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一个复仇主义者的故事

一个复仇主义者的故事

刺杀失败后,力士的下场我们不是很清楚,似乎是被抓后自尽了。而张良的结局我们能确定,他居然全身而退,改名换姓隐匿于下邳。权倾天下的始皇帝因刺杀事件震怒不已,下达全国动员令搜查了整整十天都没有找到刺杀主谋的消息。于是张良便成了赫赫有名的全国通缉要犯,也成了当时游侠们心生敬仰的传奇人物。

虽然改换了姓名,但张良没能就此过上平静的生活,他仍然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国。机缘巧合之下,张良得到高人指点,开始研读据说是中国第一代武圣姜子牙所留下的《太公兵法》。随着不断地学习、提高,张良的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升,他开始意识到刺杀嬴政并不能解决问题。即便自己不顾性命刺杀成功了,那又能怎么样呢?当时的东方六国政治腐化,即便没有嬴政,也会出来一个赵政或吕政来做嬴政所做的事情。要想让韩国不被秦所灭,只能让韩国强大起来,而自己要想让韩国强大起来,首先要恢复韩国。于是张良从一个复仇主义者转变成一个复国主义者。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张良也拉起了百十号人的队伍,想要做一番事业。张良原本是去投奔景驹的,一开始的心思跟刘邦当初差不多,只是他正好见到刘邦的队伍路过,就顺便看了看。刘邦年轻时自认为是游侠,如今见到了偶像,当然很激动,两人一番长谈之后更是觉得相见恨晚,于是刘邦很诚恳地请张良留下来做一名厩将。

张良是何等人,他见过的达官贵人比一般百姓认识的人还多,对区区一个厩将自然不放在眼里。然而,他发现刘邦虽然表面上跟其他的义军将领一样俗不可耐,但这个人极其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且悟性惊人,常人听不懂的兵法刘邦一听就懂,常人想不通的事情刘邦一点就通。张良终归是个读书人,而读书人总有一种良禽择木而栖的心理。张良偶然间碰到了刘邦,又进行了一番深入接触,对刘邦感到十分满意,于是也就打消了再去见景驹的念头,留在刘邦身边做了一个贴身的谋士。

所谓旁观者清,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刘邦发觉景驹虽是代理楚王,听起来威风,但其实是把自己放在了火炉上烤。景驹没有意识到楚王这个旗号不是谁想打就能打的,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其他楚系义军的不满,而且景驹本人能力有限,并不具备成就大事的魄力。更重要的是,在投奔景驹的那段时间里,丰邑被夺始终是刘邦内心挥之不去的阴影,必须尽快夺回。种种因素影响之下,刘邦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再次决定单干,于是他迅速脱离景驹,又一次带着队伍回军包围丰邑。

虽然这次比上次多了五六千人,但结果是一样的。刘邦在丰邑城下只能望城兴叹,徒呼奈何。雍齿时不时还在城头露个脸,用面带嘲讽的神情刺激城外的刘邦。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在丰邑城下死皮赖脸地磨蹭了多日,不断被雍齿刺激的刘邦听到了一个消息:景驹的队伍已经被另一支楚军打散,他本人也死在了逃亡的途中。

获胜的这支楚军为首的将军叫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在消灭景驹后手上已经有十万之众,现在正在不远的薛县附近,是一个颇有实力的人物。被雍齿过度刺激的刘邦打听到项梁的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留下大部队继续围城,自己只身带着百十个随从连夜投奔项梁帐下。

我相信,刘邦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本人的公关交际能力非同一般,因为初次见到刘邦的项梁也未犹豫,直接拨给他五千人马和五员将领,助他攻打丰邑。得到增援的刘邦队伍士气大振,终于把雍齿赶出了丰邑。

胜利后,刘邦痛打落水狗,不仅是丰邑,连楚地也不让雍齿待了,把他一路赶到了魏国。夺回丰邑终于让刘邦出了口恶气,他的心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见识过秦军的残暴、项梁军队的强大之后,站在丰邑城头的刘邦开始感到不满足:沛县虽好,但地方太小了,没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而自己的力量又太弱,他要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更大的舞台和空间。于是刘邦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片他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土地,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去闯荡一番。既然已经走上了反抗强秦的道路,就不能退缩、犹豫或苟且偷安,只能勇往直前。

人生一世,横刀立马,建功立业,大丈夫当如是也!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296.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