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虽然成功地争取到了窦融的归顺,并授予窦融以凉州牧之职,但却未能顺利地争取到西州隗嚣的归顺,令刘秀深深地惋惜。
刘秀为隗嚣的缺乏洞察力,一意孤行,认不清时局的狭隘自私心理,感到痛惜万分。
隗嚣以前是如此的聪明睿智,可是如今却不能看出天下统一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只因一己之私蒙蔽了自己的聪慧的眼睛。
天下黎民百姓早已厌倦了多年的战争,渴望长久的和平。他们对反对统一,挑起战争的独夫们早已是深恶痛绝。
隗嚣自以为高明,他想凭借险要的地势专制一方,却不知道审时度势。他的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自取灭亡。
隗嚣不仅拒绝了刘秀的劝谕,而且也不理睬和接受身边大多数谋士的规谏。他这样做,自然也会引起自己的朝廷内部一大部分人士的不满和怨恨,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众叛亲离,身败名裂。
所以,认真分析了隗嚣的处境以后,刘秀更加坚定了一定要信守自己制定的原则的意志和决心。即对隗嚣采取的军事行动,应该始终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上的分化瓦解结合起来,达到攻心为上的目的。
军事上,要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原则;政治上与外交上,要分化孤立和瓦解隗嚣的势力;还要通过赦免隗嚣控制区的有罪官吏和百姓的手段,来动摇其统治区的民心,进一步打击与瓦解隗嚣的统治基础。
窦融的归顺,对刘秀也是更加地有利。刘秀一下子实现了可以从西北部牵制,夹击隗嚣的目的,从而就会使隗嚣的处境,日渐窘困。
然而,利令智昏,鼠目寸光的隗嚣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些。
他不仅没有意识到刘秀的汉朝廷,可能很快就会对陇山之战的失利做出强烈的反应;相反地,隗嚣却对陇山之战的胜利而感到沾沾自喜。
隗嚣甚至很不理智地用调侃的语气上书向刘秀请罪,更加激怒了刘秀及其手下大臣:
“陛下:
请原谅微臣的冒犯的举动。陇山之战,使陛下的百战百胜的雄师失利完全是微臣的责任。
那时,微臣的官民大众,听说陛下的大军突然进逼,他们一个个惊慌失措,恐惧万分。为了自救,我们不得不奋起抗命,以求苟延活命。
臣,隗嚣,本事低微,能力有限,一时无法禁止将士们的冲动与激愤。虽然陇山之战,微臣的大军侥幸获得胜利,但微臣等,并不敢违背作为一个臣子的身份和礼节。所以臣,亲自快马加鞭去把那些追击冒犯陛下的大军立即追回。
臣饱读圣贤之书,时时念及虞舜侍奉父亲的事迹。臣深刻理解父亲用小棍打,他就接受;用大棍打,他就逃跑的道理。
微臣虽然不够机敏,但绝对不敢忘掉君臣的大义。如今,微臣的事情,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赐微臣死,微臣就死;加微臣刑,微臣就服刑。
如果微臣能够蒙陛下的宽恕,使微臣依然有洗心革面的机会,那么微臣就是粉身碎骨也会感谢不尽!”
隗嚣的轻谩的言语,果然激怒了朝中重臣。
主管单位认为隗嚣态度十分傲慢,不是作为一个臣子所能说的话语。他们请求立即诛杀隗嚣派遣的人质—隗嚣的长子隗恂。
刘秀于心不忍,还不愿放弃最后的努力。
于是,刘秀再亲笔写一封信给隗嚣,做再次的努力,并派表哥来歙把信件送到汧县(陕西陇县南),转交隗嚣:
“季孟将军:
陇山之战,将军以下犯上,使官军蒙羞,令将领们恼怒不已。朝中众臣,都以为将军罪不容赦。朕唯独反对。
从前,柴武将军有言:‘陛下(指高祖刘邦)宽厚仁爱,将领们虽然有叛变逃亡的事情,但只要弃暗投明,回归阵营,仍然会恢复他的官职爵位,绝不诛杀!’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