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傲世皇朝 > 第14章救黎民密谋举义抗暴政舂陵起兵(2)

第14章救黎民密谋举义抗暴政舂陵起兵(2)

刘秀与李轶带着李家的宾客,回到舂陵积极准备。

李轶,刘秀与大哥刘縯计议已定,决定立即召集地方英雄豪杰首领,共同前来磋商举义大事。

首脑人物到齐,刘縯首先发言:“各位英雄豪杰,各位兄弟!王莽暴虐,百姓涂炭,天下分崩离析。如今枯旱连年,神州烽烟四起,此亦天亡莽贼之时。恢复我高祖的基业,成就千秋万世伟业,正在我辈身上!诸君是否有意?”

大家一致同意。他们共同盟誓:“莽贼篡我祖业,涂炭百姓,罪恶滔天!我辈正当为民除害,光复社稷!伯升说的有理!我们当歃血为盟,共讨逆贼!若违此盟,天诛地灭!”

于是,各位豪杰首领,分别派出自己的亲戚朋友,宾客兄弟,到各处招兵买马,联络义士,策动百姓响应。

因此,首领们最终决定,刘演在舂陵,刘秀与李通等在宛城,邓晨在新野,同时举义。

十月,刘縯紧急召集舂陵的年轻勇士,前来聚会商议,确定具体的行动大事。

然而,这些年青勇士,当最终明白刘縯是在举兵造反,意图反叛朝廷时,他们一个个胆战心惊。那些平时号称勇士的舂陵年轻子弟们,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四散逃避。

他们一边逃跑,还一边不停地埋怨刘縯:“伯升害我!造反叛乱,可是灭族之罪!我们怎么担当得起!”刘縯心急火燎,东抓西扯,不住大声劝说,也不能笼住逃跑的人群。

刘縯忧心如焚,急招弟弟刘秀前来商议救急。

刘秀闻讯,急忙快速地披挂完毕。然后,他全副武装,带上自己的武器,穿上将军制服——绛黄色衣服和宽大的官帽走了进来。

众人见状,都大吃一惊:“文叔啊!我们原来以为,只有伯升这样的胆大妄为之徒才敢做这样的造反谋逆的大事!想不到,原来你这样的胆小怕事,谨慎忠厚的人,也有胆量干上了啊!你都敢干,我们还怕什么呢!”人心这才安定。

大家商量完毕。伯升就集合众将,分配各自的任务:“邓晨弟弟,你结合邓氏宗族兄弟,准备从新野起兵;我从舂陵举兵;文叔与李通,李轶,从宛城起兵。我们遥相呼应,一举制敌!”

于是,刘縯正式决定,选择有利的时机,同时起兵。

二叔刘良听到刘秀兄弟造反的消息,他是又惊又怕,怒不可遏,十分生气。

他急匆匆地跑到军中,大声训斥刘秀:“文叔啊,你和你大哥的志趣不同,你为什么也如此作为啊?现在我们刘家的产业即将被你大哥败光,你不去治理自己的家业,反而与大哥一起胡闹,干这些灭族的事情,你这是为什么啊?你们兄弟真是不可理喻!”

刘秀劝道:“二叔啊,自从莽贼篡位以来,我刘氏皇族,备受莽贼欺凌!我们的爵位被夺,土地被分。还有若干的皇室子孙,或被杀,或被囚,或被流放蛮夷荒远之地,面临绝种的境地。凡此种种,难以言尽。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难道我们就这样任人宰割吗?反正都是一死,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拼个鱼死网破呢?或者,天佑刘氏,灭掉莽贼,恢复我汉室江山,也非难事!”

刘良思索半晌,最后终于叹道:“哎,文叔,你说得的确很有道理!二叔思量之后,也觉得事已如此,不反不行啊!就是不反,我们刘氏也会被莽贼全族屠灭!

孩子们,希望你们好自为之,不要堕了我刘氏锐气。”二叔被说服,也加入了反莽大业,令刘秀兄弟激动不已,

“现在,由二叔我去结合你二哥刘仲,以及堂兄刘赐,堂兄刘祉(舂陵侯嫡子)等,动员他们也一起从军。咱们刘氏要破釜沉舟,与莽贼决一死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舂陵。

刘縯已经集结了同乡子弟兵总计七八千人。他自称“天柱都部”(天柱司令),正在加紧训练,准备择时举兵。

不料,宛城李通方面突然出事。

先前,李通派遣自己堂兄的儿子李季到长安,暗中通报父亲李守举义一事。

当时,李季身带信件,进京去通知李通父亲李守。没有想到,在送信的中途,李季突然患病死去。李守秘密地知道了这些事情,就想偷偷地逃回。

平素,李守与同乡黄显十分友善。那时,黄显为王莽的中郎将。

黄显听说这件事,就对李守说:“如今关门禁严,君慌慌张张地逃回,必然引起他们的怀疑!你不如向皇上请求自归。事情即使不能成功,你也可以避免灾祸。”

李守听从了他的建议。

于是,他立即上书王莽请求自归,上书还没有得到王莽的批准,被留在阙下。

后来,事情突然败露,李通急忙偷偷地逃走,王莽急忙派军搜捕,将李守关进狱中。

而黄显上书王莽为李守求情说:“李守闻听儿子无状的举动,不敢逃亡。李守一向讲究信用,独自归命宫阙。臣黄显愿意同李守一起到东方去,说服他的儿子归降。如果不能如愿,臣愿意同李守一道被诛杀,死而无怨,以报答皇上的大恩。”

王莽认为他说得有理,准备同意。

不料,后来有人告诉王莽,李守之子李通起兵的详细情形。王莽很是愤怒,于是杀掉李守,下旨南阳官府收捕李通。

黄显据理力争,反遭杀身之祸,也被一同诛杀。李守全家在长安的也全被杀死。

于是,计划完全暴露。

官府紧急捕杀李通及其亲属。李通在外面闻讯,急忙独自逃亡。南阳郡亦诛杀李通在南阳的家属,兄弟、门宗等共六十四人,皆焚尸宛市。

劫持南阳太守的计划也随之落空,官府搜捕愈急。刘縯当机立断,决定提前发兵。

刘縯与刘秀在南阳起事以后,面临的军事形势十分严峻。

因为,此时虽然绿林的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新市、平林两支人马已经发展到南阳郡的地界,但是,南阳郡的大部分地方还掌握在王莽官军的手里。而且,新市、平林的势力只在南阳的南部边缘一带活动,对官军并没有大的威胁。官军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刘縯大军的身上。

刘縯明白,自己的行动稍有不慎,自己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而仅靠自己这支七八千人的队伍单枪匹马地发展,显然是不行的。必须与绿林军联合,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才有自己这支队伍的前途,才能扭转自己队伍失败的命运。

于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刘縯立即主动派同族族兄刘嘉前去说服饥民王匡的“新市兵”,陈牧的“平林兵”,协同作战。

刘嘉的父亲早殁,刘縯父亲刘钦视他如已出,曾经资助他与刘縯一起到长安求学。所以,他与刘縯一家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

刘嘉去到新市、平林军中,与其领袖王凤、陈牧等联系,表示了联合对敌的愿望。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