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伯乐出现时他怀有一颗感恩之心,誓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没有来得及回报他便发现伯乐不是把他当千里马,而是把他当阿斗。庸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提拔他是为了驾驭他,甚至是玩弄他。
譬如说机关进干部的事,作为编委主任的他却不知地直机关半年进了七十多人。再譬如财政拨钱,一拨百把万,还不知用在何处,难道让他当一名有名无实的专员?他不是阿斗,是一位有思想有策略的人……
他开始大会小会强调政府职能,把所有局长、县长召集起来,严明纪律——今后凡是请求地委、行署解决的问题,必须事先经专员办公会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行署向地委汇报。
会议刚结束,人事局长把全区机构改革初步方案报上来。他看到报告的开头就起火,责问人事局长办事不讲规矩。
人事局长揉揉眼睛再看报告,没错啦?历来都是这样起草报告:
地委、行署:
……
桂为民指责对方把他的话当成了耳边风。人事局是政府职能部门,怎么跟地委打起报告?要打也得由行署打,还轮不上他们人事局。
人事局长这才明白,对方是想驾空地委。
事后社会上传他不讲感情,说董作为提拔了他而他却翻脸不认人。
司机龚强兵把社会上的传闻讲给他听,他不以为然,说他这个专员不是董家封的,要感恩戴德就感共产党的恩,戴共产党的德,并说他现在努力工作正是在用实际行动来感激共产党……
想到这些,他有了创作的欲望,决定写成一篇论文到报刊上发表。
心动不如行动,他铺开材料纸……
这时,楼上传来乒乓声,不用上去看就知道,是儿子与儿媳在打架。
“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桂为民抄起桌上的电话,让司机龚强兵把车开过来。
他不愿当儿子、儿媳的调和人,儿大不由父,该说的他都说了,可是儿子根本听不进去。过去,儿子既听话,又用情专一,花心是到了南集才有的。
同时,必须承认的是,儿媳盛梅园是个好女孩,不仅聪明贤惠,而且还孝敬老人。
是儿子背叛了她。
盛梅园家庭没有背景,父母都是工人。她的父母从来没有想到要女儿攀龙附凤,当桂海量出现时,她的父母不是惊喜而是反对。
理由是干部子弟要么蛮好,要么蛮坏,桂海量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谁也说不好。如果是后者,那么平常百姓人家奈何不得,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惹官宦人家。
盛梅园听从父母建议,毅然断绝与桂海量往来。怎奈桂海量的火力太猛、缠劲十足,每天开着车跟在盛梅园的ρi股转……
最使盛梅园感动的是,她的父亲得了尿毒症需要换肾,桂海量卖掉了自己的小车,凑足了二十万径直送到医院来。
盛梅园的父亲得救,桂海量也获得了爱情……
不久,桂为民调到了南集。由于老伴是教师不能马上随调,于是家被一分为二:桂海量随父亲到了南集,盛梅园陪婆婆留在原地。
等到假期一家人团圆时,盛梅园这才知道桂海量移情别恋,爱上了一名护士……
桂为民不信,问儿子有没有这回事,儿子不隐瞒,点头称是。他给了儿子一巴掌,问儿子追盛梅园时的热情到什么地方去了。儿子说那个时候爱她而现在不爱她。他说婚姻不是儿戏,即使盛梅园是一堆屎也得吃下去。儿子说那是上一辈人的观点,现代人是跟着感觉走。
他问儿子:“你们都领了结婚证怎么办?”
儿子爽快地说离婚。桂为民说,如果盛梅园不同意怎么办?儿子说那就打官司。说得轻巧,可他丢不起这个人。
儿子说:“我就知道你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我也知道……你就是官迷,怕我离婚影响你的仕途。”
桂为民又给了儿子一巴掌。儿子说他有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脱离父子关系。他勃然大怒,拿起烟灰缸砸向儿子……
他真想不理这个儿子,怎奈他是他唯一的儿子。
楼上的打骂声变成了哭声。
盛梅园要割腕自杀……
桂海量开始还不相信盛梅园会自杀,以为她是在吓唬他,没想到对方动起真格。
桂海量拿起毛巾要给她包扎,盛梅园却不予配合。
哀莫大于心死。
盛梅园在南集没有其他亲人,唯一的亲人又是个负心郎,这叫她如何面对家乡父老?唯有一死了之……
桂为民不能无动于衷,想上楼又止住,他从未进过儿媳的房间……
正在他犹豫的时候,龚强兵来了,桂为民让他上去帮忙。
龚强兵一眼就望见盛梅园手腕上的鲜血,不由分说地抱起盛梅园就往楼下跑。
龚强兵是复员军人,身材高大,力气如牛。
盛梅园在他怀中特别乖巧。
车就停在院子内,龚强兵把盛梅园放在车座上,发动引擎正准备开车。
桂为民从客厅出门,叫他下车。
他问什么事。
桂为民嘱咐他不要透露盛梅园和他家的关系。
龚强兵没吱声只是点头,这种事不用吩咐他也知道该怎么做。
小车一溜烟地消失。
桂为民再也没有心情写材料,瞪着儿子欲言又止。
正在这时,老伴回家了,听说家里出了事,她坚持要去医院,被桂为民制止了。
电话铃响了,是行署接待办杨主任的电话,问他中午陪不陪省委调查组吃饭。
他说陪。放下电话就走。
无事不登三宝殿(1)
礼品备齐还不能出发,想见书记、省长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事先与他们的秘书预约,不然枉跑一趟省城是常有的事。
六
董作为要调走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几乎到了真的地步。
高天泽每天接到这样那样的核实电话不少,多是董作为的朋友打来的。高天泽说没有这个事,对方说无风不起浪,要他提醒董作为不要掉以轻心。他想跟董作为核实,又怕董作为批评他捕风捉影,正在为难时董作为叫他弄几斤茶叶,说要上省城。
高天泽立即打电话到桂花茶场。场长说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晚,气温比往年低几度,新茶出的慢,几百亩茶园只摘了四斤茶叶……县长拿走一斤,只剩下三斤。
正好够用!高天泽心想:书记、省长、人大主任各一斤。
董作为批评他不该自己瞧不起自己。他一头雾水,不明白领导的意思。
董作为问:“秘书及其他人不配喝茶?”
