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傲世皇朝 > 第11章谋前程刘秀求学进太学文叔如醉

第11章谋前程刘秀求学进太学文叔如醉

妈妈娴都与大哥刘縯,二哥刘仲,对刘秀到京师求学都是大力支持的。对母亲而言,望子成龙的心态,在任何时候,任何时代都是一致的。所以,只要是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没有哪个母亲不予以大力支持的。

无奈,家中的情形却是今不如昔,有一种每况日下的感觉。

自从始建国元年(公元年),王莽五十四岁那年,篡夺汉位以来,刘氏家族的情形是日暮西山,江河日下。

朝廷的恩赐逐渐减少,以致完全彻底地丧失;刘氏爵位的相继被剥夺,封地的逐渐被裁减,甚至被朝廷没收殆尽,都使刘氏家族的日子越发难过,而不满、怨怒与仇恨,也在刘氏皇族十万余众中,与日俱增。图谋反抗的家族数量,是越来越多。而王莽在剥夺这些家族权益的同时,却没有想到如何补偿、安抚他们,因而,一股强大的反叛,敌对势力,早已在暗中萌芽、滋生,而且有星火燎原之势。

刘氏家族的很多人,一向都靠朝廷的赏赐与封地的收入,过着寄生的生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学会,能够养活自己并适合自己的谋生本领。

就连还算能够独立谋生的刘秀家,也面临着种种严峻的问题。

一个最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刘秀的家里,实在也没有多少闲钱,可以供刘秀去费用昂贵的京师长安的太学学习。虽然,王莽为了粉饰太平,还给予了太学生们很多的优厚待遇。

刘秀家里人口多,日常的开支不少。大哥结婚,以及两个姐姐的出嫁,刘安等奴仆们的嫁娶等等,开销都很大,都令家庭的负担加剧。而近一两年是天灾不断,农田收成也不好,所以如同雪上加霜,日子也显得越发拮据。所以,二哥刘仲的年纪也不小了,一向慈爱的妈妈,也没有办法为二哥相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娶亲。

对这些,刘秀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他很是懂事,也不忍心让母亲与家人吃苦,但既然自己提出了到太学学习的要求,无论如何,也要硬着头皮撑下去。

所以,当刘秀一想到去长安求学,势必会加重家里的负担时,他的心中总感觉很有些过意不去。

但是,好在母亲与大哥,二哥,对自己到长安学习,都鼎力支持,刘秀才觉得安心一些。

母亲娴都其实是非常希望小儿子文叔能够通过正当的途径,出人头地,甚至天下闻名的。所以,哪怕自己苦一点,母亲也非常乐意。并且,母亲也从心里不愿意自己的小儿子刘秀像长子伯升那样,与江湖朋友鬼混,甚至弄得全族灭亡或受到牵连拖累。

因此,听伯升跟母亲谈到文叔求学的打算以后,母亲立即予以了鼓励与支持,令刘秀感动不已。

舂陵与京师长安相距遥远,有近千里的路程。而且,交通并不不便,长安的物价又昂贵得很。因而,没有足够的旅费,是万万支持不了刘秀,到长安的学习费用的。

别的不说,就说为刘秀买马上京这一项,也是家里的一项沉重负担,不是说买就能够买的。不仅如此,家里还必须要考虑到刘秀及仆人的旅途开销,以及今后的生活费用等其他问题。

大哥伯升,二哥刘仲,妈妈娴都,全家上下人等,为筹备刘秀上京的钱财的事情,着实愁眉不展了好些日子。这时,甚至刘縯都有些后悔,埋怨自己不该花钱如流水。

正当全家人,当然也包括刘秀,都在为此事犯愁的时候,刘秀突然听说了自己的同学韩寒,也打算和刘秀,邓禹一道去长安太学求学。邓禹的家庭富裕,上京的费用不用担心,而韩寒的家里也非常拮据。

于是,刘秀与韩寒二人一合计,决定他们两家,合伙买头驴子去做脚力,帮助驮运他们的书籍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

