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衢沉默半晌施礼告退,实话实说二十年后的事情太过于久远,目前范衢要考虑现在的财政问题,如何提高税收才是关键之处,加上易衡的态度很明确,很显然传统的方法行不通。
虽说薪柴的款项将要交给大司农风恒,但是范衢可没有打算撒手不管,而是竭尽全力的改善薪柴。
范衢认为薪柴只是作为燃料,且消耗巨大,所以应当栽培一批速成木材进行砍伐,之前风国有速成的竹林,主要用于制作竹简,现在竹简不需要大规模制作,但是需要大规模地制作纸张,所以是时候扩大速成林木面积。
范衢的手笔颇大,直接圈地上百万亩用以种植,这让易衡都感到吃惊,上百亩种植树木有些太过于夸张了吧,虽说采用各郡种植,每个郡其实占用的田地并不算太多,但是这个数目依然遭到了大司农的反对。
没办法田地的减少,意味着耕种面积的减少,就代表着税收的减少,大司农风恒自然会反对。
范衢指出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因素,依靠现在的面积远远不足以支撑,所谓未雨绸缪,非要等无薪柴可用的时候在栽培树木就晚了,毕竟速成的树木也要数年的生长期间,并不是稻谷一年就能几次收获。
范衢的想法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可以说非常正确,正是因为范衢的远见,让风国避免了无薪柴可用的窘境。
易衡同意了范衢的方案,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放在首位自然有大道理,只要是确保民生的事情,易衡基本上都会同意。
风恒勉强接受了,毕竟薪柴专卖的款项将会汇入他的手里,虽说侵占了一部分耕田,但是范衢选址很是小心,基本是山地环境,尽量避开平原,也算是降低林木侵占土地的影响。
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完毕,风国上下机构有理有条地运行,百姓也是安居乐业,赋税极低的情况下,徭役也是极低,由于风国各地需要大量的人手建设工程,所以孕育而生了一种新的职业。
百姓的徭役全部写进了律法之中,时间是多少,以及抽调的规定,都是写得清清楚楚,由于徭役时间较低,想要修建工程的话,朝廷必须要支付相关的费用,相当于聘请农户修建。
但是有些工程并不是在当地修建,需要所谓的调度,如果有徭役时间的话,作为义务百姓不得拒绝,当百姓已经完成了义务阶段的徭役时间后,官府也不能强制征用,否则就会民怨四起,现在风国采取的策略是以民壮充当徭役人数,以此来填补工程人数不足的窘境,再发现民壮数量不足以完全填充之后,易衡还发明了新的户籍种类,也就是匠人,现在匠人也无法填充,民间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被称为‘工人’,不同于工坊的工人,这类工人乃是负责土木工程、漕运建设等。
工人组成的人员结构多为外国移民,暂时没有分配到田地,又不想闲着,就主动申请徭役,后来发现要比农户获得的回报更高,就主动放弃农户,自愿成为匠人,但匠人的户籍审理较为麻烦,并非申请就能获得申请,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滞留人员,既不是专门修建工程的匠人,也不是负责耕种农田的农户,如此不伦不类的情况实属罕见。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风国对待黎民百姓的仁政,其他诸侯国根本不会存在此类情况。
工人现在顶替不愿离开家乡徭役的农户,由此支付的费用,由农户来承当一部分,官府来承当一部分,这样一来皆大欢喜,农户免于徭役的奔波,官府免于人员不足的困境,工人则是获得丰厚的报酬,此乃一举三得之事,所以地方并没有纠正这种行为,易衡对此也是毫不知情,如果知晓的话,恐怕会加大匠人的户籍数量。
地方不愿意扩大匠人户籍是有原因的,地方算过一笔账匠人的话,要比工人费用高上许多,并且匠人也有工作时间的限制,并非可以随意使用,而且还有户籍管理的限制,想要异地申请匠人,需要打报告,层层申请之后,才能获得匠人,不仅浪费时间,费用也要比直接聘用工人高上不少。
现在风国的工程太多,需要的人数也太多,放在其他诸侯国恐怕早就民怨四起了,依靠着良好的政策以及宽厚的制度,暂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是财政的负担的确太重了,没有一个诸侯国像风国一样,明明财政税收达到了惊人的4000万数目,官府穷的揭不开锅,各地郡县、郡府都在哭穷,易衡的少府也好不到哪里去,连最为基本的职责都无法达成,既不能给君主修建陵园,也没有闲钱修建行宫别苑,更不要提购置奇珍异宝,易衡现在的餐食还不如一些官员好,这没有丝毫的夸张,实际情况就是如此,范衢也很无奈,身为少府却无法完成基本职责,其中易衡的责任巨大,这也不准,那也不许,别说修建行宫别苑了,连易衡居住的王宫也是‘极小’,丝毫不符合君主的地位。
这样的情况易衡还愿意维持下去,毕竟易衡的理念就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本来按照计划,风国将会休战5到7年时间,用以储备粮草,还清地方债务。
结果燕国也不知道那个筋搭错,以风国细作为由,查封了黄以默在燕国开设的钱庄,直接没收了价值上百万的货物,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易衡也就忍了,最不能容忍的一点在于燕国处死了所谓的细作,也就是燕国钱庄的掌柜。
一时间朝野哗然,本来没收钱庄已经让文武百官感到气愤,燕国还杀了人!简直就是骑着风国脖子上拉屎拉尿!完全不把风国放在眼里!
廷臣义愤填膺,直言燕国欺辱太甚,风国应当百倍还之!恳求易衡下诏宣战,立即出兵攻打燕国。
易衡同样感到气愤,说道:“没收资产,斩杀我国之民,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大王!切莫冲动!”文琼出列说道:“此时我国刚刚止于干戈,没有必要再次兴兵作战!”
韩飞同样认为不值得为了这点小事开战,燕国如此行为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河,燕国同样也有在风国的商贾,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逮捕燕国商贾,斩杀一人,抄没燕国在风国的资产,以同等手段反制燕国,即可平息民众之愤慨,也能让燕国受到教训。
韩飞继续说道:“燕国如此行径与禽兽类同!天下人不齿,世人皆是愤慨,公道自在人心,我国以同样手段反制即可,不可妄起干戈。”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