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傲世皇朝 > 第91章兴太学百年大计尊隐逸砥砺气节(1)

第91章兴太学百年大计尊隐逸砥砺气节(1)

起初,建武五年的春季,刘秀在朝廷收入极为菲薄窘困,战事依然扰乱纷纷的情况下,就亲自去洛阳南宫八里外的开阳们外,洒酒祭祀天地,选址破土奠基,起造太学府,并敕有司限期完工,以便选择吉日举行太学开学典礼。

太学是当时国家设在京师,专门传授经学的学校。(相当于今日的清华,北大等国立中央大学。)

十月,刘秀东征齐王张布凯旋归来,就立即风尘仆仆地亲自前往兴建好的太学视察,开始着手过问和验收太学创建的所有事宜。刘秀亲自到太学督导观学,参加太学的开学典礼。

那天,阳光明媚,气温宜人。刘秀缓步登上长十丈,宽三丈的讲堂,大会博士与太学学子,一切依照儒家学派既定的规矩与礼仪。刘秀还同博士与学子们一起研讨,学习古乐古礼,奖励杰出的师生。

那时,刘秀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要把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家学派学者,著名人物拉到自己的身边,为自己的王朝服务。刘秀对他们或任以官职,或尊以名号。

不久,刘秀的身边就集中了诸如范升,陈元,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一大批当时的著名学者,贤人达士。

刘秀对贤士与学者们以礼相待,尊崇备至。或听取他们的策谋,或利用他们的名望和学识,从心理上威服自己手下那些自鸣得意的文武僚属,抑制功臣们普遍具有的自以为是,居功自傲,自以为无所不能的情绪。

虽然当时朝廷的经济极度困难,但刘秀依然鼓励支持太学的建立。刘秀还勉励官吏们,将帅们资助太学的运营,并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太学学习。

为了使太学教育达到较高的水平,刘秀对从事教学的博士的选拔制度加以不断的更新完善,使在经学上有较高造诣的儒家学派人士担任老师—博士官,到太学中传授诸经。

刘秀还多次亲自巡视太学,奖励与慰勉师长和学生。

不仅如此,后来,刘秀还责令地方仿效中央,设置郡学,县学,专门传授经学。在民间,朝廷则鼓励私人办学。

那些粗鄙的诸将开始并不明白皇上这样做的道理。他们甚至奇怪国家经济是这样困难,就是军费的开支常常都是难以支撑与维系,处处都要量入为出;而兴办太学等,又需要大量的钱财,这些支出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皇上为什么还要如此费心费力,用尽心思,花那些冤枉钱呢?

那些大老粗,他们心里哪里能够明白,皇上刘秀如此倡导儒学,实际上是一种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皇上不仅是在加强思想的统治,凝聚天下百姓对新生朝廷的向心力;而且是在筹划着改造他的官吏队伍,以适应由取天下,向守天下的转变,适应安定国家与建设国家的伟大使命。

刘秀明白,现在的官吏队伍,多是在战争中,凭军功提拔起来的,他们未必能够适应和平时期的建设工作。

官吏队伍中只有不断地让新鲜血液进入,才能保持他的活力和开拓创新的气势。

否则,朝廷被某些大家族垄断或霸占,就会陷入近亲繁殖的恶性循环中,出现一蟹不如一蟹的窘境,最终导致王朝的腐化堕落和覆灭。

而要达到巩固新生的朝廷,革新政治,廉洁从政这些目的,只有依靠不断的教育与引导才行。只有通过教育,宣传,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实现培育新生代官吏的伟大使命,才能最终实现刘秀自己中兴汉室的宏图伟业。

当初,征西大将军冯异战胜了赤眉变民,逐渐消灭了关中割据势力,终于艰难地平定和稳定了关中局势。

后来,成家皇帝公孙述也看出了关中重要的军事与政治和经济地位,他就派遣自己的将领程焉带兵数万,勾结吕鲔,想出屯陈仓,进攻三辅,企图夺取关中土地。

冯异和赵匡迎击,程焉兵败,逃往汉川。冯异穷追不舍,在箕谷又大破程焉大军。接着,冯异回军进击吕鲔,吕鲔部众,降者甚多。

此后,公孙述多次派兵进犯关中地区,每次都被冯异挫败。

征西大将军冯异在关中驻守三年,关心民生,平反冤狱,发令施仁,恩威并重。因而,关中百姓生活安乐,远近怀德。

冯异担当征西大将军要职,长久居外,镇抚关中,前后已经有三年时间。他驻军的上林苑俨然都市一样繁荣。他的内心颇不自安,担心谗言的陷害,于是谋划自保之计。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