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走马观花长沙行
此次我往长沙开中国人口学会学术年会,时间太紧,而开会间隙想要看的东西又太多,真的有些忙不过来!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岳麓书院”,同仁一行三人同游,路上经过湘江,在出租车上见识了“橘子洲头”;其次是拜访了老爸的母校――长沙一中,受到校友会的接待;然后还有老毛的“湖南第一师范”,对班级别具一格的编号以及学校的民国建筑风格印象最深,样子应该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可惜都是后来因为“个人崇拜”而重建的,长沙大火烧掉了老长沙,第一师范的历史传说中只有那口水井是原来的,回家后把所有的都向老爸一一禀报
长沙物产唯一令我有兴趣的是茶叶地产的“高桥银峰”“湘波绿”“河西园茶”“岳麓毛尖”等茶中佼佼我仰慕已久飞抵长沙的隔日,便抽空直奔市中心规模可观的阿波罗商城一头扑进茶叶自选柜区,果然琳琅满目,不但长沙的好茶一应俱全,潇湘各处的名品八面来风,亦有闽浙云贵的佳茗加盟只见货架上绿袋绿盒绿罐层层叠翠,令我一时不知从何下手饱览之余,我只挑了一袋石门产的“东山峰云雾”石门县最有名望的当推“牛?茶”:此茶泡开后芽叶相碰,宛若两牛?角然而“东山峰云雾”低廉的售价令我尤为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中国百姓“开门七件事”,民生之基本那种凭名气靠包装一味将茶价飘向云里雾里,终究少人问津而往往落得过期变质的下场再则我于厦门至长沙的航班上浏览了一张《湖南日报》,中逢广告便是此茶,令我思量:当今烟酒茶三家,烟魔以赞助体育为名,在万众狂呼中不可一世;酒怪则财大气粗,在电视传媒中铺天盖地;唯有茶君这一弱女子含羞无声我就冲着“东山峰”经营者的胆识,也必须“投上这一票”!泡饮的结果显示,此“云雾”香高耐泡,滋味醇厚,实乃货真价实的中档绿茶扶助国饮,匹夫有责,由此我真想上书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让那些腰缠万贯的烟酒公司的经理们每每自吹自擂两回,就得为当地名茶贴上一曲赞歌!
夜色中发现了都市的一些街名很有历史感,什么蔡锷路,什么黄兴路的,可惜夜色浓重,我也来去匆匆,一路前行,一路遗憾……
12、海口:“茶店”闲话
?椰树成荫的海口公园,早晨是老人们的天下,做操打拳练气功散步的各得其乐,可却见不着遛鸟的这令我感到些许诧异,并固执地四下张望起来终于在一行槟榔树下发现了一位孤独的遛鸟人我急步凑上前去,与之招呼,进而开门见山地托出我的诧异他以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说:“这里的老人不养鸟,他们喝茶,喝茶才是他们的嗜好!”他似乎在发孤独之怨,偏颇地把遛鸟与喝茶对立了起来?
的确,曾因为海南岛上喝茶的人以老者居多,喝的又是价廉的粗茶,故茶被岛民们称为“老爸茶”“老爸”们喜聚众而饮,于是聚饮“老爸茶”的茶坊和茶店就成了海南城乡一道乐陶陶的民俗景观“茶店”堪称岛上的大众茶馆,店家的坐具大都比较粗简,场所或光线或墙体或门面存有不爽之瑕玷,但白瓷壶白瓷杯大都洁净光亮,更因为价廉利爆店主热情有加,于是客来客往,生意少有清淡的?
令我奇怪的是茶杯中大都翘起一支茶匙,我悄声探问,才知这一方的瓷杯里却有着海阔天空的包容,或绿茶或红茶或青茶各浮其香,或咖啡或椰奶或掬花各有其味,小匙搅动着杯底的沙糖,也搅起了各趣所饮的畅快与成都福州那万众一花茶不同,与苏沪杭那绿茶的一统天下迥异,更与天山南北一奶茶大相径庭,海南的大众饮茶风显出这南海大岛八面来风的豪放与兼容难怪乎茶店们还时不时亮出“中外茶店”的招牌,也日日提供叉烧猪蹄蛋极奶油布丁等各方点心与小吃……于是“老爸茶”再不是老爸们的独立王国,年轻力壮的贩夫车夫果农菜农以及山南海北的打工仔们等等“未来的老爸”也一聚为快,在海南茶店中边饮边乐,聊天下棋打牌,更多的是围观电视:言情片警匪片武打片最吸引茶客们,眼嘴兼顾,自有一番融融乐趣?
海口茶店城乡里星罗棋布,然而星落于城乡结合部乃至广大乡村间的大都相当简陋,有的甚至土坯与竹棚的简易搭盖也依旧客满为常而茶艺馆则云集城中,有头有脸地展示出另一个茶景观它们绿瓦红墙飞檐,上挂灯笼下设盆景,外观为一派东方园林的颜面,而古色古香的内在更是精心营造出茶文化的氛围:滴水观音,花鸟字画,红木藤木的桌椅,伴之徐缓轻柔的乐声,最是那精雅的宜兴茶具和茶艺小姐的妩媚与温存……相形“茶店”们的简陋,真真令我仰叹:“一个茶字两重天!”?
茶艺馆的高投入也承邓相应的经营风险,据了解,海口的茶艺馆是伴随着九十年代初大特区房地产的狂热而蒸蒸日上的,台湾客商以蒋氏茶叶公司为依托,取名“跃谷”的连琐茶艺一跃而起,随之便有各路人士一涌跟上,一度多达八十余家,茶艺馆的灯笼照红了大街小巷然而随着泡沫经济的消弭,红红火火的茶艺馆亦风光不在了当香港回归祖国,海南经济开始步入以旅游观光和亚热带种植业为强项的新奋进时,“南园”“国湘”“汇源”等装修一新的茶艺馆又竟相脱颖而出它们多以潮汕功夫茶和台湾的闽南功夫茶为主调,努力迎合海内外现代客商之需求,在都市的喧嚣中组装出怡然自得的清静有家叫“椰妹”的茶艺馆打出了“品茗简餐雅叙”的六字招牌,用语不但意赅,而且十分精致,更重要的是传达了茶艺馆在某种程度上吸取了大众茶馆餐饮合一的经营之道,有点“向下看”的苗头而老市区解放路一带的茶店们出现了不甘简陋的趋势,场景与座椅的安置上,借鉴了“麦当劳”的些许手段,散发出几缕“向上看”的芬芳?
种种现象并没有淡化多少茶艺馆与茶店分道扬镳的“剪刀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事实上在日益强化着拉大着饮茶业发展的三六九等善良的人们都有缩小等级差异的良好愿望,让茶艺馆少几分奢华同时也让大众茶馆多几分雅观,然而饮茶--中国传统中淡泊的嗜好已在商业的营运中越发变得不再淡泊且扑朔迷离了起来……?
我立身大特区的椰风海韵之中,展望中国新世纪饮茶业的发展,“贫民化”的改良与“贵族化”的遏抑当是宏观调控的必需,也是社会进步的必求!但愿这不是笔者的一厢情愿……?
1998/9/12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