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一城一记 > 33、河内:邮迷印象

33、河内:邮迷印象

印象中近年到越南去旅游的国人不少,也陆续在报刊上看了几题邮友写的在越南买邮票的随笔,我因而作过一次到越南的梦,梦见在越南的邮局往国内寄明信片笔者是个多梦之人,加上日有所思,自然不足为奇不久前我在旅行社工作的表弟突然从河内给我寄了一枚风景明信片,片图是越南国家邮政局,为此我还写了一篇小品没想到这回自己也上了越南,梦中的举止这下可要真的付诸实施了

我们的团队从广西的北盒乘大巴,经防城到东兴,从东兴口岸进入越南的芒街越南关口上飘扬的金星旗和镶嵌的越南国徽都是我在越南邮票上早已十分熟悉的,因而平添了几分亲切的感觉过关时突然发现关口边上的小店铺刷有“越南邮票红木筷牛角梳”的广告字样,颇有几分旅游商品的排行榜的­色­彩,邮票居然成了“大哥大”

芒街是个建设中的小城镇,沿街的小店似乎都是为中国游客而开的,品种不多的旅游商品中总有邮票的身影,多为票册,零星的散票稀稀落落的8页中Сhā册每册50元,齐整地Сhā满的10页大Сhā册,每册100―150元不等但大Сhā册中混有不少非越南的商业票乃至花票,如塞拉利昂的生肖票小版张常常在册中独占一页单卖的零票中有小型张,胡志明诞辰105周年的小型张盖销票出价5元,试着还他3元,居然没有成交才踏出国门,不急,多看多问,这是老邮迷应有的把握人民币在越南几乎都通用,一元比1500越南盾,但人民币似乎更好用

从芒街到旅游城市下龙湾要走180公里的路程,越南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因而提供旅游服务的不是美国的福特车,就是韩国的大宇车,肥长的洋大巴穿行在蜿蜒细窄的柏油路上,构成了越南游的一道独特的景观山路起伏且路况不佳,路的两旁多为郁郁葱葱丘陵和田野,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小村小镇什么的偶尔可以看到村墙上绘有缺乏立体感的宣传画,画中肩并肩的人物当为工农兵和知识分子,这也是我在越南邮票上早已熟悉的画面游毕下龙湾,即刻乘车直奔越南的直辖市――海防

在海防下榻“皇家饭店”,周遭漫步,总有点不安,街灯昏暗,到处是占道经营的小贩,路中无数的摩托车高速喧嚣,给人无序的感觉昏暗中发现一个广超个中有一个高耸的纪念碑,路灯和绿木齐整,里面安息着在抗美救国战争中牺牲的将士这里当为“英雄的海防”在夜­色­中的缩影,于是脑海飘忽着儿时读过的《南方来信》的书页,还有越南邮票上那多的抗法抗美的共产党英烈――武氏六阮文追李子仲(见《集邮》1966年第2期)但仍不见邮局,也不见邮筒,询问导游,问号依旧看来在越南用邮远没有中国方便

海防到河内的公路好多了,接近河内时路上不时彩旗飘飘,还有眼熟的大红横幅,询问了导游,才知这些装饰是因为是日越南在开国会,横幅上的越南语写着“敬爱的胡伯伯永远活在我们的事业中!”置身河内巴亭广超面对庄严肃穆的胡志明陵墓,这才让人觉得真的来到了越南――那个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报纸上读过千遍万遍的越南!陵墓的对面是一幢十分眼熟的大厦――巴亭会堂,1964年11月24日越南发行了一套《支持越南人民反抗美帝侵略保卫世界和平国际会议》(简称“巴亭会议”)的纪念邮票,一套三枚,头一枚就是这幢大厦我在1965年受《集邮》杂志介绍的影响,在厦门用一毛五分购买了这套邮票的盖销票年后居然有幸在巴亭会堂前驻足仰望,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为会堂留了影,回家后对着邮票细细地看,发现楼体完全一样,只是六条廊柱由红­色­变成了白­色­,原来空荡的楼侧长满了高高的绿树)

广场边为胡伯伯的故居,于遮天蔽日的亚热带乔木下,感受着这位越南老人简朴而伟大的人生,在他的书房里还摆着三册60年代初中国出版的中文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岁以上的中国人对胡志明大多应该都有一份特别的情感,他老人家的一句话“越中情义深,同志加兄弟”频频出现在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报刊上记得1964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曾经以一篇《给胡伯伯的一封信》,参加厦门思明区小学生作文竞赛,获巡回展出的荣誉胡主席出生于1890年5月19日,逝世于1969年的9月3日,享年79岁,周总理亲赴河内吊唁,中国大地哀乐阵阵,两日后我去上山下乡,因而记忆尤深当时我就收集有多枚纪念胡志明诞辰的越南邮票的信销票,五六十年代厦门大学开设衡函授部,接受东南亚包扩越南北方的函授生,作业来往全靠书信,外邮源源不绝进入厦大校园,也波及了我的邮册我发现越南胡志明诞辰邮票在时间的标注上生前和死后采用了两种方式,如1960年发行的胡志明70岁生日的邮票只标出“19-5-1960”,而1970年发行的胡志明诞辰80周年则标为“19-5-1890-1970”,双双简单明了,个中是否有我们的邮票值得参考的地方