驴虽然不比马健壮,但驴性温驯,也有耐力。主要的是,驴子价格跟马比起来,简直算得上是十分便宜,可谓是价廉物美,可以为穷苦的两家节省大笔的费用。

临行时,刘秀打算自己跟同学韩寒及邓禹一道,独自上京,以便减轻家里的负担。但妈妈,大哥,二哥,却对在如今的乱世中,刘秀孤身一人,上京求学,很有些不放心。

于是,妈妈就吩咐仆人刘安一同前往,以便照顾小少爷的安全和饮食起居。

就这样,刘秀和邓禹约好在京师汇合的地点以后,就和韩寒同学凑了钱买好了驴。然后,由刘安驾着破旧的驴车,驮着书籍,带着鸽子,换洗衣物等,刘秀与韩寒就匆匆地告别了家人,风尘仆仆地向长安城驶去。

到了京师,刘秀才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初到时,刘秀心里很有些忐忑不安,有些茫然失措甚至有些自叹自卑。

刘秀的自卑是很有道理的。他既不是官二代,没有像李刚那样牛皮的父亲;也不是富二代,没有腰缠万贯的底气;他只是前朝一个破落贵族的后裔,按照以前划成分的规矩,属于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分子的范畴。

京师长安城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亭台楼角,假山池沼等。路上趾高气扬骑着骏马,驾着豪华的马车的,都是一些衣袖光鲜的大人先生们,公侯贵族家的公主,小姐等等。富豪人家更是比比皆是。

那里的市场上,到处都堆满了从四面八方运来的新奇的东西。各种奇物在街市上买卖,堆积,看得刘秀眼花缭乱,只叹息自己的孤陋寡闻。

人们的思想开放,行为大胆放肆。花楼、红楼林立,斗鸡,赌马等娱乐活动都极为盛行。人们沉醉于富贵安乐的享受之中,似乎没有谁在考虑,会考虑自己,今后的命运乃至国家的命运。

就像那位死于天花的,法国著名的专制暴君,路易十五所说的:“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呢!”

当然啰,路易十五也有他自己的可怜之处。因为他的家族延续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只能够苟延残喘了。难怪他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彻底的绝望啊!

一个处于绝望中的人,是什么好事或者什么坏事都能够做得出来的。因此,路易十五最终选择了继续堕落,并留下了这句千古名言。

刘秀初到京师,就一下领悟到了八旗子弟的威风凛凛,飞扬跋扈。

那一天,刚到京师,刘秀与同学韩寒,仆人刘安驾着自己破旧的驴车,在京师的大街上激动异常,兴致勃勃地向太学的方向走去。

这时,只听刘安喊道:“两位少爷,你们看!那个飞驰而来的马车上套的八匹枣红色的骏马,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刘秀与韩寒都非常兴奋,急忙转身去看个究竟。

不想,马车已经飞快地奔到了面前,刘秀、韩寒急忙闪避,那马车一下子撞到了驴车上。破旧的驴车一下子散了架,书籍,衣物散落了一地,驴子也倒在了地上。

刘安眼疾手快,一下子揪住了驾车的奴仆。那家伙见肇了事,就想扬长而去。

这时,一个年青俊俏的公子,从车上骂骂咧咧地跳了下来,他挥动自己的马鞭,就向刘安抽去。

刘秀、韩寒见状,急忙冲上前去,扭住了公子的手臂。刘安趁机,夺下了公子手中的鞭子。

这时,那个奴仆冲到了刘秀,韩寒的跟前,大声怒骂道:“两个南蛮!村野匹夫!你知道少爷是谁吗?他是当今隆新公,大司空王大人的公子王贵啊!你们竟然敢拉住他,简直是不要命了!”

“管他是王龟还是王贵,撞坏了我们的车子,就得赔!”刘秀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

“你这个南方蛮子,竟然敢辱骂我们公子叫王龟!你这个破车,值狗屁钱呢?就是把你们撞死了,也不过是死狗一条,拖到路边就行!

