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经典人文——人文精神卷 > 谈美

谈美

其二,某种更高超的亦即更富于灵性的因素的存在往往能使美臻于其完善的境界。这种高超圣洁的美之所以能为人所爱慕而不流于淫靡,就在于那里有着人的意志在内。美乃是上帝加在德行的外部标记,自然的每一现象都优美异常。人的每一英勇行为也会正确得当,因而使事情发生的地点甚至观看的人也都为之增光生辉。伟大行动告诉我们,整个宇宙乃是其中每个成员的共同财富。每个有理性的人都能从自然那里挣得他的家业妆奁。只要他愿享用,他便能够具有。当然他也尽可以抛掉这项权利,可以放弃他的王国而遁入什么偏僻角隅,正如不少的人便是这么做的,但是按性质讲,这座世界却是它的。因而依照一个人思力与意志之大小,他完全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将整个世界据为己有。“人们为之而耕作、营造或驾舟运载的一切事物皆惟德是从。”撒鲁斯特便曾讲过。“天风与海波”,吉朋也曾讲到,“总是站在那操舟能手一边”。天上的日月星辰对人也是这样。每当一件奇烈举动出现——而且或许又出现在一壮丽的自然景象面前,例如当那里昂尼达斯及其三百勇士于一朝之间全部阵亡,而天上的日月也都照临塞马披离的隘口上空,亲来抚恤他们;当那温克里德不顾阿尔卑斯的陡峭山径,不畏头顶的雪崩危险,不惜胁间肋下中满枪矛,以利自己的同胞突破敌阵,难道这些英雄于其自身的彪炳壮烈之外,不应另外享有全部战场的景物之美?当那哥伦布所率小艇驶近亚美利加海岸之际——面前尽是由那些藤舍茅屋跑来,列队成行的蛮凶野人;身后大海茫茫,而周遭则是紫峰环峙的印第安群岛,当此之际,我们能把哥伦布其人与周围的生动景象硬分开吗?难道此时新大陆不正是将它的一切置诸一片郁郁椰林与莽莽草原这类典型背景吗?自然之美总是像那精气灵氛一样地悄悄潜入,而将伟大行动包笼起来。当着哈里·威恩爵士以护法之故,被人置雪橇上,曳往塔山受死,这时人众当中不是有的大叫:“你现在的座位无比荣耀!”再如查理二世为了恫吓伦敦市民,竟将爱国者罗素勋爵于赴刑场前,载入敞蓬马车沿街示众。“然而”,他的传记作者却曾写道,“观看的人认为他们看到自由与德行在它身边侍坐”。即使是在一些偏僻无名之地,卑猥处境之中,某种至情至理、义行壮举的猝然勃发也必能感天动地,一时仿佛上苍化作它的殿堂,白日当了它的香烛。自然不惜把它的双臂伸得长长,借以抚慰人们,只须他的德行堪能参配天地。自然会携上紫堇红蔷,欣然追其步趋,不惜以其全般气度风范,曲意奖饰它的宁馨宠儿,只须他的思想同其好大溥博,画幅大小恰适框架。一位有德的人必与自然的业绩不期而合,因而成为这个清明世界的共仰楷模。荷马、品达、苏格拉底、费奥西昂都是我们记忆当中能与古希腊的物候地理融为一体的人,另外眼前的高天厚地也都对耶稣深表同情。至于在日常生活当中,经验告诉我们,凡属德行超轶、才思隽美的人似乎都大有某种挥斥一切、驱遣万物的神奇本领,以致天时、地利、舆情乃至自然仿佛都在从旁相助,甘愿供其役使。

最后,世上的美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加以考察,即是将美视作人的智力对象。因为事物不仅与道德有关,而且与思想有关。人的智力总是要将那存在于上帝心中的绝对秩序寻绎出来,其间不杂任何矫饰色彩。在这事上,人的理智能力与实用能力往往前后接续,互相更替,虽各自有其专擅,但又颇有互补相生之妙。其中一种对另一种不无抵牾排斥作用,但也正如人畜之进食与劳作各以其时,交互进行。于是这种一过,那一种也就必然发生。因此之故,美这一现象(就其与行为的关系而言,这点我们业已看到,往往是不寻而自来,而且惟其不寻,所以自来

)始终都是理智能力与实用能力轮番对之进行把握与寻索的共同对象。一切神圣事物都将历劫不朽。一切美德善行都将滋生不已。自然之美往往在人的心中出现新形式,其所以是这样,绝非是为了无谓思考,而正是为了拿出新作。

一切人对世界的外形之美都能感受几分,有的甚至会喜之不尽。这种对于美的爱恋即是艺术趣味。在一些人的身上,爱恋竟达到如此强烈程度,因而已不满足于单纯欣赏,他们还寻求新的形式加以体现。这种对于美的创制即是人类艺术。

一件艺术品的出现总要对人生的奥秘投射一点光照。一件艺术品也是对整个世界的一种概括,一幅缩影。它是整个自然地一种具体结果或微型表达。因为自然的现象虽然品类众多,各不相侔,然而一旦形成结果或表达,却又会是相似相同。自然乃是由相当类同甚至单一的形式所组成的浩瀚海洋,一个叶片、一缕阳光、一带地貌、一幅海景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在人心灵上却留下了大体相同的印象。它们的共同之处则是完善,是和谐,也即是美。美这一标准也即是自然的一切形式的共同核心,自然的全般或者总体;关于这点意大利人在你给美下结论时曾做过如下表达,即美是“寓多于一”。单独而言,没有一件事物称得上美;但是整体来看,却又没有哪件事物不美。孤立的事物所以有时也是美的,主要因为它能以一喻多,映出了宇宙万般。每位诗人、画师、雕刻家、音乐家与建筑家总是尽量设法将宇宙的这种光辉收拢起来,凝聚之于一点,并对鼓舞其进行制作的那种爱美心理给予餍足。就这个意义讲,艺术不妨比喻为经过人的蒸馏作用的局部自然。换句话说,自然正是通过对它的美深有感受的人的意志作用,而得以在艺术中获得再现。

因此,对灵魂来讲,宇宙的存在主要是位餍足人的爱美的欲望。这点我称之为一种终极目的。至于说人的灵魂为何要追求美,这就不仅不好发问,而且无从回答。美,就其最广大、最深邃的意义来讲,乃是整个宇宙的一种表现。上帝整体都是美的,而真、善与美则是这同一整体的各个不同侧面。但是自然中的美却并非是终极的,它仅是那内在与永恒的美的一个先兆,远非圆满完善和尽如人意,它仅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尚非自然使命的最终与最高表现。

(https://www.xvqianqian.com/4200/4200487/41501282.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