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国航天员大队全体成员离开北京,抵达东风基地。
出于安全起见,航天员是不允许集中同乘一架飞机的,所以,他们分别乘坐了两架飞机。在这里,他们将全方位地进行各种必要的体验,与火箭飞船及地面发射人员相互熟悉程序,配合演练。
在航天员们来这里之前的一个多月,即将运载他们上天的火箭,已经于8月23日转运到发射场了。而在火箭进场的前一天,万里之外的巴西传来了一个令航天工作者胆战心惊的消息:8月22日,位于巴西东北部的马拉尼昂州阿尔坎塔拉行发射中心发生重大航天事故,一枚原定于25日发射的运载火箭在发射台爆炸,数十名航天人士伤亡,发射台坍塌。
这一不幸更给东风基地的航天发射场增加了紧张气氛。
也就在这期间,火箭系统于9月3日做加电试验时,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故障现象——由于Сhā错了一根测试Сhā头,导致发动机不正常摆动,碰上了里面的伺服机构。虽然初步判断发动机所受的冲击力并不太大,但谁都不敢接着往下走了。忙乱了好一阵子,做了各种分析试验,直到几项冲击试验的结果出来了,证明火箭伺服机构在故障工作状态下,发动机所受的冲击力远小于正常的试车冲击值,误操作没有对火箭造成破坏性影响,众人的心才稍稍放下了一些。
发射场的一切工作都在严格细致地进行。火箭的测试,飞船的测试,地面设备的测试,以及各系统间的联合测试,都按程序一步步地往前走。而航天员与飞船、火箭及发射场地面控制操作进行联合测试与演练,这还是第一次。
发射场戒备森严,所有的记者都不准随便接近,甚至连航天员们工作的区域都不允许进入,他们只能从远处用长焦镜头拍摄。现场有人传说,20多天前,巴西火箭在平台上爆炸并死了21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记者在现场拍摄时,机器马达转动或闪光所造成的。所以,这里的发射场难免神经紧张,所有敏感区域,都对各路记者的行动严格限制。
航天员进舱演练,是分组进行的。每两个人为一组,这是因为最初上天计划是按上两个人而进行准备的。其他航天员都在测试大厅内,通过屏幕观看战友在舱内操作的情形。大家都很清楚,距上天的日子,就剩下20天了。
在这里,既是联合演练,同时也是决定航天员中谁能成为飞天第一人的又一次选拔。测试大厅两侧,有许多房间,其中专门为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和保障的人员就在这里对航天员进行测试检查。
由谁来执行首飞任务,关心的人比较多,包括航天员的亲属和战友。翟志刚、聂海胜和杨利伟三位航天员自己却不去多想,以免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
9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新一届中央专委第一次会议,对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出了郑重决策,所确定的主要目标是:安全飞行,顺利返回,健康出舱。
因为要上天,2003年这个国庆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味。
航天员们的家都集中在一幢漂亮的小楼里。平时他们在单位集中生活,只在周末才能回家。这一次,也是他们上天前的最后一次回家,只不过假期很短,两天后就要返回大队做相应准备。
SARS期间,航天员与家人分别隔离,两个来月没有在一起。他们的妻子也规定不得出门,平时用的主副食都由单位统一采购。随后,又因为要上天,便接着再行隔离,所以,即便是在节日里,他们的家中也显得十分冷清。
为了寻找到一处理想的主着陆场,从1993年至1996年的三年多时间里,共进行了六次大规模勘察,勘察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根据计算分析和实地考究结果,最终决定把主场选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副场选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边缘地区。
当地人称主着陆场所在地区为阿木古郎。阿木古郎在蒙古语里是吉祥平安的意思,这里地势较为平坦,十分广阔。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