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买衣服前,你通常先听取别人的意见吗?
“是”为1分,“否”为0分。
结论:
25-40:说明孩子对自己信心十足,明白自己的优点,同时清楚自己的缺点
。不过警告家长一声:如果孩子的得分接近40的话,别人可能认为他很自大狂傲。告诉孩子不妨在别人面前谦虚一点,这样才会有好
人缘。
12-24:说明孩子对自己颇有自信,但是他仍或多或少缺乏安全感,对自己产生怀疑。教孩子不妨提醒自己,在优
点和长处各方面并不输人,特别强调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11分以下:说明孩子对自己显然不太有信心。他过于谦虚和自我
压抑,因此经常受人支配。教孩子从现在起,尽量不要去想自己的弱点,多往好的一面去衡量。先学会看重自己,别人才会真正看重
你。
第三部分自信心:成长路上的航标灯(2)
告诉孩子:你真棒
对于孩子,上天赐予的天赋可能是有限的,但
是每个生命的潜能却是无穷的。以赏识的心态教育孩子,架起沟通孩子的理解桥梁,激发孩子的自尊信、自信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发
现自己的特长,自我觉醒,这确是很多家长从未意识到的。有一句话可以视之为真理:家长用赏识的心态教育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
会成为杰出的天才。
卡尔威特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巨大潜能埋伏在每个孩子身
上,但往往是父母亲手掐死了天才的幼苗。”“让孩子幸福,你就必须处于幸福状态,让孩子自信,你必须自己自信。”
赏识教育的提出者周弘说:“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每个孩子的
生命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来到人间。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
在一次调查中,当问到父母目前孩子们面临怎样
的问题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说:“毒品、酒精饮料、严重营养紊乱、肥胖、意志消沉等。”
据巴西16座城市的调查,15%
的儿童患肥胖症,58%的青少年至少吸过一次毒,70%曾喝过酒精饮料。据了解,虽然这些问题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个
困素是这些青少年缺乏自信心。如果孩子有充足的自信心,他会相信别人喜欢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各种挑战。如果自我感觉很
差,他会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得不到别人的爱,因此而胆小怕事,缺乏创造和主动精神。
周弘的女儿周婷婷是个聋
哑儿童,可是他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不能成材,因此他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在女儿刚开始学说话时,根据口型发音的婷婷说话有些古怪
,她担心地问爸爸:“我的声音好听吗?”周弘笑了:“你的声音好像一串串珍珠,棒极了。”
周弘将美国天才儿童行为
表贴在台板下。当婷婷读书忘了吃饭时,周弘就欣喜地将她拉到台板前:“孩子,你看,你符合天才儿童第一条,读书废寝忘食。孩
子,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当8岁的婷婷背出了圆周率1000位时,周弘说:“你就是天才,这就是证明。”
当
婷婷有一次数学不及格时,周弘笑着说:“太好了,你不是要当海燕吗,现在暴风雨来了。”
每篇作文,周弘用红笔将好
句子划出高声诵读,让全家热烈鼓掌。周婷婷高兴得梦里都想好句子。结果10岁孩子就与父亲合作写书,初中时就写出让同学们打手
电筒看的6万字的科幻小说。
婷婷的智商是105,远低于所谓天才儿童的130。但周弘告诉婷婷:“智商只能测记忆力,无法
测悟性、灵感,而你正是这方面的天才。”
周弘说“不是我教育了孩子,是孩子教育了我。对于每个父母来说这样的机会
只有一次。因为我们无法教育自己。我们所受的教育是苦难教育,让我们对任何事都从负面考虑,对苦难的想像力无限放大,这不准
那不准,任何事情都往坏里想,我们对美好的感受力没有了。而童心是任何事都往好处想,我的女儿一会说话,每天早上对着大地说
:‘小草你好,大树你好,花儿你好。’而我们父母每天都处于焦虑中。孩子用生命带给我们一个机会。和女儿在一起我一点点成长
,我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捡了回来。我是世上最不幸的,女儿是残疾;我又是最幸运的,不幸跌了一跤,有幸捡了一宝。”
进入初中后,周婷婷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全国自强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6岁,周婷婷就成为中国第一个少年聋人
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
有很多人在评价周弘的成功时说,这并不是周弘的成功,而是赏识教育的成功,是他一直向女
儿灌输的“你很优秀,你很棒“的观念,最终激发了女儿无穷的潜力,使一个聋哑儿童,最终取得了很多正常孩子都无法取得的成就
。
中国著名家教专家“知心姐姐”卢勤曾在她的专题教育讲座中提到过:“人的一生会听到许多评价,但是父母的评价是
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基石。父母肯定孩子,孩子才会自信。不要老拿他和别人做比较,而要努力发掘自己孩子的长处。哪怕孩子有一点
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夸奖:‘你真行!’这样,孩子在‘正信息’中长大,得到表扬之后会更努力;家长总说‘你不行,不如别人
’,孩子就真的觉得自己差,他就真的不行了。所以,家长们要经常对孩子们说‘太好了!’,‘你能行!’,告诉孩子‘你最棒!
