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突袭茏城

突袭茏城

茏城在哪里现在已说不清楚了,有人说它在塔米尔河附近,有人说在察哈尔左翼旗界附近,也有人说它在现在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这几个地方中,离上谷(今宣化)最近的也有七百里的路程,远的更在千里之外。然而,不管它在哪个地方,选择茏城都非常符合卫青谨慎的性格:首先,这个目标是固定不动的,虽然远是远了点儿,但终究看得见、摸得着,不像匈奴人平时的聚居地一样会移动;其次,正因为远,匈奴人平时并不在这个地方重兵设防;再次,还是因为远,所以它才符合刘彻深入敌后的意思。

虽然当时关中正值深秋,大草原却早早进入了冬天。卫青和普通的士兵一样顶风冒雪,在荒草和大雪中艰难地辨别着方向,饿了啃两口干粮,冷了喝几口酒,沉默地向茏城进发。

这支沉默的军队就这样沉默地前进着,几天之后的夜里,卫青和他的骑兵终于到了茏城附近。卫青登上一座山丘,见到目标就在眼前,并没有多说什么,这时候也不需要再做过多的动员,他只是一挥手:“准备!”手下的一万骑兵齐刷刷地拔出了腰间明晃晃的刀。

经过几天的同甘共苦,士兵们已经打心眼儿里对这位和他们一样出身低微的将军表示了认同。他们和卫青一样,渴望着与敌搏杀,渴望着一场胜利,而在经历了大自然的考验后,现在他们想要的机会就在眼前。一万骑兵眼里燃烧着烈火,手中紧勒着缰绳,跟在卫青后面缓步来到高处。

“杀!”卫青高喊一声,发出进攻指令。

“杀!!”沉默几天的士兵突然像变了个样似的发出惊天动地的喊声,一万骑兵从山坡上冲下,如滚滚潮水向匈奴人席卷而去。茏城的匈奴人从没有在草原上见过汉人的军队,以为是天降神兵,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汉军的战刀砍作两半,或是被汉军的战马踏成肉泥,仅少数人侥幸逃脱。天明之后,汉军打扫战场,留下七百余具匈奴人的无头尸体,离开了茏城。

李广只身逃回,公孙敖折损大半,公孙贺无功而返,刘彻在长安城已快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想想朝中老臣的冷嘲热讽,想想韩安国等保守派背地里的阴笑,刘彻简直要抓狂。在这样的焦躁不安中,刘彻终于等到了卫青的消息:直捣茏城,歼敌七百。

刘彻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要赏功罚过了。李广、公孙敖按律当斩,但由于当时刘彻到处开战,朝廷财政入不敷出,便有了让重罪之人花钱买命的政策,李广和公孙敖各自缴纳一大笔赎金后,回家待业去了。公孙贺白跑一趟,既无功也无过,只有卫青被封了一个关内侯。

或许有人觉得,刘彻是不是抠门了一点儿?其实不然,怎么说关内侯也是侯,虽然名头不如列侯响亮,但毕竟也是个侯爷。李广这样的名将,一辈子的愿望也不过是“封侯”,最后还没能实现,可见想跨进这道门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歼敌七百在哪个朝代都不能算是一场大胜,如再综合下其他将领的战绩,汉军这次的损失恐怕远大于匈奴。但卫青达成了刘彻的愿望,他向世人证明了大汉的军队一样能驰骋草原,一样能奔袭千里,一样能克敌制胜,并不是只能一味地躲在家里被动挨打。

在军事上,卫青的横空出世让刘彻兴奋不已,他终于还是赌赢了一把。现在,有了卫青这张牌,保守派的大臣们就不敢公开对进攻匈奴的战略方针发表太多的质疑了。

“就这么干,让卫青把匈奴人一直赶到天边去!”刘彻更加坚定了决心。

茏城之战对当时的汉帝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致后来补定年号的时候,刘彻拍板将下一年的年号与之前的区分开,开始使用他即位后的第三个年号——元朔。正好,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十二月,已经为皇帝生了三个女儿的卫子夫再次临盆,这次终于生了个儿子。二十九岁的刘彻有了自己的儿子,激动得无以复加,亲自给皇子起名“据”,同年正式封卫子夫为皇后。

有了刘据这个儿子、卫子夫这个新皇后,以及卫青这样有天分的将领,“元朔”这两个字更显得恰如其分。“元”者,“首”也;“朔”者,“始”也。其寓意大概是:

“就让大汉帝国从此刻起,从我刘彻的手中重新开始。”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237.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