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8月之前的几个月,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一直处在战备状态,双方小规模的冲突不断发生。8月7日晚上,格鲁吉亚军队对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发起了大规模的地面攻击和空袭。
随后,俄罗斯增派军队进驻南奥塞梯。经过5天的密集交火之后,格军被逐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俄军则进一步攻入格鲁吉亚腹地,并占领了格鲁吉亚在黑海沿岸的波季港,以及重要战略城市戈里。
8月12日,在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的调停之下,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达成初步停火协议。8月15日和8月16日,第比利斯和莫斯科分别正式签署了停火协议。8月26日,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10月8日,俄罗斯完全从格鲁吉亚撤军。
要看清楚这场战争的意义,就要先了解苏联解体之后前华沙条约组织和前苏联共和国是怎么站队的。
加入北约的国家: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等待加入北约的国家:格鲁吉亚和乌克兰。
俄罗斯的盟友则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乌孜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哈萨克斯坦。
格鲁吉亚之所以成为危险之地,是因为它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与俄罗斯交界;与中东、中亚战场接近。另外,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2/3(约6750亿桶)在中东,而里海盆地则有2700亿桶的石油储量,以及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8。因此,对美国和北约而言,它是最理想的“前哨”之一(另一个是乌克兰),也是俄罗斯心头之刺。
至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虽然领土很小,却在黑海之滨,并可制衡格鲁吉亚的影响,因此,对俄罗斯的地缘战略极为重要。如果这两个地区不独立,会制约俄罗斯的战略选择。
但对美国来说,格鲁吉亚似乎失控。
2005年5月10日下午1时30分左右,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市的自由广场上,15万名格鲁吉亚人在山呼“布什”。面带笑容的美国总统不断挥手致意,走上讲台,并在随后的演讲中做出承诺:“你们选择的自由之路并不容易走,但是,你们不会孤独地往前走。美国人尊重你们选择自由的勇气。因为你们建设了一个自由*的格鲁吉亚,美国人民将和你们站在一起。”
但是,发生在3年之后的这场战争,让格鲁吉亚人觉得自己被骗,在2008年8月与俄罗斯的交战中,他们没有等来美军的火力支持。而华盛顿也惊觉到第比利斯的背叛,后者点燃的战火违背了它的意愿。
2008年7月9日,即俄格战争爆发的一个月前,美国国务卿赖斯到达第比利斯,对格鲁吉亚进行高规格的访问。在当日的一场私人宴会上,赖斯曾要求萨卡什维利发誓,不要与俄罗斯进行军事冲突,因为格鲁吉亚不会赢得战争。赖斯实际上是在暗示,如果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发生冲突,美国将不会介入。美国不想与俄罗斯对峙的原因至少有三个:第一,阿富汗战争需要俄罗斯的支持;第二,从伊拉克到阿富汗,美国军力延伸太长,无法同时赢得战争;第三,美国正忙于处理金融危机,没有必要在此时树立强敌。
但是,赖斯在公开场合讲的却是另一番话,即支持格鲁吉亚直面俄罗斯的压力。她把格鲁吉亚称为“美国的朋友”。当时,俄罗斯战斗机正在南奥塞梯上空飞行。作为格鲁吉亚自治州的南奥塞梯,十几年来一直在寻求独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