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倾斜牧民乃是易衡故意为之,本就是走着怀柔政策,相反对于其他的百姓来讲,渠国依然是重典治国,两者一对比,足以让牧民感激涕零,特别是草原上的小氏族和小部落,易衡的政策仍然是一视同仁,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易衡非常的清楚,底层的基数永远最大,只要善待底层的人民,自然能获得民心和威望,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政策的推广以及政权的稳固。
对下怀柔,对上重典,这是易衡采用的策略,严格要求士大夫阶级,这也是为何易衡对于名门望族、王公大臣、贵胄子弟如此严厉,不允许犯一点错误,一旦有人违背律法,马上就是雷霆之势,从严从重处罚。
渠国正在快速地恢复元气,云泽、筱风两郡的劳役极重,郡县压力极大,易衡心知肚明,已经派遣了大量的军士前往两郡帮助建设,褚良提议可以采用类似于屯民的性质,募集一些工兵,给予军籍的待遇,这样一来的话,基础待遇的提升,能够吸引民众自愿成为军籍,便于统一管理,毕竟民壮只有3年的服役期间,好不容易熟悉了工作内容,却因为服役时间的期限到达,被迫退役,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培养新人。
易衡同意了褚良的提议,褚良指出10万工兵户籍足够,如有不足可以补录为工匠户籍,不用占用太多的军籍,毕竟工兵平时为工匠、力夫,战时为军士,与工匠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这样一来的话,全国拥有军籍的人数达到了30万人,转为工匠户籍的民壮自然高兴万分,毕竟民壮属于军役阶段,粮饷待遇完全不能与正规的军士相提并论,特别是在易衡提高中下层军士将领的待遇环境下。
这一举动好处自然多多,工兵的效率快速提升,各地郡县的建设速度加快,坏处自然有,本就负担极大的粮饷开支,因为多录入了10万军籍,财政完全捉襟见肘,范衢已经严厉警告了易衡,目前财政亏空严重,怕是撑不到秋粮之时,就要出现拖欠粮饷和俸禄的情况。
看着范衢拿过来的账簿,易衡感觉格外的头疼,说道:“以目前的税收,还不够养活军士和官吏吗?”
范衢冷冰冰地说道:“本来还有富余,奈何丞相又是提高官吏的俸禄,说什么高薪养廉,又是提高军士的粮饷,说什么饭都吃不饱,谈什么忠诚,现在好,官吏和军士都开心了,财政却无力负担了,丞相要不然你就加2成税赋,哪怕1成也行,除开提高俸禄和粮饷,全国大兴土木,本就让困难无比的财政,再次雪上加霜。”
文琼在一旁说道:“如今国家困难,目前税赋只有2成而已,要不然的话,加到3成或者4成,等财政好转之后,恢复到2成税赋。”
易衡摇头说道:“无济于事,我看账簿,全国财政税收7成来自于商业,这就意味着纵然农户的税赋翻倍,依旧是杯水车薪。”
范衢插嘴道:“完全不一样,如果能加到4成税赋,财政立马提升3成,不说完全扭转亏空的现状,至少能够坚持良久,不至于如今的境地,连粮饷和俸禄都没有办法发放。”
易衡沉默片刻,说道:“让大王签字盖印,扩大出售田地的面积,收上来的钱暂时用于周转。”
范衢摇头说道:“这才是饮鸩止渴,我们已经出售了一部分田地,还要继续出售的话,无疑于恶性循环,要知道卖得田地越多,每年的税赋就越少。”
易衡说道:“我记得没错的话,我们现在出售的田地面积非常少,甚至还没有一县的面积,我们现在可是有6郡接近100个郡县,在出售一点无伤大雅吧。”
范衢说道:“纠正一点,所谓的接近100郡县,这是无稽之谈,目前郡县不足60个,还有40个处于修建之中。”
易衡很是无语,说道:“暂时就这样办吧,范衢你先算一下还差多少钱,严格控制土地的贩卖,不要一次性卖出太多,导致赋税严重下滑,顺便计算一番,是否还有增长空间,让农耕的面积继续扩大起来。”
范衢皱着眉头说道:“目前来看的话,基本上能利用的都利用上了,开荒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现在农户非常的繁忙,已经无力承担更多的农耕事物,虽说我国徭役轻,税赋低,但是人力终究有限,哪怕配备了大量的耕牛,依然无法解决劳动力不足的事实。”
易衡说道:“这样说的话,实际上我国的耕种面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范衢皱着眉头说道:“主要在于大量的无人区,北境之地实际上可以耕种,但是难度颇大,除非万不得已,耕田面积已经无法增加,否则调遣农户到北境耕种,实在是强人所难。”
“大概能让多少人耕种?”易衡打断范衢的话语问道。
“北境之地宽广无比,实话实说就算迁移上百万农户,也够他们开荒数十年的时间,甚至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范衢说道。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