胡志明纪念馆有多处旅游品商店或摊点,《越南邮票选集》散票Сhā册的售价又恢复到芒街的水平,但内容似乎充实了些,1966年越南为中共45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第一枚――“延安宝塔山”也Сhā在册中,翻阅中突然发现它与我国1992年发行的单枚成套的纪念邮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图案基本相同,只是颜­色­有异而已出了纪念馆区,才发现到了巴亭广场的另一侧,通道口有一个出售邮票和明信片的亭子,邮票是半版的新邮票,图案为红旗和头像,大概是越共领导人的纪念系列,是邮亭吗?我探头探脑,不见邮戳,想问,可语言不同,亭子的工作人员懂一点英语,于是就询问寄到中国的明信片需要贴多少邮资,在场的几个越南人叽叽咕咕讨论了起来,一时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的旅游车又发动了,我只得放弃期待中的回答

午饭后下榻亚洲饭店,小休片刻,又乘车出发参观越南国家军事博物馆,馆中的大院中堆放着一大堆美军轰炸机的残含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前期,我们几乎天天都要阅读越南北方军民击落美军飞机的捷报,而当时越南发行的以击落飞机为画面的邮票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馆前楼的内容以抗击法国殖民主义者为主,电影厅中不停地放映着一部《奠边府大捷》的历史黑白纪录片,尽管观众中也有不少金发碧眼的欧美游客,但电影却是用中国普通话解说在以抗美救国实现南北统一为主要展出内容的后楼,有一辆1975年4月29日最后攻克西贡总统府的重型坦克边上有多面金星红蓝旗由于没有中文解说,因而众多中国游客不懂这是一面什么旗帜不过如果他是集邮者,收集有我国1964年发行的“纪105”,就会明白那是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旗帜

博物馆院内还有越南建于1812年的河内旗台,高达31米,形状如自来水塔,我曾在越南1976年发行的邮票上见过它的丰姿塔前刚好在录制节目,四位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男女正在高歌越南民歌塔的斜对面有一尊真人大小的汉白玉雕塑,胡志明正和一个人在热烈握手有两位中国游客正在猜测那个人是否为毛泽东,但毛泽东比胡志明高,显然不是我记得有一枚越南邮票有过类似的画面,有人错把那人当成郭沫若,进而将该票当成外国邮票上的中国题材收集我判断那人应该是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主席阮友寿,雕塑表现越南北方对南方兄弟的关怀但这仅仅是我凭印象和扯的推估,毕竟脑海中阮友寿的形象是我在30年前的新闻纪录影片中的印象,已经不大清晰了,而且形成单­色­的雕塑后就更难辨认

出了军博我们就近游览了列宁公园,并在中国驻越大使馆前留影公园的草坪上有小贩在出售《越南邮票选集》,这类散票Сhā册对老邮迷而言没有什么收藏价值,但每册只需25元,就随便买了一册做纪念册中的邮票多为不成套的盖销票,也有七八枚新票,其中有一枚面值2盾的“下龙湾风光”,于是就有了用这些邮票贴寄明信片和制作极限片的欲念越南导游急于带着大家上“还剑湖”(纪83第2枚)畔的商场购物,对我单枪匹马要上邮局的要求一再敷衍,实在令人无可奈何而后在近一个小时闲逛车水马龙的商品市场中,我反复寻觅,不但不见邮局,甚至不见一个邮筒当回到旅游车上时,我抱怨声声,有一位同行说他在商品市场见到过一个邮筒我连忙追问是什么颜­色­的,他说是­奶­白­色­的旅行车在夜­色­中返回饭店

晚饭后大家都在打点回国的行装,以备明晨4点起床打道回家可我实寄明信片的行动仍然无法实施,这下开始犯急了于是打算胡乱贴上邮册中的新票,然后托饭店代为投邮审看了册中的新票,这才发现越南邮票面值分与盾的关系令我困惑不已问了略通汉语的宾馆服务台值班员,她说100分合1盾可越南货币最低的票值为100盾,由于票值太低,正准备退出流通所以不少中国游客寻觅百盾小钞用以收藏但邮票有上3分分分分分和50分的面值,也有1盾盾盾乃至几百几千盾的面值,如何贴寄?分票还有邮政价值吗?可时间已容不得我多加考虑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出三张“河内风光”的明信片,分别贴上邮册中面值最高的三枚新票:1000盾的“蝴蝶”盾的“徐悲鸿奔马”和2000盾的“赛车”可宾馆服务台拒收,认为面值不够,可问她要多少面值才够,她又答不出来真是气死人,急死人了!我极力回忆过去表弟实际给我的越南明信片上的邮票面值,但显然是徒劳的!

隔天凌晨我们从河内抵达下龙湾,然后从下龙湾乘快艇返回芒街口岸回国在下龙湾有半个小时的早餐时间,我三口两口填入了稀饭馒头,即刻出店寻觅邮局,回答是距离很远,且尚未开门,因为越南的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无奈之中,我孤独一掷,招呼了一位骑自行车的越南小青年帮我把三枚可能是欠资的明信片投入远处邮局的邮筒,小青年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委托,我用刚学到的越南语说了“感恩”(谢谢)

别了,越南,一个厦门邮迷“故地重游”的越南,一个中国邮迷用邮十分困惑的越南!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