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西方的没落 > 第十章 心灵意象与生命感(10)

第十章 心灵意象与生命感(10)

1841年,黑贝尔:《犹滴》,戏剧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妇­女”和“超人”的概念;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

1844年,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建立;黑贝尔:《玛丽亚·玛格达莱娜》,第一部社会戏剧。

1847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黑格尔和马尔萨斯的综合)。

以上是划时代的几年,在那里,经济学开始支配社会伦理学和社会生物学。

1848年,瓦格纳:《西格弗里德之死》;西格弗里德作为社会伦理革命家,法夫尼尔宝藏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

1850年,瓦格纳:《艺术与气候》;­性­的问题。

1850~1858年,瓦格纳、黑贝尔、易卜生的尼伯龙根诗学。

1859年(这一年,象征­性­的作品同时出现),达尔文:《物种起源》(经济学运用于生物学);瓦格纳:《特里斯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1863年,J.S.穆勒:《功利主义》。

1865年,杜林(Dühring):《资本和劳动》——一部鲜为人知但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

1867年,易卜生:《布兰德》;马克思:《资本论》。

1878年,瓦格纳:《帕西伐尔》。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融入了神秘主义。

1879年,易卜生:《娜拉》。

1881年,尼采:《曙光》;从叔本华向达尔文的过渡,道德作为生物现象。

1883年,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但披着浪漫主义的伪装。

1886年,易卜生:《罗斯莫庄》;尼采:《善与恶的彼岸》。

1887~1888年,斯特林堡:《父亲》和《朱丽小姐》。

从1890年起,时代的结语临近了。出现了斯特林堡的宗教作品和易卜生的象征主义作品。

1896年,易卜生:《约翰·加伯利·伯克曼》;尼采:《超人》。

1898年,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

从1900年起为最后的现象。

1903年,魏宁格(Weininger):《­性­别和­性­格》;这个时代里唯一一部认真尝试复活康德的著作,并把康德同瓦格纳和易卜生关联起来。

1903年,萧伯纳:《人与超人》;达尔文和尼采的最后综合。

1905年,萧伯纳:《巴巴拉少校》;可回溯到其经济根源的超人的类型。

由此,伦理时期随同形而上学一起耗尽了自身。以费希特、黑格尔和洪堡(Humboldt)为铺垫的伦理社会主义在19世纪中叶左右达到了其巍峨的巅峰,到世纪末则进入了重复的阶段。20世纪尽管仍保留着社会主义这个词,但伦理哲学已经为一种日常的经济学问题的实践所取代,只有追随者(Epigoni)还以为那种伦理哲学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西方的伦理气质将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但它的理论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西方哲学还可能有第三个且是最后一个阶段,那就是观相的怀疑主义的阶段。世界的秘密相继以知识的问题、评价的问题和形式的问题出现。康德把伦理学看作是知识的对象,19世纪把它看作是评价的对象。怀疑主义将把二者纯粹地当作一种文化的历史表现加以处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