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的回扣。董家将工程转手给建筑队,由建筑队按工程造价的10%~15%给他中介费,大约有一百万。钱不多,但却是纯收入。建筑市场就是这么怪,能搞到工程的不搞建筑,搞建筑的搞不到工程,唯有这两种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任务。[雨林木风1]
华楚天想说不要回扣,又怕引起董家猜疑。这年头,不贪的人不多,不同流合污的人就不是同路人,也就不能合作;生意人宁可少赚也要把大家的利益捆在一起。
董家前脚走,桂为民的电话后脚打进。
华楚天不敢实言相告,他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乃至生命押在尚没有明显优势的桂为民身上。他只说:“快好了,再给我一点时间。”
桂为民知道他在耍滑头,于是把话挑明——现在不配合,以后就没有机会配合。
华楚天意识到这句话的分量,如果在关键时刻不能帮桂为民关键的大忙,那日后肯定当不上关键人物。
他决定赌一把。
不行,还得去省城打听打听董作为的政治寿命,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想看书来
来的都是客(1)
如果等大家都意识过来,都搞房地产开发,那就没有钱可赚了。只有先知先觉的人才能赚到钱。做生意跟搞政治一样,谁敏感谁就能抓住机会,就能乘势而上。
十三
清早,高天泽接到电话,潘露霞要来南集。
只要到南集她都要给高天泽打电话,告诉他来了几个人,要几间房,需要见哪些人。次数多了高天泽也就摸清了她的套路,那就是她把南集当成她的接待站或者中转站,只要来客就往南集带,由南集管吃、管住、管玩,她自己不掏一分钱还要带走一份土特产。
高天泽打心眼里讨厌这个女人。讨厌的原因是她不注意形象,打着董书记的旗号发号施令,甚至到了喧宾夺主的地步——住,要最好的房间,一般是总统套间;吃,由自己点菜,没有这个品种她不管,得开车去省城购买;玩,要跳舞、要洗桑拿。宾馆服务员烦死她,负责接待的干部也讨厌她……一趟下来,少则上千,多则上万。
接待部门对她有意见不敢跟董作为讲,只得跟高天泽说。只要是潘露霞到南集,宾馆经理总是问:“高秘书,潘总又要开通国际长途怎么办?”
“不开。”高天泽态度鲜明。
她有手机不用,即使要用也是长话短说,可是打起座机来是天南海北,不花掉两三千元的话费不松手。
“如果她向董书记告状我们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经理露出担忧。
高天泽说:“你叫她找我。”
对待这种人在礼节上一定要过得去,不能让书记为难。但是对她的苛刻要求不能满足,这样做也是替书记负责。
潘露霞爱告状,一丁点儿不如意就先训人后告状。当董作为批评对方时,她站在一旁沾沾自喜,外加添油加醋。
这次她来南集不用说也是玩。
“高秘书呀,我到了,你到宾馆等我。”潘露霞在路上给高天泽打电话。如果高天泽不在宾馆等她,宾馆的人见到她都装着不认识,让她坐冷板凳。她怕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每次都是人未到声先到。
高天泽正随董作为在会议室开会,接到电话后走到董作为座位旁,把潘露霞要来南集的消息向董作为作了报告。
董作为点头后高天泽退出会场。
潘露霞带来一支庞大的代表团,共十二人,还有两位澳门老板。
高天泽与这支老板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并告之董书记散会后就来与大家见面。
安排妥当后,高天泽逐个房间客套几句,并交换名片。最后来到潘露霞房间,问她此行有没有重大任务。
