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三个人

三个人

刘彻在选择托孤人选的时候实在是费了不少心思。在他看来,霍光忠诚能干,上官桀能征惯战,桑弘羊善于理财,金日磾最能体现他晚年胡汉一家和平发展的思想,这一阵容可谓能文能武、胡汉结合,既能搞政治又能搞经济,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了。那么,这里有个问题:除去霍光,在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三个人里面,谁是刘彻最为看重的呢?

答案或许有些出乎你的意料,不是打过匈奴、征过大宛的上官桀,也不是经济能手桑弘羊,而是匈奴人金日磾。

金日磾原是休屠王子,本可在草原上过上层社会的生活,不巧当时汉朝出了个霍去病,带兵横扫草原,先抢了休屠部落祭天的金人,后又逼得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走投无路,只好投降。投降就投降吧,按刘彻的习惯,休屠王投降过来虽然不能再称王,但做个侯爷总是没有问题的,金日磾不是王子也还是个公子。没想到,休屠王临场退缩,当即就被浑邪王杀了,他的手下死的死、散的散,剩下那些没死没散的则并入了浑邪王手下。金日磾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只能跟随母亲带着弟弟来到长安城,在黄门做一名养马的马夫。这一年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金日磾十四岁。

让匈奴人养马,朝廷也算物尽其用。十四岁的金日磾在母亲的教导下并没有生活在仇恨中,他每天都认真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切草、喂料、放马,毫不倦怠。机会总是青睐那些认真的人。金日磾把马养得又肥又壮,人也长得高大威严,而且行事端正,得到刘彻极大的赏识。他先做了马监,很快又被提拔为侍中、驸马都尉,后来又升为光禄大夫,出入都跟随在刘彻身边。

能够时常跟在皇帝身边,即便是在汉人官员里,也是不可多得的荣耀,可金日磾从没敢忘记自己的身份,几十年间在皇帝身边目不忤视。刘彻赏赐的宫女他也一个不碰,更是曾经生擒莽何罗,救了刘彻一命。可以说,他对皇帝的谨慎、忠诚,丝毫不比霍光差。

金日磾的家教非常严格,当年他母亲对他的教育甚至受到刘彻赞许,刘彻还命人给金日磾的母亲画像,并悬挂于甘泉宫内,而且在画像上注明“休屠王阏氏”。金日磾对母亲极为孝顺,甚至在母亲死后,金日磾只要进入甘泉宫,每次都在母亲的画像前驻足,流泪跪拜一番,方才离去。当金日磾得到皇帝的重用后,刘彻对他的长子弄儿也十分喜爱,甚至称呼弄儿为“我的儿子”。一般人的孩子要是得到皇帝这样的宠爱,早被捧到天上去了,金日磾却不一样,他对儿子的要求因此变得更为严格。然而,亲爹的严格比不上皇帝干爹的宠爱,弄儿长大后还是向着二世祖的方向发展,甚至已经到了敢在宫里公开调戏宫女的地步。对于弄儿的不成器,金日磾忍无可忍,又担心他做出淫乱宫廷的丑事,最后只好含着泪逼死了他。

金日磾做人严谨如斯,让刘彻也好生敬畏,甚至已经忘了他匈奴王子的出身,把他当作最忠心、最值得敬重的臣子对待。据说,当年刘彻托孤的时候,本是有意选择金日磾作为首辅大臣的,但金日磾以自己是匈奴人,如果他做首辅就会让匈奴看轻大汉为理由拒绝了刘彻,甘心为霍光做副手。等到刘弗陵做了皇帝,霍光宣布刘彻遗诏的时候,金日磾又说现在皇帝还小,做大臣的应当尽心尽力辅佐皇帝,就推掉了封侯的诏命。试想,如金日磾这样忠心、低调、能干、孝顺、讲原则且知进退的大臣,哪个皇帝会不喜欢?作为一个匈奴人,他对汉朝的忠诚和贡献已经超过了同时期几乎所有的汉人大臣。

按常理计算,在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作为年纪还不满五十岁的辅政大臣,金日磾正是一展宏图的时候。令人没想到的是,金日磾在辅政后不久便病倒,而且病得很重,很快就不行了。

金日磾的病很可能是他在中原长期水土不服造成的。之前,他生擒莽何罗的时候已经病了,也可能后来一直就没好,病情越来越重,直至不治。当然,也可能有一些人为的因素,请容我稍后再提。

始元元年九月,弥留之际的金日磾在床上接受了皇帝(实际上可能是霍光)赐予的秺侯封号,第二天便病死在家中。

三个人中的第二个人是上官桀,他是刘彻晚年的一个重要武将。这个人早年间也是养马的,因为力气大,加上马上功夫不错,刘彻安排他做了未央宫的养马头子。

可能有人会觉得:怎么又是个养马的?

要知道,有的时候,养马并不见得是下等的活计,尤其在刘彻那个时代。刘彻喜欢打仗,也非常重视和喜欢马,在那时,一般人要是能给皇帝养好马,那就是往上爬的一个阶梯。上官桀却不走寻常路。

有一次刘彻病了,经过多天治疗,病情好不容易稍有好转,他就惦记起上官桀养的那些好马,也没跟其他人打招呼,自己急匆匆地跑去看马。没想到,在未央宫的马厩里,刘彻发现那些原本膘肥体壮的好马如今一匹匹全都没精打采,不少甚至变得骨瘦如柴。这下刘彻勃然大怒,把养马的头子上官桀抓来一顿臭骂:“你小子以为我没机会看这些马了,是吗?!”说罢就要将上官桀拖出去砍头。

一看皇帝发怒,上官桀赶忙跪下来辩解:“前段时间听说陛下龙体欠安,臣日夜思念,寝食不安,时刻盼望着陛下能早些好起来,实在是没什么心思料理这些马。”他说着说着眼泪就开始不住地往下流,最后干脆哽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我们无法分辨上官桀的话是不是真的,或许他就是看皇帝不在所以偷懒了呢?但至少他的应变能力是一流的。皇帝位于统治阶级的最顶端,看似众星捧月,实则内心孤独。为各自的利益,肯为他尽心办事的人多了去了,却有几人能打心眼儿里关心皇帝的身体?听了上官桀的话,刘彻内心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一下被触动:上官桀这个人居然这么把朕的健康放在心上,这是何等的忠臣!于是,上官桀迅速升迁,先做了侍中、搜粟都尉、少府等,后来又做到太仆,一跃成为政坛的红人。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