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兵部尚书佚事 > 风雨滞残春 十(2)

风雨滞残春 十(2)

“哦,没什么像样的,还是几个老家花生。”李春烨连忙打开小布袋,一把把抓出花生,放到茶几上。

皇上两只鼠眼立刻一亮:“朱口花生!”

“皇上记­性­真好!”李春烨赞道。

朱口是泰宁最大的镇,镇子在赤石群的外沿。那赤石群当中有几个村子,是个城堡样的小盆地。县志有诗写那里:“绝壁寒空外,峰凭曲磴奇。谁图千岛屿,长挂一罘罳。供客拖山练,留人织树鹂。天风吾欲御,挥手谢涂泥。”俯瞰而去,盆地中那些山峦酷似一个个小岛屿,又像一张捕鸟的大罩子。那些小山峦,都是红壤土,一雨成浆,一旱成石。奇妙的是,这种土壤却可以种农作物,而且可以从山脚直种到山顶。就因为此吧,那种的花生特别结实,味道也别致。当地人加工又特别,先用盐水煮,煮了晒,晒了焙,又香又脆。那花生个儿小小,但非常饱满,跟别的花生明显区别,如同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个儿。吃起来,更难忘。每次回家,李春烨总要带上一些,让皇上尝尝。皇上吃高兴了,也讲礼尚往来,回他一些贡品。皇上还说,要把朱口花生列为贡品。可是,一则皇上常常说说就忘,二则李春烨怕那样一来需求太大,而那个小小盆地长不出太多,如果弄得像“建莲”一样要派兵守那些花生,别人想吃也吃不到,未必是好事,所以没敢催。现在,李春烨想顺水推舟叙叙阔别之情,皇上的心思却转开。他手剥花生嘴吃花生,两只眼睛却死盯着壁板。

李春烨这才注意到,在茶几边的壁板上挂有一幅绢质古画。这画是宋代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描绘北宋京城金明池戏水争标的场面。池岸四周桃红柳绿,间有凉亭、船坞、殿阁。水中龙船琼楼高阁,人物活动于楼内外。龙船两侧各有小龙舟五艘,每艘约有十人并排划桨,船头一人持旗。另有数只漫游其间。天启皇上要亲手制作这龙船,但又不想完全按图上制作,因为小龙舟也得十人划桨,那太费事。他要改造得更简洁,在舫头置一小几,在舫尾设一小阁供两人小憩即可。至于划船,两三人就行。现在,船体已经造好,只差装饰和油漆。因为是参考着古画直接造,没有木样,也没有图纸,临时变动很多。今天面临一个新问题是,画上大小龙船头尾相应做了龙头龙尾,他不想跟样,名字都不想叫龙船,所以舫头舫尾也不想做龙头龙尾,那么改为什么好呢?

魏忠贤想到的是凤,皇上已经做了一半半还嫌太俗。那么,李春烨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麒麟吧!”李春烨说。

“麒麟?”魏忠贤有点不高兴。“麒麟有什么好?”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麒麟居四灵之首!”李春烨解释道。“古人说,麒麟‘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简直是德行楷模!”

“好!”皇上首肯。

李春烨继续说:“麒麟能辨善恶,只有在仁政的时候才出现,在太平盛世才出现。要不然,它宁肯游于郊野!”

“好——,好,好!”魏忠贤叫道,“现在是太平盛世,麒麟该出现了!”

“有道理!”皇上亲手给李春烨倒茶。“还是读书人聪明,朕赐你一杯茶。”

没等李春烨道谢,皇上扔下手中没吃完的花生,又拍了拍手,起身开步。脚一迈,他痛得尖叫起来,魏忠贤和李春烨吓了一跳。但没什么大事,他不再叫痛,一拐一拐瘸去。李春烨想起身去扶,魏忠贤伸手示意他坐下:“没关系!前一会儿,让斧子砸了一下,流了点血,没事!我们帮不上。”

李春烨看到,皇上左脚拇指包了一团还魂草。弄刀弄斧多了,难免见血。以前,要叫御医陪在一边。李春烨献一道家乡土方:用还魂草止血。皇上一试,发现果然比御医的药还灵,从此在工棚移栽了还魂草,不要御医陪。现在,皇上兴冲冲瘸到已经砍削成形的凤头旁边,双手­操­起大斧,正中狠劈下去,那二尺来高的凤头裂为两半。有只宠猫跟到身边,可能是为皇上喝彩吧,喵地叫唤了两声。皇上则嫌那凤头太不经劈,兴犹未尽,顺手一斧朝那猫劈去。那猫根本未料主人会来这一手,逃之不及,受了腰斩,那利斧还深深地剁在地板上。这一切太突然太可怕了,魏忠贤和李春烨吓得粗气都不敢出,生怕皇上顺手­操­起那大斧朝他们的脑袋劈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