“有,当然有,我这次准备在南集投资……搞房地产开发,为家乡父老做一份贡献。”每次她来总是这么几句,也装模作样地与人洽谈过项目,可惜就是人走项目空。
那些洽谈伙伴还寄予希望,经常打电话找高天泽询问潘总的投资。
哪来的钱投资?还不是借助别人抬高自己。人家看中她和董作为的关系,这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没想到这次来是真投资。
“高秘书,叫总台把长途开通。”她的毛病又犯了。
“好,我下去办。”高天泽告辞。
不一会儿高天泽就上楼来,说微机出了故障,已经修了两天还没有修好,正在找人维修,修好后立即开通。
她信了。
潘露霞喜欢高天泽叫她大姐,这样显得亲热些。高天泽刚开始叫不习惯,可董作为也说这样称呼好,他就慢慢学会了。
中餐由董作为设宴招待。一个大圆桌,可以坐十八个人。董作为高兴,谈笑风生。每次潘露霞来南集他都是这样,何况这次还带来了两个澳门老板。
来的都是客(2)
下午董作为陪同潘露霞一行在南集附近几个旅游景点转了一圈。客人登上南集顶峰,鸟瞰整座山城,感叹南集山清水秀,是个休闲旅游胜地。
晚饭后潘露霞同董作为单独谈了两个小时。约莫九点,董作为称有事要先走,把高天泽留下来照顾他们一行。
潘露霞找到高天泽,要他办两件事:一是找人,把财政局长熊世昆找来,她要跟他谈房地产开发事宜;二还是找人,找几名小姐来。
生意人都喜欢玩女人,称这是一味补药,一味“采阴补阳”的补药。
第一件事高天泽可以立即办到,第二件事却无能为力。即使能办到也不能办,他不能拉皮条。
他把这个意见告诉潘露霞。
“那好,你先把熊世昆找来,找小姐的事由他们自行解决,你就不要管了。”潘露霞作了让步。
熊世昆听说高秘书找他,以为董书记有重要事,屁大的工夫就到了。
高天泽给他引见潘露霞。
熊世昆喜欢同女人打交道,更何况潘露霞是董书记的朋友,还兼有一股贵夫人气质。
与男人打交道潘露霞有一套办法,就是先勾住你的魂,再让你失魂落魄,最后让你尽兴但不能满足。
论长相,潘露霞只能算一般,但那种气质,足以打倒对方。
潘露霞的年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十岁,只有二十七八的样子。为了永葆青春,她十分舍得花钱。面相是女人的资本,是重点保护对象……她与丈夫离婚数年一直单身,一个十二岁的男孩随丈夫过日子。她成了一个自由人,身边却从不缺男人……
生意场上的男人都喜欢女人,而她也是一样,喜欢男人。她说,经常换男人可以使人年轻。不过这不是她原创,是一名女星永葆青春的秘诀。很多人知道这个秘诀,但是有条件实现的人并不多。
房地产开发在南集这个地方还没有人搞过。
南集在全省属落后地区,流动人口不多,干部职工住房依赖单位建房。虽然住房制度改革已有数年,但是商品房意识不浓。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潘露霞才决定在南集搞房地产开发。这个项目前途肯定看好,如果等大家都意识过来,都搞房地产开发,那就没有钱可赚了。只有先知先觉的人才能赚到钱。做生意跟搞政治一样,谁敏感谁就能抓住机会,就能乘势而上。
可惜潘露霞资金不雄厚。这几年做了不少生意,但都是小打小闹,赚的钱不多。做房地产连片开发没有相当实力不行,除了借助澳门人外,她还要借助董作为这层关系,想动用南集地直房改资金,美其名曰合伙开发,利益共享。
熊世昆感到为难,房改资金是专项资金,虽然由财政管理,但是财政局长无权动用,要动用必须经专员同意。想到专员他想起了桂为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他连见对方都不敢,哪还敢向他开口动用房改资金?既然这样,熊世昆完全可以一口拒绝,但是他不敢。一来潘露霞是董作为的朋友,伤了潘露霞的面子等于伤害了董书记;二来潘露霞向他频传秋波,搅得他心旌动摇,就此作罢于心不忍。他回复说,要等他回去与房改资金管理中心主任商量才能定。
