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海湾战争 > 9 月9 日,布什和戈尔已乔夫达成了协议。戈尔巴乔夫用说服美国总统

9 月9 日,布什和戈尔已乔夫达成了协议。戈尔巴乔夫用说服美国总统

相信苏联在军事上不支持伊拉克,换取了与伊拉克保持联系和接触的绿灯。

他随后责成其亲密助手埃夫格尼·普里马科夫负责伊拉克问题。作为交换,

戈尔巴乔夫同意布会继续准备战争。联合声明重申希望和平解决这次危机,

但是,“如果正在进行的所有外交活动都失败的话,我们准备根据联合国宪

章来考虑采取其他行动”。

美国报纸盛赞赫尔辛基会谈结果,并称“美苏双方团结一致的意义超过

了存在的分歧”。《华盛顿邮报》说,赫尔辛基会晤很明显地加强了要萨达

姆遵守联合国决议的压力;任何一个地区的无赖都没有感受过像这次这样超

级大国一致程度的分量。这家报纸社论说,两国领导人之间也有一些分歧。

但是,布什尽量不去提戈尔巴乔夫没有迅速从伊拉克撤出苏军事顾问的态

度。

《纽约时报》强调说,人们不应当过分强调美苏之间的分歧,“有人可

能情不自禁地大肆宣传这些分歧,但是,这些分歧同两国领导人现在已达到

的了不起的境地是无法相比的”。它说:“从1945 年以来,美国和苏联在一

个地区争端中从来没有这样接近过。从冷战初期以来,美国任何一届总统都

没有表示过要向苏联提供经济援助。”

《华盛顿时报》说,萨达姆想在超级大国间打进楔子和动摇反对伊拉克

侵略科威特的国际战线的好梦,昨天已基本上破灭了。即使从过去一年美苏

在一些争端问题上采取的合作态度来看,这次两国领导人就一个美苏的利益

经常发生冲突的地区采取共同立场也是很了不起的。

虽然美苏共同施加压力,但是萨达姆·侯赛因屈服了吗?戈尔已乔夫的

特使埃夫格尼·普里马科夫同他会见过好几次。在10 月份,对伊拉克人的不

妥协态度感到既吃惊又恼火的这位苏联人,抛弃了他在此之前一直使用的外

交语言,说:“总统先生,如果您仍坚持您的立场,美国人就要与您开战,

我们也就不再为阻止战争而努力了。”

“我知道。”萨达姆·侯赛因以一种不大在乎的口气回答说。

“而您将战败!”普里马科夫反驳说。

萨达姆·侯赛因长时间看着他,然后平静地回答:“也许。”

在以后的一系列行动中,苏联基本上都支持美国,投票赞成联合国安理

会关于制裁伊拉克的全部12 项决议,包括可以对伊拉克动武的第六七八号决

议。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开战后,戈尔巴乔夫在当天发表的声

明中再次强烈谴责伊拉克,认为“这一悲剧­性­事件是伊拉克领导者拒绝执行

国际社会要其从科威特撤军的要求挑起的”。1 月18 日,他在同法国总统密

特朗的电话交谈中说:“因为萨达姆拒绝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所以必须

采取这种方法(即开战)来制止侵略和挑衅­性­地践踏国际法的行径。”他在

打给布什的电话中也重申“信守国际团结”。苏联新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1

月26 日至29 日在华盛顿同贝克重申,苏联“同意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必须

继续作为国际社会的目标”。

前苏联政府所以迅速加入反伊联盟,一是因为伊拉克的行动本身应受到

谴责,但更主要的是,苏联认为伊拉克的行动可能破坏戈尔巴乔夫“新思维

外交”的成果。苏联前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说:“侵略科威特就是破坏新思维

政策给国际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如果无视科威特的悲剧,就意味着默

认应保持先前的秩序,容忍强者欺负弱者,就意味着我们(苏联)前些年追

求的一切付之东流。”这里主要指的是要尽力维持和加深刚刚建立起来的美

苏“伙伴关系”。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执政以来推行的“新思维外交”的

核心,就是开展以苏美为中心的对外政策,通过一系列努力和重大让步,终

于“结束了冷战”,使苏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竞争,从竞争走向伙伴关系”,

“不再互为敌人”。苏联认为,海湾危机是对美苏新关系的“第一次严峻考

验”。因此,苏联从一开始就采取不偏袒“老朋友”伊拉克的“公正立场”。

这不仅是为了不失去美国和西方的信任,不使苏美关系因处理海湾危机上的

分歧而发生逆转,而且还指望经过第一次考验来证明苏联继续推行“新思维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