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衡表示明白了,范衢不明所以,北境之地环境极为恶劣,难以耕种和牧养,所以连渠国牧民都受不了,目前北境之地完全就是犯了重罪和错事的流放之地。
易衡自然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北境占地极大,各大诸侯国对于北境之地都是不闻不问,没办法条件过于艰苦,加上冻土地带,耕种颇为不易,易衡却认为正是因为诸侯国的疏忽,或许能从北境奔袭千里,偷袭到赵国的大后方。
当然历史上从未有过成功的案例,补给困难,环境恶劣,纵使经验丰富的牧民,也不敢保证能够安全地到达后方。
易衡只是把北境突袭定为奇谋,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轻易尝试,但是必须要做好准备。
目前农耕面积仍然足够,易衡已经未雨绸缪,因为按照最新的报告,渠国每年新增人口达到了7万,也就是所谓的2%,这种增长速率,10年之后人口就会翻倍,意味着渠国将会有700万的人口!如此庞大的基数,意味着现有了6郡之地根本不够用,农户无田可耕,人口庞大的同时,粮食消耗的速度超越粮食收获的速度,所以易衡已经开始着手北境开荒,以及计划夺取长丰郡。
这需要提前做好战略部署,至少要保证粮食和武器补给,以及辎重器械,楚国肯定不会轻易让出长丰郡,同时赵国也会蠢蠢欲动,风国会不会参与进来,目前来看说不清楚,易衡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关于渠国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的情况,文琼心知肚明,渠国增长的速度有些不太‘合理’,大量的移民涌入,加上低徭役、低税赋政策的影响,导致新生儿数量呈现出井喷的情况。
接下来的几周里,易衡先是检阅了军队,随后视察了各郡县的土木工程以及漕运进展,最后作出了储备粮草的指示,同时前往了新建立的‘天工坊’,察看了墨矩的最新成果。
墨矩拆解了楚国留下的攻城器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了的改良,目前渠国制造出的攻城投石车,不仅射程远超楚国,而且更加的‘小巧’,更便于随军移动,但是依旧有着很大的弊端。
首先耐久性极为不佳,大概投掷一千次就会濒临报废,勉强还能投掷,但是准度大失水准,误差达到了惊人的几百米。
同时投石车的造价不菲,墨矩正在进行改良,力求缩减造价,达到易衡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除了投石车之外,墨矩继续改造了风国的军弩,如今军弩的有效射程可达200步,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距离,所谓的神箭手无非百步穿杨,能够做到百步射程的神箭手并不多,军弩却是人人能击发,这样一来的话,渠国游骑的威力大幅度增强,搭配着极为优越的战马,可以说是无人能敌。
军弩依然有着严重的缺点,首先不能长时间连续击发,同样寿面非常有限,大概击发百次就会报废,杀伤力和射程严重衰减,其次造价同样非常昂贵,并且制造的工期极久,天工坊每天只能制作50把军弩,并且军弩还需要搭配特制的弩箭,才能展现出最大的威力,弩箭制作同样复杂耗时,成本依旧高昂,如果要大规模生产装配的话,举全国之力依旧是不够。
易衡对于军弩和投石车特别满意,奈何造价过于高昂,这样的产品根本无法大规模装配。
墨矩直言已经遇见瓶颈,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有突破,但是他正在研发一种单发弩弓,制造成本极为廉价,并且可以装配普通的弩箭,目前正在解决耐久度问题,等成品出现之后,第一时间通知易衡。
易衡表示期待墨矩的好消息,墨矩则是顺势要钱,直言改造和研发颇费钱财,目前天工坊账面上的资金所剩无几,希望易衡能够调拨200万两。
易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同意了墨矩的请求,同时表示如果有什么需求,及时向他汇报,他会竭尽全力的满足,但是重金研发之下,如果毫无进展的话,那他就要问责墨矩了。
墨矩自然是满不在乎,平静的说道:“如果投入资金,就一定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宋国早就是天下第一强国了,毕竟宋国的财力,天下闻名,但是宋国的处境跟渠国一样,都是四面被围,夹缝求生。”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