“那好,不谈这事,咱们下去跳舞。”潘露霞打了一个请的手势。
熊世昆长得像草包,可是舞跳不赖,舞路娴熟,一看就是舞林高手。
可潘露霞还要胜他一筹,毕竟她见的世面比他多。
曲终人散。
熊世昆不想一走了之,便邀她宵夜。
她欣然同意,却不敢吃,怕长胖。熊世昆不在乎胖不胖,只在乎高兴。几杯啤酒下肚,他的话多起来。书包 网 想看书来
来的都是客(3)
喝完后潘露霞开着车带他去兜风。
夜色很美,晚风习习。两人忘记了是在郊外,便把车当床亲热起来。
车窗似被人击拍。不好,遇上歹人。潘露霞第一反应就是逃生,她发动引擎,怎奈车子开不动。车的前后轮堵满了石头。
“怎么办?”熊世昆只知着急,却想不出办法。
车外有人喊话:“快开门,我们是派出所的,不然就砸玻璃。”
听说是派出所,潘露霞来胆了。在南集这个地方,她有董作为,她怕谁?只要不是歹徒就好办。
正要开车门,突然想到与高天泽通个电话,让他当救兵。
高天泽接完电话后看了一眼手表,已是凌晨三点……他穿上衣裤兀直去了派出所。
潘露霞把车门打开,问对方想干什么。
反客为主的问答是想镇住对方。
“干什么……我正要问你……你们在干什么?”为首的一个开了腔,“我们是派出所的,现在怀疑你们的行为不轨,跟我们去一趟派出所。”
熊世昆坐在车内不敢出声,他怕车外的人知道他的身份。
担心是多余的,三个人都是派出所的联防队员,也就是临时工,根本就不认识他是财政局长。
“请把你们的证件给我看一看。”潘露霞见过大世面,这种场合尚能应付自如。她只怕黑道,不怕红道。
联防队员都是临时工,哪来的证件?一般情况下,联防队员也是不能单独执行任务的,必须有正式的干警牵头才可以。这次他们盯上潘露霞纯属偶然。
潘露霞和熊世昆在宵夜时他们正好在隔壁夜摊喝酒,见潘露霞和熊世昆两人年龄相殊而又亲热,知道“来菜”。来菜是指有油水可捞。派出所有规定,抓到嫖娼卖淫可按罚款25%奖给个人。认定他俩是奸夫*,又见潘露霞开的是外地牌照车,且是高档车,三个人更加来劲。因为外地人好宰,高档车说明此人有钱,狠狠罚一笔分成收入可观。于是三个人租了一辆三轮摩托尾随,果不出所料,两人没有进宾馆而是去了宾馆后的背山林。不干那个事才怪?守伏约半个小时后,所发生之事果真如此。
“要看证件可以,到派出所给你看。”为首的一个把手一挥,其余两个也上了车。
潘露霞发动引擎。
到了泉石路派出所,潘露霞紧绷的弦终于松开,而熊世昆却更加紧张。
高天泽正在派出所等她。
三名联防队员押着“战利品”喜气洋洋地进门,人刚落屋就遭所长一顿臭骂,等他们清醒过来,人、车已经远去。
熊世昆虚惊一场。
潘露霞开玩笑,说他们前世有缘。
十四
天刚亮,高天泽电话就响了,是董书记家的号码,难道又是上访户“闹堂”?
院内、院外很平静,没有见到外人,高天泽这才放心。
三儿开门让他进屋。
他问三儿有没有事。三儿说不知道,是琴姨让她打的电话。
田淑琴见到他递给他一张纸条,要他上医院按照这副方子抓药,说老董的高血压又犯了。
董作为犯高血压多年,但他不在乎,认为这是富贵病,饮食注意一点就行了。可是一直注意不下来,好吃的照样吃。他说,这也讲究那也讲究,做人活受罪……
医生对田淑琴讲,高血压很危险,死亡率高。吓得田淑琴不敢马虎,督促董作为每天服药。几个疗程下来,血压还是居高不下。不用说,高天泽手中的这张方子一定又是什么高人开的秘方。
猜测准确,手中这张方子是一个和尚所开。这位和尚是南集霞光寺的方丈,昨晚他来董书记家要钱维修大雄宝殿。田淑琴对和尚、道士、风水先生之类的人最为尊重,认为他们都是世外高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来的都是客(4)
高天泽拿着方子来到医院。
得换一张医生处方!
坐班医生见到方子问高天泽治什么病,高天泽让医生断定,医生猜不出。高天泽说出缘由,医生皱眉道:“乱弹琴,这怎么能治高血压?”
