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西汉的皇帝和丞相

西汉的皇帝和丞相

之前我们并没有过多涉及汉朝的政治制度,因为汉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秦朝的延续。一方面,建国以后,刘邦忙于军事平叛,基本没什么时间理政;另一方面,刘邦在政治上是个极懒惰的人,平日里大小事情总交由丞相萧何处理,自己五日一朝,只对国家大事做一些批复。这非常符合刘邦的脾气。之后虽然经历了吕后的折腾,但朝廷的政治制度大体没什么变化。为了讲清楚内朝为什么坏、坏在哪里,我们就要先了解下外朝,以及外朝的首领丞相与国家的统治者皇帝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秦吞并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政府。这个政府和之前的政府是不同的,它有一个世袭的领袖——皇帝。秦始皇终结了封建制度,废除了贵族官员的世袭传统,除皇帝之外,朝廷里再没有第二个能够世袭的官职。这是国家政治制度上一个极大的进步。然而,进步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样分开了以后,皇室是不是就是政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国人的意见和历史的发展来看,皇室并不是政府,皇帝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而国家的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在世袭的皇权和不世袭的政府之间,便需要有人来调剂,这个人就是政府的首脑——丞相,由他对国家的政治负实际责任。这便是西汉初年的情况。

那又有人要问了:皇权和相权相比,哪个比较大呢?

在汉初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说不清楚。

所谓朝廷官员,就是指我们常说的三公九卿以及其下的各级官员。汉初,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所有文官的首领,太尉是所有武官的首领,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并协助丞相完成工作,相当于副丞相,而朝廷的丞相人选必须做过御史大夫,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丞相”这个词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丞”是副、贰的意思,“相”也是副的意思。由此可见,丞相本身就是一个副官,只是这个副官比较牛,是皇帝的副官。而皇帝这个正官通常又是不管事的,因此,事情就要由丞相这个副官来做。事情做得不好,皇帝可以不负责任,但丞相是一定要负责的。这是古代一种非常好的政治制度,因为对事情负责任的人并不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所以,一旦出了问题,作为最高领导人的皇帝是可以去追责的。丞相既然管理天下的事情,自然也包括皇宫里的事情,可丞相一个人哪里顾得了这么多?尤其皇家的事情,通常是需要亲临现场的,丞相总不能一天到晚猫在皇宫里办公吧?于是,丞相便在御史大夫之下又设立了一个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皇宫里的相关事务。在大汉朝廷的官职里,但凡带有“中”字的,都是需要在皇宫里办公的,而御史中丞便是政府在皇宫里的代表。

这下情况大概就明白了。丞相既然是皇帝任命的,皇权当然高于相权。然而,皇帝有事并不能自己直接去操办,必须先通过御史中丞将事情传达给御史大夫,再由御史大夫传达给丞相,最后由丞相主持具体的工作。丞相也一样,有事需先转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再转御史中丞,然后由御史中丞转给皇帝,最后由皇帝对事情进行批复。这就是汉朝时皇室和政府的关系,依照这个关系,皇帝甚至可以不用上朝。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