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知青变形记 > 前史 知青变形记30(2)

前史 知青变形记30(2)

刚才买生姜的就有一个文化馆的老赵,是个老右派,也是从南京下来的。以前,在成集街上碰见老赵,离很远他就会向我打招呼。他不是也没有认出我来吗?这种你认识他,他不认识你的感觉有点奇怪,就像他在明处,你在暗处,或者他在演戏,你在看戏。买完生姜老赵就走了,我还没能仔细体味一番呢。总之这会儿我很怕碰见熟人,又的确想碰见什么人,心情有点兴奋和复杂了。

走进工农饭店,果然不出所料,一帮知青已经在那里了。仍然是拼了桌子,沿桌边坐了一圈,烟雾腾腾的,瓜子皮乱飞。情形和一年多以前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季节。那会儿大家都穿着大棉袄,此刻则一概单衣单褂,有的只穿着汗衫,脚上趿拉着拖鞋。我本能地将草帽往下面拉了拉,去窗口买了面条菲子,然后从相邻的窗口里端出一碗面条。

我将面条端到离他们很远的一张桌子上,低头吃起来。吃了两口,猛然意识到,我坐的桌子就是当年三号勤务员坐的桌子。当时那条大黄狗就卧在桌子下面,眼巴巴地看着主人。而此刻桌肚下面空荡荡的,只有几只苍蝇绕着我的脚脖子在飞。

我背对知青那桌而坐,地上放着扁担和空筐子,边吃面条边竖起了耳朵。只听老于(声音)说:“那李庆霖胆大包天,竟然给老人家写了一封信,他这一把算是赌对了。”

另一个声音说:“他这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没有办法的办法。”

老于:“老人家不仅回了信,还随信寄了三百块钱,说是聊补无米之炊,这是原话。”

又一个声音说:“三百块钱,够我们苦年把两年的了。”

老于说:“老拐,你真是鼠目寸光,光盯着那三百块。三百块钱事小,这封信的意义重大呵!”

我想起来了,说话的人是李秦淮,他的外号叫老拐。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这家伙在知青中以­精­明著称,但按老于的话说,那是小聪明。这时候老拐问老于:“有什么意义?”

只听老于咕咚咕咚几声喝了两口茶。他说:“信上不是说了吗?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也就是说,我们知青的事中央要着手解决了,不能让下面乱来了!”

这番谈话听得我心乱如麻。中央要着手解决我们知青的事了,不能让下面乱来了。“老人家”(毛主席)亲自写了信,那可是最高指示呵,谁敢违抗?就是王助理也没有这个胆呀。可是,可是……这里面似乎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我还能算是一个知青吗?中央要着手解决“我们知青”的事,是否也包括解决我的事呢?

答案随后出现了,不能算,我已经不能算是知青了。中央要解决的事也是和我毫不相­干­的。如今我叫范为国,再也不是罗晓飞了。我就是那个卖生姜的人,卖了钱好送媳­妇­去县医院里生小孩……如此一想,渐渐的我就平静下来了。甚至比听到消息以前还要平静。

我极其平静地端起了面前的碗,开始喝面汤。突然意识到,老于他们的谈话也已经停顿了好一会儿。然后,老于又开腔了:“那家伙是是谁?莫非是人保组的探子?”

板凳声响,一个人离座步调奇怪地走到了我前面。透过草帽的脱线处,我认出是老拐。他站在离我一尺来远的地方左看右看,还把身子弯下来,想看清我的脸。“你怎么这么面熟?我们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老拐说。

“没有,没有,我是卖生姜的。”我用当地话说。

老拐将信将疑,又上上下下地看了我几眼,这才拐着腿走回去了。

我赶紧起身,挑上两只扁筐,出了饭店的门。跨出门槛的时候,听见一个知青说:“肯定是王助理派来的,化装成卖菜的二哥了。”

“怕他个鸟!咱知青大爷就要翻身得解放啦!”老于冲着我的背后大声地说,很明显是在挑衅。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