医生不愿照葫芦画瓢。
不按照田淑琴的意见办事他就不好交差,好在田淑琴不识中草药。既然都是为了董书记着想,高天泽自作主张用上医生开的方子抓药。
见时间还早,高天泽决定到妹妹工作的地方看一看。
没见到妹妹,他便到医生办公室询问。
三名女医生盯着他互递眼色。其中一名眉清目秀的医生问他找高天亮有什么事。
高天泽说高天亮是他妹妹。
“噢,怪不得面熟,电视上见过。”眉清目秀的医生说。
医院的人都知道高天亮的哥哥给地委书记当秘书。由于常跟在书记左右,电视里也就难免有他的镜头,并且给观众印象深刻,因为一群老年人中间唯有他一名年轻人。
高天泽借机问妹妹在医院的表现。
回答是嘴甜、待人热情……
高天泽满意地点头。虽然妹妹从小失去父爱,但是全家人都宠着她,长大后仍然是孩子性格。
高天泽正要告辞,却听到妹妹的声音。
原来是那个眉清目秀的医生喊她过来的。
见到哥哥,高天亮问:“你怎么来了?”
高天泽正想调侃,却发现她身后跟着一个男人。好像见过……
他突然想起,是桂为民的儿子——桂海量!难道妹妹谈的男朋友就是他?
“亮亮,他是你男朋友?”高天泽指着桂海量问。
妹妹点头。
高天泽很失望,却没有流露出来,只嘱咐妹妹中午别忘了回家吃饭。说完转身就走。
十五
从不回家吃中饭的高天泽今天破例回家了。
妹妹已把饭菜捧上桌。
为了不影响食欲,高天泽闭口不谈桂海量。
午餐结束后高天泽问:“跟桂海量认识多长时间了?”
“半年多。”高天亮回答。
“了解他吗?”高天泽问。
“他本人我了解,本人以外的事我不知道。”高天亮说。
“为什么不问我?”高天泽说。
高天亮说不想了解那么多,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与其他人无关。
高天泽说:“真的那么简单?”
高天亮意识到哥哥在步步逼近,大有审问她的意思。她不满,拒绝回答。
“他结婚了,并且还没有离婚,你知道吗?”高天泽本不想把这个真实情况告诉妹妹,可是妹妹执迷不悟。
“什么,他结婚了?”高天亮这才惊愕起来。“不可能!”
高天泽真是恨铁不成钢,说:“哥哥还能骗你不成!”
高天亮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她要去找桂海量算账,被高天泽拉住。
高天亮呆呆地靠在沙发上一言不发。这可是她的初恋,可是自己却是如此一塌糊涂。
“亮亮,听哥哥的话,与此人断绝往来,从头开始……你看哥哥不是很有毅力。”高天泽说。
“哥!”高天亮哭起来。
高天泽说:“追求纯真的爱情无可非议,但一定要多一个心眼……认识一个人不容易。谈朋友跟读书一样,对一个人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朦朦胧胧似云似雾看似浪漫,其结果是得分不及格。[雨林木风2]”
“哥,我知道。”高天亮说。
电话铃响,是桂海量打来的,他要解释。高天泽想知道妹妹的态度,便把话筒递给她。
“你这个骗子,我跟你没有话说!”高天亮说完把电话压上。
高天泽很满意。就应该这样,不能让对方心存幻想,要让他死了心。 想看书来
来的都是客(5)
铃声又响。
这一次高天泽自己接,还是桂海量,他在电话里请桂海量自重。
桂海量要他把电筒给高天亮,说他马上与盛梅园离婚。
“那是你的自由。”高天泽不愿听,挂断了电话。
铃声再次响起,兄妹俩谁也不接。
电话仍然响个不停。
高天亮拿起话筒就骂:“你这个死不要脸的东西。”
“骂谁?”对方是女人的声音。
“茜姐!是你。”高天亮打自己的嘴巴,“对不起,我还以为是……好,我让哥哥听电话。”
高天泽看了时钟,在美国这时正值深夜一点多钟。
“怎么啦?还没有睡!”高天泽问。
夏茜说想他,睡不着。他说这个办法好,可是他就不能办到。因为他的电话没有国际电话功能,就是有也打不起。而她打国际长途比他打市话都要便宜。
问好过后是沉默。已经有五年没有见面,除了问候不知该说什么好……
过了一阵后她说:“我好孤独,你还是过来陪我吧……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是想家,想父母,想你。”
他说好办,那就结婚。她问他是不是遇到不顺心事。他说没有。她问:“那你为什么想到结婚?”