’。家长尊重和欣赏孩子,孩子就会变得自信,自信才能健康成长。”
生活中,很多家长往往并不是正面鼓励孩子,恰恰
相反,而是抓住孩子的一点小小的错误,就声色俱厉地批评,其实这是很不对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可以更多地承载夸奖和掌声,往往
很难承受一点点的批评,这会使他在内心建立起的自信心很快倒塌。当然,你可以批评孩子,但是做事情要讲究方法,批评孩子同样
需要方法。真正好的方法是既解决了问题,而又不伤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一种做家长的艺术,需要每个家长都去认真地摸索。第
三部分自信心:成长路上的航标灯(3)
给孩子的心灵注入自信的力量
现代科学以及大量的事实证明:自信心是一个
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顽强的自信常常会产生奇迹。在鼓励孩子拥有自信
心时,父母要理智,并具备辨别力,一味地说“好”或“不”都不对,必须找准平衡点,给孩子的心灵注入自信的力量。
在当代美国动机激励教育领域享有声誉的杰出入物鲍勃摩尔对此深信不疑。他在《你能当总统》一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的
事例证明,自信的力量是非常神奇的。他认为“只要你充满信心,认定目标,努力去使信念变成现实,你的信念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
在鼓励孩子拥有自信心时,父母要理智,并具备辨别力,一味地说“好”或“不”都不对,必须找准平衡点。如果保护
过度,孩子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一切都会有家长帮助解决。另外,孩子的依赖心理越来越强后,要求会越来越多,一旦不能满足
,则会大失所望,做出一些消极错误的行为来。
有些家长固执地要求孩子不但要得高分,而且行为完美无瑕,这样的做法
最终会害了孩子。因为过分的批评,会使孩子胆小怕事,失去自信心,没有被爱的安全感,以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因此,关于批评也
很重要。首先,任何批评都应该针对儿童的行为,决不针对儿童本身。在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父母不应该说:“真笨,什么都学不
会,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换句话说:“你今年的成绩下降了,但你要加油,再努力一些,升级不会有问题的。”那么,效果可能会
好得多。谁都希望听到善意的批评,孩子也是如此。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这就需要你给孩子的心灵注
入自信的力量,其实让孩子变得更自信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你只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就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
(1)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儿
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对比较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坎坷,没有生活的
磨砺,缺少韧性,往往经受不起大的挫折。过多的失败,很容易摧毁他们对生活所抱的美好希望,而导致他们在自己心里建立失败者
的自我形象。对那些自我形象不佳、学习困难的儿童,更要增加他们成功的体验。
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
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如让他跳一跳,想办法把花篮取下来,从而在不断的成
功中培养自信。切忌花篮挂得太高,而实际能力不及,连连失败,致使自信心屡屡受挫。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