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兵部尚书佚事 > 华月流青天 五(1)

华月流青天 五(1)

努尔哈赤在宁远挨了一炮,身负重伤。更要命的是,此役粉碎了他战无不胜的神话,心受重创。拖了几个月,一命呜呼。为此,袁崇焕竟然派员前往盛京(今辽宁沈阳)吊唁努尔哈赤,并祝贺新汗王即位。消息传到北京,朝野无不傻眼。心急的,破口大骂,立即上疏要求将他拿回来问罪。李春烨也感到不可思议,主动请缨到辽东,了解原委。

宁远城高三丈二,远望而去巍巍峨峨。走近一看,才发现它百孔千疮。袁崇焕回顾几个月前那一战:后金将士大都久经沙场,剽悍异常,死命前冲。一些盾车辗着同伴的尸体,冲到城墙脚下。躲在盾车里面的人趁机凿城,凿出三四个大窟窿。幸好天寒地冻,城墙的夯土冻得跟生铁一样,坏而不坠。现在战役结束了,袁崇焕组织军民修补加固。望着那黑压压一片的筑城者,他得意地对李春烨说:“你知道吗?那些夯城的土,我都浇了饭汤,比石头还硬,他们还想那么容易挖?”

“你怎么知道用饭汤和土?”李春烨问。

“我在邵武时,到你们泰宁过,去看我恩师,到过天成岩、宝盖岩……就是你老家那边学的。”

“对对对,我们那边有的寺庙就是用饭汤浇土,几百年不坏。”

“用来筑城墙,那就真是固若金汤了!”

“既是如此,为何与鞑虏媾和?”

“不媾和又若何?别以为我们赢了一仗就可以忘乎所以!别忘了,除了城墙和大炮,我们没什么优势!何况,王恭厂一炸,火药也续不上。自古以来步兵打不过骑兵,否则我们不会有那么多‘和亲’,把自己的美女拱手送给那些东夷、西戎、北狄之类。我们还是要以守战、备战为主,韬光养晦,等到天时地利人和那一天再决战不迟。”

这倒也是。想当年,突厥大兵压境,内外交困,唐太宗毅然单枪匹马入敌营,与他们讲和,不惜赔款、和亲甚至称臣。这样争取到时间,休养生息,一俟缓过气来,兵强马壮,立即反攻,反败为胜。天启皇上很崇拜唐太宗,该会从他那里受到启发,理解袁崇焕的良苦用心。

接着,袁崇焕带李春烨视察“关宁铁骑”。他的战略换言之是“以辽人守辽土”。他从军粮中挤出十多万石粮食,折成十万两白银,作为屯田经费,吸引辽人返回故里。同时,从这十余万辽民中挑一批身强力壮、能骑善­射­的汉子当骑兵,准备与敌人的骑兵一比高低。李春烨在军马场­干­过,现在看这些骑兵演练看得出门道,不住地颔首。

­操­场边上,有一幢新建的小房子。袁崇焕介绍说:“这是给千岁爷盖的生祠。”

“哦——?”李春烨大感意外。“没想到你也会赶时髦!”

“大家都盖,我一个人不盖,行吗?”袁崇焕憨厚地笑笑。

前几个月,大约是闰六月初吧,浙江巡抚潘汝桢上疏,曰:“东厂魏忠贤,心勤体国,关爱百姓。鉴此,两浙尽管岁遭天灾,还是举百年相沿陋习积弊革除,万象更新,无不途歌巷舞,欣欣相告,感恩戴德,百姓强烈要求为厂臣兴建生祠。”

皇上听魏忠贤转告,自然欣喜。能有这样深受黎民百姓爱戴的宦官,我皇上更可以放心玩自己的木工活了。于是,当即通过魏忠贤下圣旨曰:“据奏,魏忠贤心勤为国,关爱百姓,使两浙连年在抗灾中取得伟大胜利,开创百年历史大好新局面,特准予为厂臣建生祠,以垂不朽,以满足广大民众之愿望。”

皇上还为这个生祠赐额“普德”,任命锦衣卫百户沈沿文等永守祠宇。这个先例一开,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国子监生陆万龄甚至上疏,建议以魏忠贤配孔子,以魏忠贤之父配祀孔子之父,在国子监西侧建魏忠贤生祠。这建议公然也得到一片喝彩。

尽管如此,李春烨还是没想到,这“蛮子”也不甘落后,趋炎附势!李春烨心里掠过一丝反感,小心翼翼说:“前方不比后方,军饷就是将士的­性­命啊!”

“是啊,我也这样想!”袁崇焕说,“可是,毛文龙一直嚷着要建要建……”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