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兵部尚书佚事 > 叠起江南恨 三(1)

叠起江南恨 三(1)

李春烨以静制动,闭门不出。他大都独自呆在书房,安心读些书。不过,他不再读四书五经,而读唐诗宋词。他这才发现,诗词里有一个更为绚灿的世界,令他如痴如醉,相见恨晚。

李春烨知道,门外有很多人在议论他,有些人甚至盼着锦衣卫来捉拿他,当然也有人盼着圣旨来令他官复原职。他都无所谓,横竖不理便是。有些至亲至友体谅他,常上门来坐坐,拉些家常,喝壶热酒,宾主刻意回避敏感话题。江豫、江复兄弟则有所不同,满腔热血,忠君报国,只恨无门,常常带来外面最新传闻,在口头上道义上表达表达也感到酣畅。既然如此,李春烨也欣然。在内心深处,他也渴望得到朝廷的消息,哪怕是传闻也好。如果他们几天不来,他会感到不安。

一日,江豫兄弟说:袁崇焕复出,升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这可是个好消息!朝野重新达成共识:“守辽非袁蛮子不可”。江豫兄弟知道父亲当年举荐袁崇焕的事,引以为自豪,非常关注辽东局势,关注袁崇焕的命运,稍有点动静都要打听一番。李春烨则有着切深的体会,为袁崇焕的去而心忧,为袁崇焕的复出而欣慰,为此与两个后生多­干­了两杯。李春烨喜形于­色­,连声称颂崇祯皇上:“明君!明君!真是个明君!我大明中兴有望了!”

没几日,又听闻袁崇焕对崇祯皇上表示,决心五年,全可复辽。李春烨听了,大惊失­色­:五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五年就可复辽?按你原来的战略,步步为营,每进一步都要一年左右,而越到后头越靠近后金就越难以实施,没个十年八年,谈什么全复?你这老弟啊,才是有,心是忠,就是说话太大大咧咧!平时闲谈也罢,对皇上说话怎么能不留点余地?五年,到时候复不了辽,你拿什么见皇上?你以为皇上还不懂事是吗?心地会慈善是吗?到时候交不出辽东,会要你交出首级的,你没想到吗?李春烨深为不安,思之再三,提笔给袁崇焕写信,祝贺他复出,提醒他对五年复辽的承诺慎重考虑。

深宅大院,幽静得很。忽然,仆人进来禀报说:“老爷,门外有个秀才求见。”

“谁?”李春烨不大想见。

“不知道。”

“那你回话:我身体不适,不便会客。”

李春烨将仆人打发走,静下心来读诗诵词。这两天,他在读李清照,读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他惊异于:一个女子如何把他正体验着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正品味着,那仆人又来打搅他“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这回,送来一张帖:

二白兄如晤:

如无不便,到梅子楼小叙如何?

愚弟:三昧

天啊,“三昧”不是长长的美人景翩翩吗?她怎么又变“愚弟”?她怎么到泰宁了?她怎么不直接到家里来?这样去见她,地道是幽会,一旦传出去,让人说长道短,岂不是雪上加霜?李春烨马上想了一连串问题,急得在书房里团团转。他经受不住景翩翩的诱惑,一个时辰也经受不住,决定当即赴约。种种顾虑,顾而不虑,什么也不顾!

弟恭堂和子孝堂工地一片静悄悄,而对面世德堂却热火朝天,正在撤旧建新。可惜,那些人不是在为李家忙。李春烨一出父义堂的大门,便看到这番景象,不由轻轻叹一声。

尽管日头曚昽,还是有好些老少在屋外晒那毕竟带着暖意的阳光。一见李春烨来,连忙招呼:“叔公,吃了吗?”“伯公,这里坐一会儿!”没人称他的官职。倒不是势利,而是习惯了,乡里乡亲的,称个官衔倒是见外。李春烨亲切地应承着,认出辈分大的,也叔公、伯公之类唤几声。他在人堆里站了站,说是有事出去一下,边说笑边走开。

不远,有三五个小男孩在玩。他们不怕冷,到沟里取冰,放到路上。又从火笼里烤热了小铁钳,拿到冰上切割钻洞,制作各种玩具。他们中最大的,有十来岁,认出李春烨,马上跟伙伴们窃窃私语,突然哄笑起来。有个男孩很调皮,居然脱下裤子,掏出小­鸡­­鸡­冲着李春烨叫道:“没­鸡­­鸡­的!”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