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衡很犹豫,光是削减食俸就很困难,都是上演了一场苦肉计,这才骗到了卿大夫,让其同意了减少食俸,削爵自古以来就是大难题,昔日强大无比的晋国,就是因为没处理好爵位的问题,导致直接被三家分晋,变化成了现在的赵、韩、魏三国。
但是不削爵的话,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毕竟有功之臣将会越来越多,不采取一定的手段,光是养活卿大夫都很困难。
如何削爵成了一大难题,首先手段不能过于激烈,避免引起强烈的反扑,卿大夫乃是庙堂之人,这群人安抚不好的话,风国必有大乱。
而且取消世袭制,易衡也怕会打击军士的积极性,毕竟军士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爵位吗?现在又要削爵,实在是太打击人了。
为此易衡召集廷臣开了一个小会议,文琼知道易衡想要削爵的决心一直没有改变,只是苦于卿大夫的势力,毕竟风国很多名门世家已经扎根风国接近千年之久,早就盘根交错,关系网可谓是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无法全盘根除,而且削爵毁坏世家、门阀根本利益层,这群人不拼命才怪。
公孙施几人在小声地探讨,文琼也在冥思苦想,众人皆是明白削爵的重要性和副作用,必须要想出万无一失,至少也保证不会出大乱子的方案,否则真会伤及国之根本,风国为此四分五裂,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易衡同样没有太好的办法,削爵牵扯到核心利益,加上风国老牌贵族太多了,君权固然能够限制他们,但是削爵那是要人命根的事情,如果易衡做得太过火,那就是逼着他们造反谋逆,毕竟世家很多人不怕死,怕的是子子孙孙没有保证。
文琼建议提升少壮派将士,以及大力栽培科举制寒门子弟,以此来掣肘老牌贵族,等时机到位了,再进行削爵,现在风国最急迫的事情乃是打破老牌贵族的垄断,不能只控制三公九卿这类的高官重臣,还需要在中下层深耕,确保全面的压制,甚至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方可启动削爵的计划,否则一旦反扑,风国必将大乱,国力将会严重受损。
易衡同意了文琼的看法,目前削爵有些勉强,稍有不慎就是国破的下场,外忧内患之下,还需要一个目标,来转移矛盾和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挑选一个对手。
起初易衡想要挑选楚国来作为对手,楚国与风国接壤,并且国力极为强盛,作为对手之后,国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会拧成一股绳,在大义的加持下,不论门阀、世家是否愿意,都必须要出钱出力,除非想要被万夫所指,国人唾弃。
但是公孙施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楚国过于强大,特别是巴郡占领之后,楚国可以沿着河流,利用楼船攻击巴郡,如今防守尚且无法保证,怎么能主动进攻,就算要攻打楚国,也必须要联合其他诸侯国,目前最好的办法乃是低调发展。
公孙施随后指出,这次商贸衰减的起因皆是源自风燕交战,首先燕国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抄没钱庄,其次燕国被风国揍得太惨,加上之前驱逐匈奴的盛况,天下诸侯国已经对风国产生了警惕之心,所以才会心照不宣地联合抵制宝钞,逼迫风国拿出真金白银进行结算,包括威国在内,实际上已经起了异心,两国之间的关系应当进行转变。
公孙施直接指向了地图上的威国、韩国、赵国,示意要延续之前的方针,远交近攻,继续与不接壤的齐国交好,随后攻打实力较弱且接壤的北方三国,吞灭三国兼并土地,以此来提升国力。
韩飞沉默不语,尹烨出列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攻打不是首要问题,首要问题乃是做好防御,其他诸侯国特别是楚国,已经视风国为眼中钉,肉中刺,风国必须要做好防守的准备,特别是风国最为薄弱的一环,楼船!
尹烨在地图上用手比划出一条线路,说道:“如果楚国沿着长江进攻,很快就能进入到我国巴郡,众所周知,我国不善楼船,所以不用抱着天真的想法,认为能够在江河上击败楚军,要及时在巴郡布防,楼船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短时间内我国楼船能力不足的弊端无法解决,就要利用器械的优势,充分布置防御,确保楚军就算攻打巴郡,不死也要脱成皮,并且还要紧盯着叶峰关和函玉关,以及北方三国,臣害怕他们一起联合进攻我国,之前并非没有先例,赵威楚三国就有联合进攻的前科,不得不防啊!”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