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百年风流 > 第七章

第七章

陈氏还要去找自己的儿子的正室娇容去谈谈。陈氏甚至觉得娇容是一个过于贤惠的媳­妇­,看她和皆能的感情,这么久了也没一点升温的迹象,儿子天天和大肚子的小老婆同房,她也没竟然脾气。陈氏对这个正室媳­妇­又是一番关心,从家里到房事。陈氏直接了当地问媳­妇­:皆能与你同了几次房?娇容的脸涨得红扑扑的,象是刚做的灯笼,最后娇容还是没有回答婆婆的问话。陈氏见此也不了多问,就传授了几条怀上孕的绝招,并一再叮嘱她,一定要照她说的做,好早早抱上儿子。陈氏最后还要跟自己的儿子就这件事说说。

唐皆能这天比较晚才回来,唐家人等他吃团圆饭等到饭硬、菜里油都凝了,可谁都还是不敢动一下筷子。要是在以往,唐候渊肯定会大发雷霆,吃完算数,可现在唐皆能成了亲,时过境迁不再是一个花花公子,而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对唐候渊夫­妇­来说,“老年从子”就是这么回事了,以后什么事都要依着儿子点。

唐皆能终于匆匆赶来,身上落了许多红纸屑,脸上也蒙上了一层灰,肯定是被鞭炮烟火薰的。“今天舞龙、舞狮的真卖力,我们放了二个时辰的鞭炮,他们就真的没歇口气,耍了二个时辰,最后我封了五十两的红包,把领头的给乐坏了。”唐皆能进门就说。唐家人松了一口气,陈氏吩咐人把菜重新热了,又把汤元煮了,开始吃饭。本来按衡山的规矩,媳­妇­与公婆是不能同席吃饭的,但唐家人少,就没讲究这么多了。唐皆能发现,自己的堂客和姨太脸上都是紧绷绷的,家里人也没作声,就知道肯定有什么事,想着想着,吃饭也就不那么香了。陈氏也在想着如何跟儿子讲这件事,所以也显得心事重重。本来是一顿丰盛团圆的年饭,因这件难以启齿的房内事而变得索然无味。

唐皆能本来打算吃完饭后,去关帝庙那里看花灯。陈氏就劝他:“不要吃完饭,扔下碗就走,陪娘说几句话吧。”唐皆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娘生气,唐皆能乖乖地听命。陈氏领儿子到自己的厢房,这里安静,谈话方便。陈氏跟自己的儿子谈话一向没什么顾忌,这次就不同了,真是难以出口。陈氏问儿子同娇容处得怎么样,唐皆能撇着嘴不说话。陈氏又说:燕子怀了孕,就少点同房,不然会动了胎气;再说媳­妇­刚进门,还是要多点陪她才是。唐皆能听得头直点,“嗯,嗯”地应着。

听完老娘的教导后,唐皆能就去找娇容。在他看来,应该是自己的堂客耐不住寂寞去找婆婆告状的了。唐皆能觉得很无聊,本来想去看花灯的兴致勃勃的心情也顿时无影无踪。娇容正在纳一块布鞋底,一看就知道是替唐皆能准备的。娇容见到自己的男人来了,似乎很胆怯地躲在一边。唐皆能从未见过这么温顺的女人,温顺得令他十分难受,出于厌恶这种沉闷空气的本能,唐皆能生出一种恶毒的念头。他走到堂客身边,一把抓住她,推倒在地上,接着撕开她的裤子,娇容已吓得脸­色­苍白,但仍不说一句话。唐皆能越发来劲,就在地板上­干­起自己的女人来。“让你去怀孕!”唐皆能一边­干­一边恨恨地说。娇容不知是委屈还是痛楚,在下面直流眼泪。末了,唐皆能提着裤子就瘫倒在“喜”字鸳鸯床上,一觉睡到天亮。

唐皆能的小老婆燕子在正月二十五生产。可能是燕子的骨架太小而孩子太大的缘故,生产的过程很艰难。幸好燕子是个吃苦耐劳的女人,在五来个辰里一直挺了过来,到了最后,孩子总算是生了下来。唐皆能和全家上下一样,都希望头胎是个男孩。但接生婆笑呵呵地走出来说:“老爷好福气,头胎生了个千金。”“千金就千金吧,女孩容易调教。”唐皆能脱口而出。唐候渊则是满脸的不高兴:“真不争气,头个就女的,下一胎可千万不要又是这样。”唐候渊今年已是近六十的人,想孙子已想得都已是望眼欲穿了。陈氏跟丈夫的心情一样,只不过她还可以教教媳­妇­,候渊则完全是束手无策。

唐候渊给第一个孙女取名百合,意为万事如意,陈氏还给百合取了个小名“来弟”,盼望生的下一个将会是男的。百合生下来就有七斤,也不哭,要不是她的一双手到处乱抓,唐家还以为她是死的呢。燕子生完孩子后,就坐月子,由于生的是女孩,陈氏照顾的就不是那么很周到。而百合天生的胃口又大,常常是燕子的­奶­水被她吸­干­了,而她还在那里哭,要­奶­喝。燕子是第一次带孩子,急得她直要哭。有时候,晚上百合­奶­没喝够,也要嚎啕大哭。吵得全家人都睡不着。唐候渊和陈氏商量了一下,就把燕子娘俩送到娘家去了。

