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人造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即“651”会议),历时42天,于11月30日结束。最后会议确定这颗卫星为科学探索性质的试验卫星,并明确了中国虽然在技术上起步较晚,但起点要高,要比苏联和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概括为4句话12个字的总要求是:“上得去,跟得上,看得见,听得到。”
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联欢会上,周恩来即兴讲话,他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中国将第一次拥有依靠自己力量上天的卫星,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所以,让世界人民看得见中国的卫星,观看到天上新增加的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一颗星星,意义很大。同志们要集思广益,全面论证,把这件事办好。”
1967年,国防科委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东方红一号”,并确定卫星要播送《东方红》乐曲,以使全世界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
24.火箭是不是真的打到了苏联(1)
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工作基本完成之后,上天的关键便指向了发射阵地。
1969年9月2日,发射中队开会动员,研究第一枚中远程地地导弹发射任务。张积华特别强调说:“我们即将试验的中远程导弹,可以打到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因而它是一种新型的地地导弹武器,同时它又是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主体部分。这些都是国家的高度机密,大家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能对任何人泄露,包括其他单位的人员和自己的亲人。我有言在先,谁要是失密泄密,将严惩不贷。”
9月3日,两枚中远程导弹运抵东风基地,随即展开技术阵地单元测试。测试只进行了十多天,就发现了28个故障,其中两个陀螺仪尤其是水平陀螺仪的问题最为严重——当充气压力加大以后,陀螺仪出现振动,并伴有异常的嗡嗡响声,漂移量的测试结果超差。
试验队的一些技术人员则认为,测试细则中对陀螺仪的声音没有作特别要求,所测出的漂移量虽然超差,但并不是太大,应该能够继续使用。
陀螺仪是提供导弹飞行基准的仪器,如果它出问题,飞行参数就不准了。钱学森提出,有必要将这一问题反馈给北京惯性仪表研究所,让所里的人也参加分析并做些实验,以求彻底解决。”任新民同意这样处理。
送回北京的陀螺仪,经过3天的日夜加班测试和分析,证实陀螺仪在低气温、低气压的条件下,轴承发生激烈振动,输出漂移量显著增大,不能正常工作。
陀螺仪重新改进后,于10月15日运到东风基地,投入测试。
1969年11月1日,初冬的寒气为大戈壁抹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颜色,远方天地衔接处,不时有巨人般的旋风招摇而过,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肃杀气氛的季节来临了。
东风基地于这一天下达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指示,各个部门都迅速行动起来,紧张地投入了发射前头绪繁多的准备工作。
“东方红一号”卫星正式实施发射前,必须对新改进的中远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这种导弹将作为运载火箭的一、二级发射卫星。1969年11月,第一批首发中远程导弹短射程方案性试验在东风基地进行。由于这枚火箭是在“文革”###中研制生产的,又是首次飞行试验,中央专委对这次试验非常关心。火箭运到发射场不久,周恩来便在北京专门召见了参加这次试验任务的领导和科技人员,详细询问了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这次发射不同寻常,以往我们的试验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是在自己境内搞的,而这一次射程很远,必须控制住,一定不能让导弹飞到国外去。”周恩来特别关心这次飞行试验的安全问题,反复叮咛道。
在正常情况下,火箭是不会飞出国境的,因为火箭上面装有“超程控制器”,一旦火箭超程飞行,不按规定时间关机而有可能出境时,控制器就会发出信号,使火箭在空中自毁。即使火箭发生飞行故障不能保证这个仪器正常工作时,地面安全指挥人员还可发出指令将火箭炸毁。但由于当时的地面测量设备主要是光学仪器,作用距离近,易受天气影响,难以满足导弹关机点的测速要求,且不能实时输出测量数据,因而不能为安全系统提供判断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东风基地和有关部门从1965年起就开始研制无线电测量设备,代号为“154”工程。154系统有单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地面安全遥控设备等,其中的计算机可实时接收和处理多路数据。这一复杂的电子系统即使在当时的发达国家也是不多见的。由于中国电子工业起步较晚,所以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果说发达国家在研制雷达整机时是从分机开始的话,中国则要从元件、器件开始。此外,研制人员还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文化大革命”运动,许多人白天要去接受“大批判”或是参加“批判”别人,晚上才能把乱糟糟的头脑清理一下,再重新投入断断续续、备受干扰的研究工作。
书包 网 想看书来
24.火箭是不是真的打到了苏联(2)
在首次中远程火箭试验前夕,154一期工程虽然已安装完毕,但设备还未达到正式交付的使用水平,东风基地决定让154系统非正式参加发射任务。
首枚中远程运载火箭点火起飞时,154系统特别紧张——因为他们是第一次以非正式参加任务的状态进行导弹跟踪测量。调度里传来各测量站“发现目标”、“跟踪正常”、“飞行正常”的报告声。在导弹飞行到18秒时,154系统图板上绘出的实际曲线,紧紧靠近理论飞行曲线,这说明火箭飞行是正常的,154系统工作状态也非常好。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