他上朝时劝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却对这番话不以为然,因为时代不同,情况有变,未必就非要死守陈规。

回宫后,唐太宗随口把魏徵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却对此十分重视,她称赞道:“常闻陛下礼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徵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于是,长孙皇后对女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高高兴兴出嫁了。

品读:安国保家

人说长孙皇后是“安国保家”的一位聪明的皇后,此言非虚,唐太宗继位后,唐朝正处于上车伊始,百业待兴时期,万民需要修养生息,皇家贵族则不可大肆铺张浪费,极尽豪华奢侈造成又一起民怨,而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自然不能安稳,作为一国之母的皇后,长孙皇后能以身作则在皇宫里勤俭节约,这完全是支持自己丈夫治国安邦的良策,要做到这一点,长孙皇后定有非常女­性­具备的贤慧大气。

建国初期,长孙皇后一再建议唐太宗说“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这就是长孙皇后的安国总方针。长孙皇后“保家”策略就是不让外戚沾权,而在中国历史上,外戚一直在左右朝中的大事,它们是一个很特别的阶层。它们没有功臣们的能力和勋绩,也不像贵族们有着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和显赫的身世,甚至还不像宦官与皇帝有着特殊的亲近。他们能得到他们本来根本无法得到的一切,只因为他们的家族中出了一个皇后女人。由于这个女人是皇上最宠爱的女人,他们便轻而易举地飞黄腾达,享受高官厚禄。然而,把身家­性­命、仕途前程维系在一个主要是以­色­相取胜的女人身上是十分危险的。­色­衰爱弛,宫廷内外又无处不在倾轧,称为皇后的女人随时有被摘帽的危险。何况,外戚们的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很容易引起妒忌,成为朝臣攻击的首选目标;更何况,突然间的富贵易使人利令智昏,外戚们会不由自主地颐指气使,目空一切,肆无忌惮,从而种下祸根。

历代皇后及外戚中,有许多凭着裙带关系而飞黄腾达的,但最后的结局往往是爬得高跌得狠,被流放监禁、满门抄斩者屡见不鲜,为了避免“赤族夷宗”的下场,长孙皇后实行“不参预国事”、“不做重臣”,保全了自己亲族,长孙皇后如此作法很简单,但历史上很多皇后宠妃,却没有几人能做到。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