高天泽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董书记的意思是还要给领导的秘书、司机、警卫员一人搞一点。这些人跟领导鞍前马后也够辛苦的,不说跟领导平起平坐,也应该意思意思。
减半,他们一个人半斤别的茶叶,加上领导的三斤,一共四斤半。
礼品备齐还不能出发,想见书记、省长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事先与他们的秘书预约,不然枉跑一趟省城是常有的事。
董作为经常交代高天泽,要主动同省长、书记的秘书搞好关系,要他跟司机小丁学习,说小丁就会搞关系,与省长、书记的司机是铁杆子。
高天泽曾想讨教几招,可小丁卖关子不说。其实他知道,无非就是带这些哥们去舞厅泡小姐。这个办法对司机管用,对秘书不见得奏效。
小丁把小车开到省委大院。
董作为和高天泽下车。走近大门,高天泽向武警战士亮明身份后,放行。
邓中康在办公室等他。
董作为进去后,高天泽就留在秘书办公室。石秘书给邓中康当了五年秘书,是邓中康在西北当省长时的秘书。
秘书是各为其主,主人关系好秘书之间来往就亲切。
邓中康不喜欢董作为已是公开的秘密,原因并不全是因为他是前任省委书记的人,而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邓中康身边有不少人总爱议论董作为,说他是全省地市州委书记中能力水平最差的一个,加之南集地区是全省最落后的地区,一直引起不了省委的重视。
董作为知道邓中康不喜欢他,想改善关系,努力过多次,怎奈邓中康对他依然不感冒。他俩在一起谈话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谈完工作之后就无话可讲。
其实最能交流感情的,是工作之外的话题,如家庭、爱好、对国际国内大事的评价等都是最好的话题,怎奈话不投机半句多。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高天泽跟石秘书的聊天也很吃力,客套过后便出现冷场。高天泽想活跃气氛,于是故意扯一些闲话,怎奈对方不接招。没办法,高天泽把茶叶交给石秘书后便回到车上等候。
他的ρi股还没有坐热,董作为就上了车。人还没有坐稳他就催小丁快走。他说这种地方是是非之地,其他省委领导见你找书记不找他会有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偷偷地来偷偷地走……
高天泽不明白,地委书记找省委书记是最正常不过的事,用不着偷偷摸摸像是做小偷一样的怕被人发现呀?
董作为上车后很高兴,话立即多起来。他有个习惯,人高兴话就多,不高兴就闷在车里扎葫芦。
邓中康刚才明确地告诉他,继续留在南集当书记。
无事不登三宝殿(2)
任务完成、目的达到,董作为轻松一大截,接下来,便是应付。
在江山仁办公室,董作为没有说其他话,只申明特意来看省长,顺便请省长品尝南集新茶。
江山仁说他小气,每次送礼就是茶叶,难道南集再也没有其他好东西。
他知道领导是在间接批评他。
南集这几年工业没有上新项目,农业产品又单一,还是个典型的农业地区。按常理讲,工业落后农业应该胜人一筹,可南集却是一样落后……
董作为把重头戏放在后头。
每次到省城,最后一站就是王嘉驹家。来的多了,王嘉驹的保姆、公务员及亲戚都跟他很熟,彼此间也很随便。
“怎么样老董?”王嘉驹总爱这样称呼他。
董作为在王嘉驹印象中,是个老实人,是一名老实的农村基层干部。
二十年前他们就很熟,王嘉驹到董作为任职的县搞调查研究,董作为代表县委陪同王嘉驹在农村调查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