你的破车,撞坏了我们少爷的马车,影响了我们少爷飙车的兴致,我们还没有找你们的麻烦呢?你们反到恶人先告状了呢?”奴仆声色俱厉地呵斥道。

的确,如今是人家王家的天下,连皇帝都是他家的,他们怎么能够不横呢?就是在我们现在的文明社会里,我们的贵公子们,富二代,官二代,驾着法拉利,兰博基尼在大街上飙车,撞死人也是白撞呢!不过是陪你几两银子而已,老子有的是钱呢!

“你少爷要飙车,应该到郊外去啊?撞伤了人怎么办呢?”韩寒也质问道。

“到郊外去,给谁看呢?怎么能够显示我们少爷的威风和气派呢?”奴仆依然振振有词。

说完,他就冲上前来,想为俊俏公子解围。刘安走上前去,三下两下,就扭住了他的手臂,将他的双手扭在了身后,然后用马鞭,缠住了他的双手。

那公子见势不妙,看见刘秀人高马大,刘安身体魁梧结实,知道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又见路人纷纷走上前来,指责自己,他也有些自知理亏。况且,他又深知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于是,他终于软了下来:

“两位公子,你叫这位爷放了我的奴仆王魁吧!车子,我们赔偿就是!”

“好吧!既然这位公子已经答应了赔偿,刘安,你就放了他吧!”刘秀吩咐刘安道。刘安刚刚放掉王魁,不想王魁很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转过身来,又与刘安扭打到了一起。

但王魁哪是刘安的对手,刘安三下五去二,又把他制得服服帖帖的。

那俊俏公子见奴仆再次吃亏,就急忙喊道:

“两位公子爷,这是我们的不是!你就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王魁吧!王魁,你赶快拿出十两银子来,赔给两位少爷!”王贵吩咐道。

王魁吃了哑巴亏,自知根本不是刘秀他们的对手,只得悻悻地听从主人的吩咐,规规矩矩地摸出腰里的银子,交到了刘秀的手里。刘秀与韩寒,这才放下了俊俏公子的手臂。

那俊俏公子带着自己的奴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悄悄地驾着马车,灰溜溜地离去了。

刘秀、韩寒同刘安一道,急忙收拾起散落的书籍,衣物等,把它们收拾到驴背上,无法收拾的,就背在自己的背上,然后,向太学的方向走去。刘秀与韩寒商议,决定抽空另外去买上一辆驴车。

其时,王莽为了网罗天下人才,粉饰太平,对太学进行了扩招。因此,太学的学生,达到了一万人左右。所以,太学门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天下学子,带着美好的希望,闻风而来。一时,英才云集。

那些士子们,来到京师以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或投靠在京师有头有面的乡亲或亲戚,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平步青云,出人头地。

刘秀当然也不能脱俗,他也开始四处寻找自己的门路。

幸好刘秀、韩寒与邓禹等南阳学子,早有准备,他们都带有郡守的推荐信和家族族长的介绍信,刘秀,韩寒,邓禹等才有幸见到了当朝权倾天下的国师公刘歆。

却说这个刘歆,非同凡响,原来字子骏,是一个大名鼎鼎,声名显赫的人物。而且,因为拥立王莽称帝有功,还是朝中权势熏天,王莽亲信的重量级大臣。

在哀帝时,他公开表示是为了避哀帝刘欣的纬而改名刘秀的,其实是想应验图谶中“刘秀发兵伐无道”的谶语,而改名刘秀,改字颖叔的。

他本是宗正刘向的少子,也是西汉皇族,沛县(今江苏沛县)人。他的为人与政见,与自己的父亲,却是迥然不同。

他也是依靠研究经学而发家的,是当今研究三国的大师易中天教授,研究《论语》的于丹教授的老前辈。他的经学,其实也是为了迎合王莽的统治,为王莽的登基而奠定舆论的基础的。

刘歆的六世祖名刘交,字游,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在刘邦抚定三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刘交就一直随侍在哥哥的左右,很受哥哥刘邦的亲信。所以,在高祖六年,刘交就被自己的哥哥高祖封为了楚王。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