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战国风云 > 335 治理水患,改善民生

335 治理水患,改善民生

这种毫无用处的空头衔,易衡认为没有必要,风国还没有强大到需要头衔提升满足感的地步,目前抓紧时间发展好国内才是要事。

蜀郡的水利工程建设得非常顺利,郡太守李炳本来预计7到8年修建好水渠工程,结果发现投入了大量军民之后,工期缩短到了2年就能完工。

李炳出色的水利建设本事吸引了易衡,秉持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宗旨,询问了李炳意见之后,易衡让李炳担任水衡都尉,掌全国水利航政。

由于李炳之前就是郡太守,加上修建水渠有大功,易衡直接把水衡都尉提升为列卿,地位与九卿相同,变相为李炳加官进爵。

李炳自然拜谢易衡的恩赐,表示一定竭尽所能,不负君上厚望,改善水利、漕运。

易衡同样对水利非常重视,当年入关的起因就是因为风国遭遇了水患,导致各地灾民食不果腹,只能冒险翻越祁关进入渠国,这才给了易衡进入关内的机会。

不仅是风国有水患的风险,各个诸侯国基本都存在水患的隐患,蜀郡、巴郡之前水患同样严重,很容易就造成千里泽国的现象,导致百姓耕种毁于一旦,房屋被毁,数百万人受灾。

先贤已经证明了水患堵不如疏,李炳也是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考察了全国水路图之后,确定了先修建数条河渠,以及灌溉区,以此来降低水患到来的灾害。

按照李炳的设计,全国需要修建数条河道,以此来连通运河,形成各地既有漕运,亦有陆运的情况。

好处显而易见,不仅能防止水患的产生,还能加强各地的运输效率,坏处就是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和人力。

李炳拿着初始的设计方案递交了上去,易衡看了一半就否决了,并不是说李炳的方案不合理,而是耗费太多,风国的财政目前无力承担修建的费用,以及后续的维护费用。

李炳得到费用不足,人员不够的批复之后,开始修改方案,重新递交了上去,这次李炳采取了分段式修建的办法,这样一来的话,财政的压力要少一点。

易衡看着文书皱起了眉头,李炳的想法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分段式修建,财政还是负担不起,更加李炳的方案,需要投入20万人力,修建20年时间,刨除人力的费用,可以用徭役来填充,每年物料的费用大概在400万两,并且还需要持续20年,这样的工程可谓是投入巨大。

为了确定财政是否能支撑,易衡宣来了少府范衢和大司农风恒,风恒看见方案费用直摇头,范衢同样紧皱眉头,两人都认为费用消耗太大了,人力还好解决,这物料的费用堪称可怕。

范衢咬着牙说道:“目前来看的话,财政勉强能够支撑。”

风恒一听立马反驳,说道:“这笔款项怕是只能从少府出资,臣无力承当,国库哪有什么闲钱一年拨款400万给水衡都尉。”

范衢看着风恒说道:“少府承担一半没有问题,大司农连一半也不愿意承担吗?”

风恒摇头说道:“无力承担,少府库银充足的话,可以全部承担,我是没有那么多闲钱投入。”

范衢说道:“水利之款项,理应大司农拨款,这跟少府没什么关系。”

风恒说道:“那就麻烦少府先拨款到我处,然后由我处下发给水衡都尉。”

范衢气得大骂道:“这跟少府直接拨款有什么区别?纯粹就是脱了裤子放屁!”

风恒理直气壮地说道:“反正国库空虚,我没有办法拨款。”

易衡示意两人别吵了,问道:“范衢有办法吗?”

范衢无奈地说道:“可以是可以,大王你这是给臣尽出难题,一个天工坊足够让臣头疼了,现在又把水衡都尉也丢给臣,真是一点也不心疼少府署啊!”

易衡老脸微微一红,说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水利乃是国之大事,越早开工越好,乃是利在千秋的事情。”

范衢有气无力地说道:“大王您在这样批款下去,宝钞发行到2万万也不够用。”

风恒拱手说道:“大王如果没有事情的话,微臣告退了。”

易衡叫住风恒,问道:“关于民生建设的折子,你几时交上来。”

风恒昂着头说道:“提交的也没用,国库空虚没钱施展。”

易衡翻了个白眼,说道:“国库的税收用在何处了?怎么随时都没有钱?”

风恒说道:“官吏和将士的俸禄、粮饷占据7成,剩余的3成乃是地方拨款,实话实说税收在翻一倍,国库依然是空虚无比!”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