他说,只有和她在一起才快乐……昔日欢乐的时光又浮在眼前。
十六
桂海量闷在家中睡觉,却怎么也睡不着。
新家具格外刺眼,是父母为他和盛梅园准备的结婚礼物。结婚照挂在醒目位置,照片中的男女亲热得叫人生厌,满屋的摆设都在告诉他——你已经结婚了。
他愤然起床,把结婚照砸得个粉碎。
母亲感到莫名其妙,问他怎么回事。
他叫母亲把盛梅园给他叫回来。
盛梅园回来了。
见到地上的玻璃碎片,盛梅园比他更气……既然你砸得了结婚照,那我就砸得了电视机……
“砰”的一声巨响,满屋就像发地震一样振动。
儿子媳妇都跑了,留下母亲收拾残局。
桂海量跑到医院。
高天亮避而不见。
他就在妇产科等她,等她出现。
高天亮向主任请假,跑回老家躲他。
桂海量连续几天待在医院……
见他痴情不改,护士长把高天亮的行踪告诉了他。
桂海量找上门。高妈觉得他可怜,劝女儿见上一面。
高天亮坚决不从。
高天明对桂海量说:“你跟我妹妹谈对象,又跟别的女孩领结婚证……叫我们如何做妹妹的工作?”
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说:“我离婚。”
高天亮却没有这层意思。
高天明问他为什么要离婚,是不是人家不好。他也说不清。盛梅园没什么不好不对,可是自从他爱上高天亮后他就对她看不惯看不顺眼。多情人往往就是薄情人。论年龄长相,两个女孩不分上下。盛梅园成熟些,性格犟些;高天亮是长不大的性格,快乐永远挂在脸上……桂海量这样的官宦人家子弟,吃喝不愁,追求的就是浪漫。高天亮这种性格正好对他的路子。
临别时桂海量让高天明给高天亮带话,说他不办好离婚手续不来找她。
有他这句话,高天亮放心地回到医院上班。
十七
高天亮见哥哥来医院,以为又是来调查她。高天泽说他才没有这个闲心,他要找医生。高天亮问他是不是看中了白医生。他说他是来预订床位的。
大清早,高天泽就接到董作为的大儿子董国的电话,叫他在地区医院预订一张病床,廖道芳要生产了。董国怕县医院设备条件差,担心妻子引产多了出问题。
床位刚订好,董国的小车就到了。
高天泽问董国,要不要通知他妈妈。
董国犹豫了一会儿,说还是不通知好,但是得有人照顾。
高天泽说:“我妹妹高天亮在这里上班,你有什么事你就找她好了……吃饭的事,我让三儿给你们送。”
“不用了。”董国说他有办法。原来他岳母也跟着来了。
“不好了,产妇大出血!”
是廖道芳。几名医生全部到产房。不一会儿廖道芳被推进手术室。
董国及岳母站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
高天泽决定把这个消息告诉田阿姨。走出妇产科大门,他拨通了董作为家的电话。三儿马上把田淑琴喊来接电话。
“喂,小高吗?什么……什么事……知道了。”放下电话田淑琴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生个伢有什么稀奇?”
高天泽陪同董国守在手术室外。
手术室门打开,出来一名医生,问:“谁是家属,跟我来!”
董国随医生到办公室。“你爱人大出血很危险,这是病危通知书,请你签字;这是输血的单子,请你交钱。”
董国搞懵了,想问个究竟,医生没有时间解释,催他签字。
高天泽安慰董国没事。
董国坐在医生办公室,傻了眼。
高天泽拿着输血缴费单去住院结账部办理手续。
病情危急。高天泽告诉田淑琴,希望她来一趟。
田淑琴一口回绝。
高天泽想打电话告诉董作为,但觉得不妥——媳妇生伢,告诉公公不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边的人等得好心急……突然听到婴儿啼哭声,接着是高天亮的报喜声:“哥,生了,生了一个男婴,五斤二两。”
“大人怎么样?”董国问。
“呣子平安。”高天亮说。
董国长长松了一口气。突然想到是男孩,便有了底气。他把电话拨通:“妈!生了个男孩!”
