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深切的渴望,那就是亲情!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的幸福也从此和我们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是他们生命的延续,精神的寄托。从此我们便被装进了蜜罐里,被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欲望也强烈了,有时我们的要求,父母竭尽全力也无法满足。上学了,父母希望我们长大后能有个好的生活,对我们也多了点要求,为此,我们开始怨恨父母,因为我们不再像小皇帝一样为所欲为,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也不再是忠实的仆人。由于长期的呵护,我们已经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困难,在一点点压力面前就逃避、退缩。
终于有一天,又一片“天空”出现在我们面前——网吧!在那里有我们想要的、没有压力的、可以为所欲为的世界——网游。一天,一天,我们陷了进去,无力自拔,越陷越深。父母知道后,用无奈、无助、悲伤的眼神望着那突如其来的“天堂”,满脸的泪水来不及拭去,碎了的心来不及安抚,便奔波于网吧间寻找曾经可爱的孩子,我们却依然我行我素,在我们的“天堂”里厮杀,父母高声呼喊着“那是地狱不是天堂,那里没有天使,有的只是夺人心魄的魔鬼。孩子,回来吧,家才是你真正的天堂!”然而父母的喊声面对黑暗幽深的地狱是那么的无力,父母的期盼一次次落空,那份悲伤的心情我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文字可以表达,他们费尽了全力得到的竟是“我不管”。父母的脸上从此没有了笑容,泪水、皱纹、白发成了他们的特征,单向的亲情换来的是孩子的冷漠,父母撕心裂肺的痛苦!
用简练而发人深省的词句深刻描述了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再到沉溺网络的过程。期间,孩子的任性与冷漠,家长的痛惜与无奈都是小昭所亲身经历的。如果不是认知角度已改变,不会写得这样客观、这样真实。
6月4日
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有三件:生命、金钱、亲情。到底哪一样才是重中之重?
听这样几句话吧。“只要孩子能好起来,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要是有一天孩子死了,我也不想活了。”
这就是父母不久前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可想而知他们是多么的绝望与悲伤。
对于父母的倾家荡产,随我们而死,我们不予理睬,甚至在想,要死快点死,死了少个人管我,我不想见到你们,网吧才是我的家!网游才是我的父母!于是一场争夺孩子的战争在父母与网游之间爆发了。
又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寒风刺骨,一个沧桑的背影游走于各个网吧间,终于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丝的喜悦涌上心头,“跟我回家吧,家里有疼你爱你的父母,柔软温暖的大床,可口的饭菜”。而得到的是“你找我干什么,没看见我在忙吗?”说完继续敲打着键盘。
网络此时张开血盆大口,“来吧!这里有你想要的无拘无束的世界,在这里你是主宰。”好,我宁可在这吃方便面,趴在冰冷的电脑桌上睡觉,我留在这。
网游战胜了亲情。
“孩子你看你都饿瘦了,眼睛也有黑眼圈了,回家吃点饭,睡一觉再来吧。”父母由于爱做出了痛苦的妥协,因为他们爱孩子,更了解孩子的任性。
“一边去,再烦我,让你们找不到我!”孩子怒了,网游笑了,“我强大的魔力是你无法战胜的。”
父母站在孩子的背后默默地看着,看着孩子那日渐消瘦的背影,脸上布满了愁云,本想强制孩子回家又怕伤了他的自尊,默默地站在背后等,一个小时过去了,孩子还没有回家的意思。
我不喜欢现实的世界(9)
“再玩一会回家吧?我做好饭等着你。”
“早该走了”,依然没有回头,依然是那么冷漠。
父母带着满脸的泪水,在茫茫的黑夜沿着那条熟悉而漫长的路走着,直到打开房门,泪水依然没干,尽管知道孩子回来的可能性很小,还是准备了一桌子孩子爱吃的东西,十二点,凌晨一点,八点,孩子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看到一夜未眠坐在饭桌前的父母,没有一句话。
“你吃了吗?给你热一下!”
“别烦我,我要睡觉。”
父母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自己最疼爱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父母可以为他放弃一切,他竟如此冷漠。“放弃吧,努力挣钱,等死后留给他用”。突然有一天,听说有个地方能治这种病,他们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尽管他们有所怀疑,花钱就花钱吧,试试看,只要有一线的希望都要去做……
这就是那个无知的孩子口中“最烦的人”。
亲情,永不言弃!
(1)列举大量鲜活的事例结合自身实际让小昭的父母明白“过分的溺爱就是害孩子”。
(2)让小昭真正明白“无论父母对自己做了些什么,但其动机一定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沉迷虚拟就是慢性自杀”,“只有勇敢面对现实才会迎来美好前程”。
从狼到羊的蜕变(1)
主要表现:通宵上网、四处赊欠、高水平撒谎、打骂父母,还要用手掐死不到一岁的妹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只地地道道的披着羊皮的狼。
性格问题:虚荣、懦弱、依赖、贪图享乐。
父母问题:溺爱、娇宠、疏于管教、缺乏正确引导。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