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克里特岛处于欧亚非交通的交叉点上,米诺斯国王便充分利用了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这样描述克里特的国王米诺斯:
“根据传说,最早组织海军的人是米诺斯。他几乎征服了现在属于希腊的所有海域,成为西克拉底斯群岛的支配者。……当然他也将海盗从自己的势力范围所及的海域里驱逐,致力于扩大自己能够获得利益的范围。当古希腊各民族与住在大陆沿岸及岛屿上的人们开始乘船渡海,频繁往来后,就出现海盗行为。他们拥戴同伴间的首领为指挥者,为求自己的利益或养活家族的食粮,攻击没有城墙守护、跟普通村落没有两样、四处分散的城邦国家,进行掠夺。这些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廉耻心,反而深信这种行为才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名声。以当海盗寻求生活的主要来源。”
由于米诺斯有过当海盗的经历,他熟悉海盗的习惯、手法,此外他还有强大的军队。这一切都给海盗致命的打击。经过多年的厮杀,这位克里特的统治者终于成为爱琴海流域的显赫人物,他被称为“海上之王”。
米诺斯的胜利是空前的。但是当这位“海上之王”死去之后,这个岛国的军事力量也随着衰落。
后来克里特岛上显赫一时的城市在短时间内突然全部毁灭,从此这个古老的海上王国便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当然,直至今天,人们还在热烈地争论克里特岛上文明消失的原因。
爱琴海的另一活动基地是萨摩斯岛。
萨摩斯岛对于中国的有些读者来说也许是相当陌生的。但是提起岛上诞生过的几个着名人物,大家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公元前580年希腊数学的天才人物毕达哥拉斯就出生在萨摩斯岛上。他在西方首次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中国的“勾股定理”。《伊索寓言》是大家儿时经常阅读的书籍,伊索也诞生于萨摩斯岛。
在毕达哥拉斯的时代,这个岛上出现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海盗--波利克拉特斯(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73年左右-公元前522年)。萨摩斯岛位于直接受到波斯帝国威胁的位置上。因此很早就致力于增强海军军力。也因为有这样强大的海军作支撑,波利克拉特斯才有可能掠夺航行到萨摩斯岛附近的船只。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在其着的《历史》一书中这样形容波利克拉特斯:“……短时间内,波利克拉特斯的威胁急速增加,他的名声传遍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部)等其他波斯地区。不过这也难怪,只要是他出兵的地方,一定能够获胜。波利克拉特斯拥有100艘50支船桨的船只以及1000名弓箭手,不论对方是谁,他都毫不留情地掠夺。……被他占领的岛屿非常多,连大陆也有不少版图。”
我们再来看一下让波利克拉特斯战无不胜的军船。当时,地中海的主流军船是大型排桨船。而上、中、下层都有划桨手的三段棹船是最强的军舰。排桨船(galley)是兼具帆走能力(指的是扬帆借由风力行走的能力)和人力划桨能力的船。这种船的优点是风平浪静或是弱风的时候也能航行,但是担任划船的奴隶却是很大的负担。三层排桨船的规模不一,不过大概长38公尺、宽5公尺左右。单边的桨手约90人(上层31人、中层30人、下层29人),双边推测大概有180人。最大的武器是船头的青铜制撞角。当撞角撞上敌船时,对方的船身就会被敲出一个大洞。据说波利克拉特斯拥有40艘武力强大的三段棹船。
有人说,波利克拉特斯是名副其实的枭雄。他为了获得萨摩岛的独裁权不惜杀害、放逐自己的亲人。他凭借着自己的海军实力,对航行于爱琴海的船只收取通行税。如果这些船不肯交通行税,他会毫不留情地掠夺船上的货物。据说他的口头禅是:“与其为了得到朋友的感谢,而什么都不掠夺,倒不如先掠夺,再行归还会比较好。”
我们从一方面可以看到波利克拉特斯的狡诈、残忍,而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艺术和科学的保护。
他曾经邀请诗人、艺术家、建筑师、医师等各种文化人到他的宫廷,一时间萨摩岛成为文化艺术的中心。波利克拉特斯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也许这是由他的性格所致。
希罗多德在《历史》里也提到过,波利克拉特斯在自己的地盘上兴建了整个希腊都不曾有过的三大事业,也就是“世界最大的神殿”、“拥有巨大防波堤的港口建设”以及“在山中挖掘隧道的水力管线事业”。人是多面的人。在波利克拉特斯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阴险、狡诈、残忍,也看到了野心、抱负、荣誉。
然而,这位枭雄的结局是很悲惨的。波利克拉特斯最后被波斯帝国消灭了。如果是在与波斯海军的军事冲突中落败身亡,那也算是一种幸运。可命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中了波斯人的计,死得异常惨烈。
公元前522年,波斯在萨迪斯的总督欧罗依德斯将波利克拉特斯骗到玛格尼西亚(今土耳其西部),将其钉在十字架上,折磨致死。据说波利克拉特斯的遗骨还被绑在柱子上暴晒。
于是,大海盗之死,造成了爱琴海上各个海盗集团又开始活跃起来的现象。
4.“就是要让你们不得安宁”
你知道俄国的皇帝为什么叫“沙皇”(czar)吗?德国的皇帝又为什么叫“kaiser”?这都是因为罗马的裘力斯·恺撒。恺撒的声名如此显赫,以至于后代的君主都纷纷使用他的名字。
如果没有恺撒,世界将会怎样?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世界历史上,恺撒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而恺撒与海盗的遭遇更为他的传奇生涯增色不少。
公元前264年,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爆发了争夺西西里岛支配权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的布匿战争。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即腓尼基人)。当时,罗马人已经征服了几乎整个意大利大陆。他们自信他们的力量无比强大,骄横不可一世,并开始谋取海外领地。而迦太基是北非海岸的一个海上大帝国,其势力从今日的突尼斯到直布罗陀海峡。迦太基作为腓尼基人的殖民地建立于公元前800年左右,在公元前6世纪发展成为富强的独立国家。
罗马的扩张当然引起迦太基的不满。那些出类拔萃的腓尼基航海家便开始同自己以前的竞争对手希腊人一起从事海上掠夺活动,骚扰和破坏罗马,这一联合使得海盗活动波及整个地中海地区。
布匿战争总共进行了三次,最后是罗马取得胜利。获胜的罗马人夷平了迦太基人的城市,在犁过的土地上撒盐,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着名统帅汉尼拔率领拥有众多战象的部队穿过法国南部,翻越阿尔卑斯山突进意大利,创造了着名的军事奇迹。直到今天学者们仍然不能确定汉尼拔的军队和大象是从哪个阿尔卑斯山山口穿过的。可最终汉尼拔不能挽救迦太基的命运。
. . (/t/|小//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