“哎,男孩……”田淑琴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不一会儿工夫,田淑琴就来到了医院,她拉住亲家的手:“恭喜您当上了姥姥。”
一家欢乐一家愁(1)
对待干部不要求十全十美,能力差一点不要紧,勤能补拙;如果老实人还不知道勤奋,不能做到笨鸟先飞,其结果是——掉队。
十八
桂为民再也坐等不住了,必须去省委状告董作为。
石秘书告诉他,邓书记很忙,改日再见。
桂为民说有急事,不会耽误邓书记很长时间,并再三强调,人已到了省城,来一趟不容易,请石秘书网开一面,给一次机会。
石秘书把情况向邓书记作了汇报。
的确很忙,中央领导马上要来视察,得准备——安排视察路线和省委、省政府向领导的汇报材料。
既然来了就见上一面。
桂为民忐忑不安地走进书记办公室。
“邓书记,对不起,打乱了您的计划。”桂为民说。
“来之前怎么不联系?”邓中康问。
“情况紧急,不得不先来后报。”桂为民准备说先斩后奏,但又觉得不妥,才改口。
“什么紧急事?”邓中康问。可以猜出几分,无非是说董作为的坏话。
党政一把手能团结的不多,但明显不团结的还没有。专员一般不找省委书记,找书记就是班子团结问题。
“董作为越来越不像话。”桂为民说。
邓中康打开笔记本,开始在上面记录。
桂为民列出董作为三点问题:第一,擅自动用房改资金,给私营老板搞房地产开发;第二,其儿子在其老婆的支持下,垄断建筑市场;第三,作风有问题,表现在:一是工作作风浅薄,不干实事,专干一些玩物丧志的事,如为迎合省人大王主任到处收集根雕盆景;二是男女作风有问题,与一名女老板有染。还在家中养了一名女按摩师,每晚给其按摩。
点明这些,桂为民又逐条进行解释。
邓中康边听边记录边思考——如属实,这就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桂为民知道邓书记与王主任不和,所以故意把王主任也扯上。
关于动用房改专项资金的事,桂为民还是昨晚才知道的。他收到一封署名“财漏”的信,信上检举熊世昆将两百万房改资金打到盛丰公司账上。他马上打电话叫来分管财贸的副专员刘祠更。桂为民问他知不知道此事。老刘说知道,是他同意的。气得桂为民火冒三丈,质问他谁给的权力。刘祠更一点都不紧张,也没把他放在眼里,同样竖起眉毛说:“董书记让我办的。”
呛得桂为民无话可讲。
潘露霞想动用房改资金,熊世昆担当不起责任,两个人合谋请董作为发话。董作为知道自己Сhā手政府工作不妥,如果让桂为民来操办最好,但是桂为民肯定不办,于是三个人合计,让刘祠更来办。
刘祠更今年五十五左右,干不了几天就要退休了,平时他对桂为民颇有微词。桂为民当上专员后收了他的财政支出权,三万元以下的拨款他才有权签字。他分管十几年财贸工作,过去是财政一支笔,如今只有三万元权力。人越来越老,官老不长进,权力越来越小,他当然心里不舒服,总想找个机会向桂为民挑战一次。董作为找他无疑是给了他一次机会,并且有书记挑担他怕谁。他办了,有熊世昆配合办得干净利索。
桂为民拿刘祠更没有办法,但拿熊世昆有办法。他叫来熊世昆,劈天盖地地一顿训斥……气总算出完,没想到熊世昆狗仗人势顶起牛来:“找我出气有什么用,有本事找董书记去!”
桂为民还想发火,熊世昆没等他张口先发制人:“告诉你,不要以为我老实好欺,狗逼急了还要咬人呢!”
