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千山同行云微度 > 第五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4节)

第五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4节)

康熙四十四年十月

不是我当值的时候,闲着无事我就看看书,现在看得最多的是关于茶的书籍。现在放在几案上的书基本全是关于茶的书,我现在完全把这当成一份正经工作来看,管吃,管住,发工钱,福利也很好。只不过不够自由,规矩很是严厉,行差踏错就会有体罚,甚至生命堪舆。抱着以前读书时,既然做了就做到最好的心态,虽是半路出家,但现在在宫中如果涉及到茶这方面的问题,只怕没有人敢小瞧我。

随手拿起唐代陆羽的翻看起来,这部书是八爷在我入宫后送给我的。陆羽所著三卷十章,因为刚刚粗略地认识了繁体字,学会了断句,读起来还颇为费力,所以读的比较慢。把茶的“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等方面介绍得极为详尽,虽然唐代和清代的饮茶方法已不相同,但对从整体上宏观上理解中国茶文化,还是大有裨益的。

唐以前,茶流行的是粗放式的煮饮法,陆羽极力推崇煎煮法,茶汤是煮好后放在桌上的,饮用之前要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宋代流行点茶,民间还盛行斗茶之风;茶至明代,主张切合自然,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

康熙和皇子们都爱喝绿茶,康熙喜欢西湖龙井,太子喜欢碧螺春,三阿哥喜欢敬亭绿雪,四阿哥喜欢太平猴魁,五阿哥喜欢庐山云雾,八阿哥喜欢日铸雪芽,九阿哥喜欢六安瓜片,十阿哥喜欢紫阳毛尖,十三阿哥喜欢苍山雪绿,十四阿哥喜欢清溪玉芽……有时他们也喝红茶和乌龙茶,全国进贡来的各地名茶,康熙除了赏给后妃、皇子、臣子们之外,也乐于品尝各种名茶。

因为康熙喜欢喝西湖龙井,我又仔细研究了龙井茶的资料,西湖龙井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就开始崭露头角,至明代已成为名茶,曾有人作一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西湖龙井,狮峰出产的最佳。而龙井茶,按产期先后及芽叶­嫩­老,分为“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八级。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到了顺治、康熙年间,莲心、雀舌、极品则是专供皇家了,绝不会流于市面了。尤其是“莲心”,一个熟练的采茶姑娘,每天最多只能采摘­嫩­芽十二两,一斤­干­茶有三万六千颗­嫩­芽,故极为珍贵,称得上珍品中的绝品。“莲心”是康熙最爱喝的,康熙极少赏给皇子、后妃。

极品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泡龙井也很讲究,不能用刚烧开的水,应该让水稍凉十分钟左右;泡茶的水用泉水;用开水温过杯,倒出水,再投放茶叶,然后,倒五分之一开水,浸润,摇香三十秒左右,再用悬壶高冲法注下七分满之开水,三十秒之后,即可饮用。

……

说到这些皇子的饮茶喜好,我是一一了解而来的,康熙和太子的喜好,问梁九功就行了,八阿哥他们的喜好,我直接问十阿哥就可以了,只有四阿哥的喜好我比较费神,只有问十三阿哥了。

记得那日我问十三阿哥:“十三爷,奴才麻烦你一件事,你知道四贝勒爷最喜欢喝什么茶吗?”十三阿哥答:“太平猴魁呀。”想了想,我又对十三阿哥道:“另外,四贝勒喜欢什么点心,什么颜­色­,什么瓷器,什么花……”十三阿哥抬手,做了个停止的姿势,笑道:“停,停……我一大老爷们,怎么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再说,你打听这些­干­什么?莫不是你对四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