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禹说是要早做打算,但其实最早反应过来的还是别人。
在霍家这一大群人里面,较早对刘询的作为有所反应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霍光的女婿赵平的门客石夏,这人精通天文学,他通过观星发现霍山有被皇帝贬官或杀死的危险;另一个是霍云的铁哥们儿张赫,就霍家岌岌可危的形势,他找到霍云的舅舅李竟,希望李竟能建议霍云:“现在朝廷中是丞相和平恩侯当权,可以告诉霍老太太,让太皇太后先杀了这两个人,然后皇帝的去留问题不就是太皇太后说了算吗?”
说来说去还是八年前那一套,想来霍家人做这事已经轻车熟路。然而,有人比他们反应得还早,这个人就是刘询。
张赫的密谋很快就被长安城里的一个平民张章知道了(实在想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张章先把事情告诉了旗门[3]董忠,然后又借百姓可以直接给皇帝上书的便利,上书揭发了张赫的密谋。
经过刘询之前的一番动作,霍禹和整个霍家已经没有能力把控局势了,张章的上书很快就到了廷尉那里,廷尉依法派执金吾去抓人。这时候,刘询下诏,命令执金吾停止抓捕石夏、张赫等人,因为这两个人实在是无足轻重的小虾米,刘询的目标始终是他们背后那个巨大的阴影——霍家。
刘询的算盘打得很准,廷尉的抓捕命令已经发出,事情已经尽人皆知,这个时候停止行动只会增加霍家人的恐慌。刘询相信,只要再给他们施加一丁点儿压力,他们就会自己炸锅。于是,刘询一方面下令不准继续追究石夏、张赫的事情,另一方面又不断地用“霍家的女眷对太后不敬”“霍家的亲信冯子都违法乱纪”之类的借口批评和谴责霍禹等人,还取消了霍云、霍山两人的宿卫资格,让他们没事就回家待着去。
这下子,霍家上下就更加紧张了,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但凡有点儿风吹草动,都能把他们吓出一身白毛汗。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平时注意不到的一些情况,现在也成了催命符,刺激着霍家人的神经。比如,白天成群结队的老鼠满院子跑,晚上猫头鹰在门前的枝头上使劲地叫,大概是被白蚁蛀坏的门也在这时候很配合地塌了下来。
霍禹嘴上不说,但心里对这些所谓的“凶兆”讳莫如深,一刻不停地在想:是不是皇帝就要对霍家下手了?所谓梦由心生,这样的事情白天想多了,晚上自然睡不踏实。霍禹于是梦到霍光托梦让他快跑,抓他的人就要来了。吓得他半夜里惊醒过来,好不容易再睡下,又在梦中恍惚听到了来抓他的差人所骑骏马的马蹄声。
整个霍家都几近崩溃了。可笑的是,刘询在这段时间里甚至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几乎就相当于一个旁观者,看着霍禹、霍显、霍山、霍云这些人在那里团团转,一步步地把自己推向死亡。实际上,霍禹他们是被自己心里的巨大阴影击败的。他们认为这个阴影是刘询,其实不是,这个阴影是道德,是公理,是良知,是隐藏在他们心中的恐惧和愧疚。
终于,他们崩溃了,在自认为这样下去必死的情况下,霍禹决定做鱼死网破的最后一搏。方法嘛,还是一样:太后设宴请吃饭,让丞相和平恩侯作陪,然后在席间杀了他们,最后再逼刘询退位,让霍禹做皇帝。
这简直就是一个小孩儿过家家似的计划。别的不说,就算真能杀了丞相和平恩侯,又废黜了皇帝,霍禹又有何德何能,能坐上这个刘姓天下的龙椅?要能坐上去,霍光也许早坐上去了。所以,霍禹等人的整个打算与其说是计划,不如说是笑话。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