桂为民越想越气,想到自己这个专员当得真窝囊。一刻都不能等了,必须马上去省委告状。动身时,他想到华楚天手里还有材料,于是打电话叫华楚天过来一趟。
一家欢乐一家愁(2)
华楚天知道这次又是要录音带,他准备好了,拿出一盘经过加工后的录音带。要想从这盘录音带中找出问题,基本办不到,但不这样办不行,既要交差又不能得罪人,既满足了桂为民又不得罪董作为,还能保全自己。
华楚天比兔子还精,几天前他去省委办公厅,在同学那里得知省委主要领导对董作为印象不好,但是董作为有老书记撑腰还动不了。老书记在省委还有市场,省委常委中除了几名书记、副书记是外地调来外,其他常委都是老书记的旧部下,对老书记的话不说言听计从,也是不敢马虎。动董作为还有一定难度。
桂为民亲自听了录音,听不出名堂。
华楚天解释,说是电话录音机磁头出了毛病,实在不行他本人可以“出庭作证”……
有了华楚天的承诺,桂为民也敢在邓中康面前拍胸保证。
邓中康问,省委调查组没有查出来问题是怎么回事?
桂为民把华楚天侦察到的情况作了汇报,建议只要把董作为调走,检举揭发的人就没有顾虑,董作为的问题就会显山露水。
“你能保证?”邓中康问。
“我敢拿党性担保!”桂为民说。敢于拍胸是桂为民的一大优点。
桂为民走后邓中康着实为南集担忧。
这几年南集发展缓慢,经济总量、经济块头增长不大,一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如人家一个县,财政收入不够吃饭,长此下去南集将会影响全省均衡发展,要拖全省的后腿……
董作为是个老实人,大家都是这样反映,他也感觉得出来。但是老实人不能办结巴事,老实人办老实事还是可以的;老实人丢掉了老实为人,那就失去了唯一的优点——诚实。对待干部不要求十全十美,能力差一点不要紧,勤能补拙;如果老实人还不知道勤奋,不能做到笨鸟先飞,其结果是——掉队。
邓中康又想起桂为民,此人是个将才而不是帅才,聪明又能干,有魄力也有闯劲,但就是缺少冷静、缺少思考。不过南集这个地方让他这种人闯一闯说不定也会上去。
正在思考,电话铃响,是省长江山仁的电话。江省长已把向中央领导的汇报材料打印出来,请邓中康修改。
邓中康请他来一趟。
省委和省政府分两处办公,好在办公楼相隔不远。
一杯茶的工夫江省长就到了。
“书记,你找我来一定有大事要研究!”江山仁笑哈哈地讲。
两人合作很好,堪称两个一把手合作的典范。邓中康时常在地市州委书记会议上讲:“党政一把手的团结,关键在党委一把手。书记的姿态要高点,要主动支持关心政府工作,不要老认为自己是班长,是党委书记,任何事不与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商量,自作主张,这样不好……如果都能做到我和江省长这样团结,那么我们省委、省政府就满意了。”
邓中康说:“还不是南集董作为的事,这次我的决心已定……”
“可以。刚才见到桂为民同志……董作为同志不能再留在南集。”江山仁附和道。
“关于董作为同志的安排不久前我接到一位老领导的电话,说董作为想当省政协副主席兼*部长。目前这个位置已经有人,等年底人大政协换届选举再考虑。暂时让他先当常务副部长……南集书记让桂为民同志担任。这个同志优缺点都很明显,目前只有他最合适。再调一个专员到南集,人选未定,找你来也是商量这个事。”邓中康说。
大盘已定,但是没有全权包揽。专员这个位置让省长拿主意最合适不过。虽然干部是由书记拿盘子,但是全权包揽不利于调动省长的积极性,从团结出发,从工作出发,还是由省长来定专员人选合适。
一家欢乐一家愁(3)
“我看让省政府副秘书长林汉水去合适。这个同志是博士毕业,专家型人才,性格温和,跟桂为民急躁性格正好互补。”江山仁似乎早有准备。
“那就这样定了,下午召开书记办公会。”邓中康喊来石秘书,“你把下午书记办公会通知下去。”
十九
书记办公会只是个过场。书记、省长都同意了,其他两名副书记没有异议。这个会议本身没有多大作用,但必须要开这个会,既然有这个层次,就得有这个程序。书记办公会意见很快一致,但是还必须经省委常委会议通过。
晚上的常委会议没有书记会议那么顺利。四位书记和组织部长投了赞成票,还有六位常委投了反对票。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