转眼到年中,正是江南橙黄桔绿时。唐皆能与姨太生的女孩百合已半岁,燕子也应唐皆能的要求回来住了。唐皆能对自己的堂客娇容现在确实是烦透了,每次与她同房,她都象个木头人似得,丝毫引不起他的兴趣。所以他催促燕子回来,把自己的堂客抛在一边,不理她了。陈氏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己的媳­妇­结婚都快一年了,一点怀孕的迹象都没有,她能不急吗?陈氏的心是向着娇容这边的,觉得娇容这个媳­妇­既温柔又贤惠,人也机灵,总之,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还没怀上小孩。为此陈氏对儿子皆能说过好多次,少去那个狐狸­精­那里,多陪一下自己的堂客。唐皆能哪管这么多,只要自己快活就,照样我行我素,所以娇容的肚里也就一直没动静。

在周旋于三个女人之余,唐皆能尚没有忘记自己已是洪福堂的人。山主邓世荣嘱托他在家乡带出一批人的事,他一直都挂在心上,而他首先想到可以联络的就是自己在衡山书院的二位学友。古道强与刘浩之在他成亲、生孩的时候都来过,只不过当时他在几个女人间忙得焦头烂额,没时间作这事,现在唐皆能想起又觉得难办。因为他们两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帮会中人,贸然说出来,不知他们会作何想法。唐皆能还想起,衡山近年来帮会兴起,出现了众多的堂会,洪门是否也会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呢?恐怕是很难说,因为洪门毕竟是一个大帮会。唐皆能想到了自己的伯父、族里的大当家唐候天。唐候天虽不在县里作官,但是却是为富一方的乡绅,少不得与三教九流的人物来往,不久前县里在成立商会时,还一致推他为会长,这可足见他在当地的威信。

主意已定,唐皆能就去找伯父。唐候天正在为自己当上“会长”这个既是朝庭命令所设、又是公众推举的官,应算几品而与家人在比划着,见了唐皆能还以为是来庆贺的呢。见伯父兴致这么高,唐皆能免不了要恭维几句,唐候天的心情就更见好了。唐皆能心想:来的正是时候,如果再说几句漂亮话,他岂不得乐死?那时求他办事就更好说话了。唐候天本来对自己的这个侄子没什么好感,不然他早就把女儿嫁给他了。不过今天他似乎对唐皆能的一番恭维显得得意洋洋。唐皆能就趁机对他说:侄子想借伯父的大名,请衡山的各路帮主聚一餐,认识一下各路人马,同时也想扩大一下洪门的声势。唐皆能加入洪门的事,唐候天是从儿子祖荣那里听说了的,当时他也觉得在这个乱七八糟的世道下,加入一方帮派也不失为一条出路,而且自己有时也还可以借助一下侄子这个大帮会的声威。所以对于唐皆能的这个要求,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据唐候天介绍,在衡山主要有两股帮会势力,一是由城中李志清、李志远、唐士仁、唐安、刘成等五个同庚秀才结成的“五贤社”;一个是由湘江、蒸水的渡口苦力、船夫组成的“渡帮”。五贤社和许多地方上的读书人结成一伙,其中县令唐士得更是该帮成员唐士仁的兄长,该社有恃无恐,包揽了衡山有关替人写状纸、打官司、抵田卖地等活动,凡当事人他们两头都吃。渡帮成立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外来的船只、苦力进入衡山,以便独霸渡口生意。渡帮的头子刘进财原是在蒸水打鱼的渔家,后改撑渡船,因为身强体壮、好胜斗狠,在渡口打出了一方天地,自组渡帮,后来渐渐参与社会上的打斗、争地盘,是地方上的一霸,因为人多势众,连官府也拿它没办法。渡帮与五贤社一文一武,平素河水不犯井水,作生意的商家两面都要搞好关系,得罪不得。至于洪门这个外来帮派,能否在衡山得到认同,站稳脚跟则得看两帮的态度了。

唐候天的面子也够大,过了三天,衡山两路人马在县城里最大的酒楼“天然居”会面,唐皆能与唐候天则是坐陪。“天然居”是一栋两层高、土木结构的楼房,地处衡山集市场,生意一向很兴隆。天然居既作酒楼生意,又开旅店,一向是衡山头面人物迎来送往之地。天然居的老板唐家龙是唐候天共太公的堂弟,平素来往就很多,这次来了熟客自然好生招待。五贤社来了三位贤士:文官李志清、武官李远和军师刘成;渡帮的老大刘进财带了帮里的钱粮、法事、天文三位军师,正好坐成一张八仙方台。

唐候渊把唐皆能介绍给了各位,唐皆能向各位拱手:“在下洪门后生初识各位英雄,还望多多指教!”唐皆能仔细地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五贤社的三个秀才,都已是四十来岁肚肥脑圆的老书生了,虽然仁途不得意,但个个都是一副自命不凡、满不在乎的神态,长期鱼­肉­百姓也造就了他们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一股刁钻、狡猾。看得出来他们对唐皆能已经早有耳闻,也知他的有关风流韵事,三个人的眼里不其然地流露出一种猜疑:这小子怎么会这么年轻!所以应答时也是­阴­阳怪气。刘进财是一个鲁智深似的人物,腰大膀粗,几位军师倒是­精­­干­瘦小,贼眉鼠目的。刘进财很爽快地称唐皆能为“洪门大哥”,并且说:“只要洪门与我们渡帮井水不犯河水,一切都有商量。”三位军师也连附和着说“是、是”。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