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杉岭下来,中午在宝石村匆匆吃个便饭,天黑前赶回泰宁。从城北过朝京桥进朝京门,经县衙边上,过十字街、大井街,到城东的雷半街,李春烨的五福堂就盖在这里。顾不上先回家,他迫不及待在此落轿。
五福堂的地基宽宽阔阔一大片,按五幢房屋的样式挖好了地基,只是由于接连下几天雨,没来得及砌基石的沟里积满了水。有些雇工在清积水,有的在砌基,有的用独轮车运土,有的抬基石,几十人在那里忙得井然有序。李春烨看了,欣喜得很,觉得老弟和自己的儿子们很能干,但他们此时此刻都在别处忙。雇工大都不认得这位真正的主人,埋头干自己的活。有几个认识他的,立即围过来,热情洋溢。一个近亲小伙子说小婶婆也在这,并带他到边上一个工棚。
工棚里忙的是石活。卓氏在一张桌子上埋头画什么,边上挤着几个无所事事的男人,而那些男人不知是真在看她画什么,还是贪婪地偷看她脖颈什么的,让李春烨第一个反应是不快。人们迅速发现这位不速之客,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
卓氏惊喜不已,顾不得什么忌讳,上前拉着李春烨到桌前看。原来,她在画图,要浮雕或者镂刻在墙基、础柱、门楣等部位,桌上、地上摆了一大堆。他看了纸上尚未画好的,又看了边上已经雕完和尚在雕刻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表现吉祥兆瑞,如天马行空、宝相花、麒麟、鲤鱼、如意、绶带、祥云;有的表现鸿福相传,如五谷丰登、富贵有余、莲花;有的表现长寿康宁,如松鹿园、福寿双全、?畚字图和寿字纹;有的表现世代相传,如狮子滚绣球;有的表现喜上眉梢,如喜鹊登梅。最动人的是设计在门楼上的一组人物塑像,右边一衙役昂首吹号角,另一少年身着官服,头戴纱帽,下跨骏马,手捧锦绣文章,其后二人同样身穿官服头戴纱帽,身后各有侍者支撑万民伞跟随其后。左边人物与右边大致相同。正中部分的中央立一个长方形如意鼎炉,炉顶上卧一狮,上方有一小块匾额,楷书“五福堂”三字;其右立一老者,头戴乌纱身着官服双手捧着书卷,身后一人执日月掌扇;左立一少年头戴金冠,身着锦袍,其后立小侍童。显然,这组图是表现李春烨仕途显达、荣宗耀祖。他惊异地问:“都是你画的?”
“当然!”卓氏不无得意地回答。“皇上只顾房梁屋基什么的大处,顾不上这些边边角角的雕虫小技,只好我来做!”
李春烨心里一阵热,千言万语堵塞在喉咙,恨不能当即把她拥到怀里。他知道她识文断字,琴棋什么的也粗通一二,但不知道她还真画得出手。
晚上吃饭,李春烨要请泥水师傅和木工师傅两人一起吃。江氏说,开工之日,已经专门请过他们两个。他要求再请,说做人不怕礼多。
李春烨在家乡生活了几十年,家里会有什么菜,不用上桌也猜得出来。眼下是春天,最好的菜是新笋。春笋最好的是蔸,切成墩肉一样大,用酸菜辣椒煮,格外清甜,又像吃水果一样清脆,妙不可言。李春烨意味深长地给卓氏敬了一杯酒,随即夹一块笋给他,说:“你要多吃点笋!”
“你没回来——我昨天、前天就吃啦!”卓氏说。
“哦?”李春烨笑了。“我以为今天才开始出笋呢!你们北方人……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汉人——就是你们北方人,到吴国——就是我们南方做客,吴人盛情煮上美味的笋。汉人问这是什么东西,吴人回答说是竹子。汉人觉得很好吃,回家便把竹床垫拿出来煮,煮老半天不熟,生气地骂道:‘吴人辘辘,欺我如此!’”
一桌人都笑了。
“哼,我露一手,让你瞧瞧我北方人笨不笨!”卓氏说着就奔厨房。她早准备了一手,因为前面喝酒,要等稍后上。
很快,卓氏端出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食物,让李春烨两眼一亮:“哎哟——,这么漂亮!这是什么?”
众人笑而不答。卓氏说:“你先吃吃,看好不好吃?”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