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83章 欲战长平细谋算

第383章 欲战长平细谋算

随着曹爽的归来,也是带回了汉军在界休备战的情况,而张郃却是从曹爽的描述中,猛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妙。

很显然,如今在界休城的是汉军的先锋军团。

而既然其先锋已至,那其主力部队还会远吗?

当即,张郃便是派出了传令兵乘快马,将并州的详细情况向司马懿进行汇报。

应该说,至此,张郃的行动还算是合情合理的,可偏偏,也不知张郃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在这本简单不过的汇报之中,张郃却是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要司马懿的主力尽快前来并州汇合。

当然,这并没有错。

毕竟,从一开始魏军的计划就是准备在并州与汉军决战的。

可问题是,这道建议不该由他张郃来提出,更不该以威胁甚至是命令的口吻说出。

身为并州主将,主力未至就失了并州的门户界休,这本就已经是大大的失分了。

此时此刻,请罪并将情况说明之后,等候主将司马懿的发落与派遣才是张郃应该做的,而不是颐指气使地由自己来布置之后的战局。

当然了,若是明白张郃的性子的,会知道这是张郃感受到了危险之后的应激反应,也更是心系大魏的表现。

可若是换了个不了解的张郃的,这俨然就是对主将权威的公然挑衅。

司马懿当然是前者,也自然明白这是张郃的无心之失。

可问题是,茫茫二十多万的魏军之中,更多的人却是后者。

更要命的是,作为三朝元老,又是曹老板手下曾经的得力干将,张郃在曹魏军中的威望简直不要太高。

要不是街亭之败,此刻张郃的地位只会更高。

换言之,只要他想,张郃是完全有能力、有威望、有可能,取司马懿而代之的。

这样一个有能力、有背景、有威望的大将,若是能与主将司马懿同仇敌忾,保持行动一致,当然是大军之福;

可若是此人与主将之间存在着想法上的差异,却是极容易造成军队内部的分裂,那么这员大将转眼间便会变成大患所在。

这样的情况下,你是司马懿,你要怎么做?

或许,这便是历史上张郃必须死在木门道的原因吧。

于是,在行军途中收到了张郃的军报之后,司马懿也是犯了难:

若是按照军报所言,自己率大军加速向并州进发,无异于加剧了张郃的气焰。

到时候,哪怕张郃不想跟自己作对,其身后裹挟的势力也会迫使其与自己分庭抗礼。

而一旦一支军队中,出现了两个山头,这支军队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不用说,司马懿是必然不想出现这样的结果的。

可若是不加速前往并州,若是让汉军主力先行赶到,势必会被占据有利地形,自己在并州决战的想法也就彻底失败了。

“儁乂啊儁乂,你还是真给我出了个难题啊!”司马懿无奈地叹息着。

“父亲。”一旁的司马昭有些疑惑地看向自己的父亲。

显然,以司马昭的政治斗争经验,也并没有看出张郃这封军报之中的坑。

看着司马昭的表现,司马懿也是有些无奈,更有些唏嘘:若是司马师尚在,一定能看出其中问题吧。

没办法,每次司马昭表现不佳之时,司马懿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司马师。

只可惜,往事不可追,就像眼前的这份军报。

既然它已经出现,那么分歧也就已经不可避免,剩下的也只能是见招拆招了,大不了,此战就不用张郃了便是。

很快,司马懿便是调整好了心态,当即便要下达加速前进的命令。

也就在司马懿准备下令之际,一声急报却是再度从远处传来。

抬起头,却见一名斥候正飞马向着司马懿奔来。

眨眼间,斥候便在距离司马懿十步之外勒住了马头,一个鹞子翻身,斥候已经稳稳地站定在了路边。

随即又小跑了数步,斥候这才来到了司马懿的面前,这才抱拳而道:“禀大将军,上党急报!”

闻言的司马懿心头微微一惊:上党?上党并无战事啊,哪来的急报!

显然,在斥候的突然袭击下,就连司马懿也没有立刻想到上党会有什么情况。

没办法,从始至终,司马懿就没有想过在上党作战的可能,陡然间听到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名字,也难怪司马懿会有些愣神。

不过,司马懿到底是司马懿,在短暂的惊讶与愣神过后,转瞬间便是反应了过来:莫不是汉军,进上党了!

一股不详的预感瞬间袭上了司马懿的心头。

“讲。”司马懿不敢怠慢,立即对斥候下令道。

“是。”斥候立即领命道:“上党细作传来消息,在端氏邑附近,发现了汉军斥候踪迹,并且其后伴有大量汉军行踪。”

“端氏邑!”司马懿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口中更是喃喃地感慨道:“端氏邑、居然是端氏邑,多么熟悉的名字啊!”

“父亲!”一旁的司马昭也是略略有些惊讶,道:“是那个端氏邑吗?”

司马懿闻言,也是微微点了点头,道:“就是当年的秦军便是向上党发起进攻的起始地——端氏邑。”

“也就是说!”司马昭有些讶异地继续问道:“汉军的目标,与那数百年前的秦军一样,都是上党郡?”

司马懿再度点点头,道:“我们都被诸葛(此刻司马懿还以为汉军乃是丞相率领)给骗了!”

“那。”吞咽了口口水,司马昭也是有些心虚地艰难问道:“那,我们要怎么办?”

由不得司马昭不心虚,实在是之前秦国在这里打出的成绩太过骇然了。

近百万大军的厮杀,近四十万赵军在这里被合围、活埋。

这个数字,别说是在春秋战国了,就算是在整个华夏历史,也是屈指可数。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