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把控着朝廷的实权,事情做得还算漂亮。他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负担,对外也屡有建功。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霍光派范明友征乌桓,斩首六千余,第二年又派傅介子平定了楼兰。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一向与汉朝为敌的匈奴也逐渐开始消停,朝廷上下显现出一派“百姓充实,四夷宾服”的景象(《汉书·霍光传》)。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国家国内政治稳定、朝中大臣能干、边境安定,而当朝的皇帝又聪明早慧,按理说,一个盛世王朝来临的必备条件都已经具备,只等着年轻的刘弗陵如同他的父亲刘彻一般,去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
然而,历史在这里又莫名其妙地拐了个弯,问题出在了最关键的皇帝刘弗陵身上。
时间到了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这一年春天,刘弗陵正式举行元服仪式。这标志着他可以作为一个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君来治理国家了,而且刘弗陵不同于一般的皇帝,在处理上官桀诬告霍光一事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是众所周知的。虽然以往的政绩主要是霍光的功劳,但作为皇帝,刘弗陵的贤能众人也是看得出来的。这样一个贤君坯子,按当时老百姓的要求,恐怕是要提早出来亲政的。可奇怪的是,他在元服之后居然继续委政于霍光。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正是精力旺盛、无处发泄的时候,而且刘弗陵又不是昏庸之人,该他亲政的时候不去亲政,那他去干什么了呢?
答案是不知道。
此后三年间,除了偶尔出来宣布减减赋之外,对于国家和社稷,基本上没见刘弗陵有什么举动,社会活动的劲头还不如当年六七十岁时的刘彻。在转过年去的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刘弗陵一病不起,很快就在未央宫驾崩了。
历史上短命的皇帝有的是,单就西汉一朝来说,恵帝刘盈死的时候也是二十三四岁。可刘盈是长期积病在身,又沉溺于酒色所致,而刘弗陵平时生活规律,没听说有什么不良嗜好,也不像霍去病那般长期劳累,怎么刚二十一岁就病死了呢?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