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奭死得匆忙,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安排好后事,而这意味着朝中大臣们又有的忙了,况且国人大多信奉“一朝天子一朝臣”之类的理念。关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我有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偌大的朝堂就好比拳击擂台,大臣们是选手,皇帝是裁判,选手再怎么斗,都得在裁判允许的范围之内。可现在裁判提前离场,擂台上只剩下选手,选手没了约束,这场比赛就乱了。然而,这场比赛又是一场没有时间限制的比赛,于是,选手们就在混乱之中开始了下一回合的较量。
刘奭驾崩后,朝廷这个擂台上有不少选手,但最有实力的无疑是宦官,而宦官里打头的自然是那个已经当了好久擂主、看似无敌的中书令石显。在石显独孤求败的时候,场上来了一位新裁判,这位新裁判显然不愿意遵守擂台的规矩,上来直接把老擂主石显按住一顿痛揍。
那这是为什么呢,又是谁能让裁判上场动手呢?
公元前32年,新君即位,他就是元帝刘奭的太子刘骜。这一年正月,刘骜上台做的第一件大事就让当时的人大跌眼镜——他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免去了石显中书令的职务,让他去做长信中太仆。这是一记重拳,打得石显头昏眼花。
大家已经知道中书令是什么官了,那长信中太仆是什么官呢?长信宫是太后的寝宫,中太仆主要掌管太后的车马。长信中太仆并不是朝廷常置的官职,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全看皇帝的心情和需要,而这次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处理石显而特意添设的。
石显一下子从位于权力中枢的中书令变成了太后的车马主管,虽然俸禄还是中两千石,但地位与之前远不可比。一看石显不得新君喜欢,失了势,以前那些在他面前低三下四的大臣的脊梁骨一下硬了起来,纷纷出来落井下石。
最先站出来跟他翻脸并划清界限的是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他们给皇帝上了一封奏折,历数石显的数十条罪状,并揭发其朝中党羽多人。刘骜派人核实,发现丞相所述罪状条条属实——那是自然,因为就在一年多前,匡衡还和石显穿一条裤子,要一起搞甘延寿,因此,石显做过的事他大多有份儿,怎么会不清楚?
看了匡衡的奏折后,刘骜便授意有司彻查石显和他的党羽。这下石显非但不能翻身,连车马主管也不能做了,直接被贬为庶民,并被遣返老家济南,先帝之前赏赐他的万贯家财也被抄没。
尽管几个月前石显还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现在他离开长安时没有一个人来送行,因为他的爪牙党羽,甚至凡是靠巴结他得到一官半职的人,都已经被朝廷彻查并免官。即便有侥幸逃过一劫的,现在也不可能出来见他。能陪伴石显的除了监视他的衙役,就只有他受宫刑之前所娶的妻子和他们所生的儿子了。从长安一路到济南,路程何止千里?因为没有钱,他们大概是靠双脚往回走的,这让十几年来在京城养尊处优的石显难以承受。而更难承受的是心理上的打击,因为在他看来,他对刘骜是有恩的。
刘骜小时候很得他的爷爷刘询的喜爱,到了他父亲刘奭做皇帝时,刘骜很顺利地就做了太子,生活对他来说顺得不能再顺了。可刘骜这个人有些像方仲永,自小聪明伶俐,饱读经书,加上长得又壮实,看起来将来完全是一副有为君主的样子。然而,做了太子后,大概是受到了过多的吹捧,刘骜自觉书已读饱,而且此饱非一朝一夕之饱,乃是蛙蛇过冬前之饱——今日一饱便可长期不进食。刘骜在穷极无聊之下走了歪路,受了某些不正之风的诱惑,年纪轻轻的便沉溺于酒色。刘骜身为太子,所得资源既丰富,质量又高,加上他的身体本身也壮实,他更是深得其中滋味,便把之前多年的圣人教训抛诸脑后,整日只知道泡在温柔乡里寻欢作乐。
刘骜这样的表现让刘奭非常不高兴,而且时移世易,此刻刘奭宠爱的是傅昭仪,他喜爱的也是傅昭仪的儿子定陶王刘康。因此,老戏码就又来了:皇帝起了换太子的念头,甚至刘奭在驾崩之前就要将其付诸行动。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