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战国风云 > 414 互换疆域,韩国割让

414 互换疆域,韩国割让

初期的谈判非常不顺利,威王拒绝接受质子的要求,韩王则是认为太苛刻,指出为什么赵国就没有如此的要求,非得逼迫威、韩两国留下人质。

风使直言韩国、威国背信弃义在先,所以只能采取如此手段,要怪只能怪自己,为何不遵守协议。

谈判陷入僵局,易衡也不是很着急,目前北方三国没有余力兴兵入侵风国,而风国还要集中兵力对付燕国,所以谈判可以搁置一段时间,现阶段做重要的事情还是击退燕国,北方三国可以放一放。

燕国现在的态度还是很强硬,燕王一直能够压制庙堂的声音,持续不断的派出军士支援长丰郡,易衡现在发现燕军越打越多,局势有失控的趋势。

吕宗的压力非常大,由于燕国又派出了增援,目前长丰郡再次被占领一大半,燕军对于函玉关蠢蠢欲动,幸好郑幡没有丧失理智,忘记了最初的目标。

易衡被迫改变策略,带着军士向后撤去,并非是风军不拼命,而是燕军实在是太多了,易衡严重的怀疑燕国内已经全民皆兵,不然的话,根本支撑不住如此多的军士。

摊开地图后,发现长丰郡已经被燕军分割得支离破碎,已经切断了风军的联系,如果继续盘踞在长丰郡战斗的话,补给将会是个大难题,如果退出长丰郡的话,无疑让燕军达到了目的。

到底是战略性后撤,还是整备军士夺回城池,乃是一个难点,易衡权衡利弊之后,决定继续把战斗拖到长丰郡,没有必要让战火蔓延到其他郡县。

首先放弃长丰郡没有太大的问题,燕军的补给线也会被拉长,但是将会丧失函玉关的作用,函玉关易守难攻不假,不过要是堵住出关的道路,函玉关同样很难出兵,必须要从筱风、云泽郡出兵。

本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北方三国摇摆不定,看样子不太接受和谈,这样一来的话,就会被堵住,燕军就有机会巩固防线,竖起篱笆起来后,风军想要重新夺回长丰郡,难度就非常的大,趁着长丰郡还没有完全沦陷,易衡要抓紧时间打开通道,重新切断燕军的联系,易衡还就不信了,燕国能够无限制地派出增援,打到现在这种状况,燕国必然是压力巨大,根本没有余力继续出兵。

易衡不肯放弃长丰郡的重要原因,还有一点源自留守的军民,如果易衡撤退的话,那么几万人军民必然要被围困到死,这是易衡不能接受的事情,明明是他下令坚守,结果现在又要后撤,就算是战略性后撤,也要带着军民一起撤退,哪有抛弃军民独自后撤的道理。

并且易衡认为燕军已经是强弩之末,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外强中干,军士战斗力参差不齐,只需要一到两次的大捷,就能彻底摧毁燕军的气势,顺利夺回长丰郡。

易衡把目标放在了叶峰关上,示意吕宗也需要出兵配合,趁着函玉关前还没有完全建立防线,配合他的部队,扫平关前的障碍,重新夺回叶峰关。

叶峰关现在又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燕军辎重队大部分都是从叶峰关进入长丰郡,防止张燕的堵截和骚扰,所以占领叶峰关的话,对于燕军来讲是重创。

叶峰关现在非常好攻占,易衡指派吕宗负责攻打,他率领部队布防在后,迎战来援助的燕军。

非常简单的围点打援,但是郑幡必须要回援,除非他愿意吐出占领一半的长丰郡,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夺取这些城池,燕军已经付出了十万人的代价,怎么可能交还给易衡。

风军大面积出动之后,马上被郑幡察觉,不过郑幡认为这是易衡的小反攻,没有太过于重视,而是要求驻军提高警惕,如若遭遇重兵围城,则发出求救信号,利用烽火台和信鸽,做好串联和协同。

郑幡的目标还是在筱风郡,认为重新进入长丰郡的风军应当是佯攻,或者是疑兵,也就是所谓的1万人,制造出10万人的尘土,大军应当还是在筱风郡。

郑幡犯错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长丰郡已经被割裂得乱七八糟,郑幡认为以易衡聪明的才智,应当会舍弃长丰郡,毕竟这对于易衡来讲,有利而无害,乃是正确的决断,所以才认为重新整合后,进入长丰郡的风军乃是疑兵之计,策略与骚扰他退回长丰郡的一模一样,就是让燕军疑神疑鬼,消耗精力。

郑幡现在主要目标是进攻筱风郡,占领筱风郡后,就可以暂时休整一段时间,消耗下成果,稳固防御,建立起防线,随后再进攻云泽郡。

吕宗收到诏令后,果断带领5万军士出发,直接从函玉关突袭,燕军有些猝不及防,没想到这个时候函玉关的风军还敢出关。

瞬间就被吕宗冲破了防线,直奔叶峰关而去,收到消息的郑幡也是同样的错愕,没搞懂吕宗在干什么,这个时候打下叶峰关,也没有办法防守,反倒会被两面夹击,直接死在叶峰关内。

并且从函玉关出兵的话,证明关内的守军将会锐减,这么好的机会,郑幡有些心动,想要攻打函玉关,占领之后,切断风国出兵的道路。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