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王凤在王商面前输了见识,又在皇帝面前丢了面子,他意识到王商的水平确实比自己高太多,这让他开始对王商有了成见。
王商有背景,有学识,有能力,身形高大,容貌英俊,超于常人,而且举止得体。后来他做了丞相,连匈奴单于入朝见到他都敬畏三分,怎么看他都是大汉一代贤相的风范。只可惜,他生不逢时,遇到了王凤。
王商虽然一直看不惯王凤在朝中的专权横行,但两人的真正交锋则是因外人而起的。当时,在琅邪太守杨肜的管辖地内,将近一半的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按当时人的看法,有灾害发生,定然是当地官员无德,或是出现了冤情,因此,王商作为丞相就要派人去琅邪郡调查。
古往今来,无论是谁,能有个一官半职,靠的大多是两点:要么有能力,要么有关系。总不会你什么都没有,天上就能掉顶帽子砸你头上。琅邪郡一半地方受灾,杨肜再怎么说都有赈灾不力的罪过。以此反推,此人大概能力一般,能做到两千石的高官证明他关系过硬。事实也是这样,因为杨肜和王凤有姻亲关系。
既然有这层关系,王凤便去王商那里给杨肜说情。他的理由是天灾非人力所能左右,而据他所知,杨肜是一个好官员,因此,他请王商不要派人下去查了。
王商根本不听王凤的,而且王凤这么一说,他更加肯定杨肜这个人有问题。然后,王商私底下派人一查,果然查到了杨肜不称职的证据,一封奏折上去就要罢免杨肜的官。
关于这件事,我认为王商大概也有杀鸡给猴看、想杀一杀王凤威风的意思,可他要么是高估了自己这个丞相的能力,要么是低估了大司马的职权,他的奏折送上去后竟如泥牛入海,连个回声都没有,大概半路就被王凤截了。
这下王商可能才意识到王凤的厉害,就赶紧走关系,想送自己的女儿进宫服侍皇帝,给自己增加一点儿对抗王凤的资本。然而,太迟了,因为王凤的反击来得既凶猛又迅速。
就在王商弹劾杨肜的时候,王凤已经开始行动。既然你王商不给我面子,那就休怪我王凤跟你撕破面子。王凤于是开始派人四处挖王商的黑材料。
“什么?丞相为人正直,社会声誉良好?我就不信了,给我使劲儿挖,工作上没有就挖生活上的,生活上没有就挖私生活上的。”
终于,王凤的党羽挖到了两条可能有用的材料。当然,在我看来,这更像栽赃:一、据说王商曾和他父亲的婢女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二、王商的妹妹和人通奸,然后一个奴仆把奸夫杀了,据说是王商指使的。
王凤很是得意,立马把王商的黑材料捅了上去,要求皇帝处理王商。以王凤的想法,只要有他在,即便是“据说”,也能发挥实锤的功效。可没想到的是,刘骜这时并没听王凤的,他认为哪怕这些都是事实,也没有必要因为这种小事罢免丞相。
王凤一听怒了,一拍桌子:“你小子居然不听我的?!”吓得刘骜一哆嗦,只好同意把事情交司隶校尉处理。
既然由司隶校尉处理,那这场争斗王商注定会失败。王凤连皇帝都不怎么放在眼里,要指挥个司隶校尉就太简单了。对王商来说,更不幸的是,偏偏这时候月亮跑到了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处在了一条直线上——日食出现了。这下,王凤理直气壮地宣布:日食代表什么?代表老天爷在提醒皇帝,现在的大臣里面有乱臣贼子蒙蔽皇帝。贼子是谁?就是王商!
王凤对自己的这番解释很是满意,授意手下官员弹劾丞相。刘骜也不傻,知道这是王凤的计谋,就在奏折上答复说:“算了(勿治)。”
王凤却不愿算了,他强硬地瞪视刘骜,非要刘骜定王商的罪。刘骜大概从小就对王凤产生了摆脱不了的依赖和恐惧,最终他妥协了,下诏赦免了王商所有可能的罪责,但收缴了他的丞相印绶。
而此案的被告,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王商,自始至终都没能获得辩护甚至出庭受审的机会,以致被罢官回家才三日,王商便在激愤中呕血而死。
王商的死大概超出了刘骜的意料,他的本意不过是让王商回家避避风头,日后等王凤气消了,刘骜可能还会起用他,现在这样做至少能阻止王凤进一步迫害他。可没想到,王商就这么被气死了。王商死后,刘骜心里或许不乏愧疚之情,于是便给他上谥号“戾侯”,算是表达自己对王商的歉意。
有人说我这样猜测不对,因为按古代上谥号的规则: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不管怎么样,“戾”字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这个谥号应该是王凤给王商上的,目的只有一个:进一步恶心他,死了也不放过。
其实,“戾”应该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戾者,身曲戾也”(《说文解字》),可见此字含有蒙冤受屈之意。当年,宣帝刘询给自己的父亲刘据上谥号的时候,用的就是“戾”字,所以,后世又称刘据为“戾太子”,取的也是这个意思。而且,王商死后,王凤不仅把王商在京城做官的子弟通通外放到了地方,还让手下上书,要求撤销王家世袭的乐昌侯爵位。这时候,刘骜顶住压力坚持让王商的长子王安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后来又做到了长乐卫尉、光禄勋。
按理说,王商的能力绝非王凤可比,为何最后却落得个身死的下场?究其原因,无非在于王商虽然也是外戚,但他的姑姑即宣帝刘询的生母王翁须早在公元前91年的巫蛊之祸中就已经死了。因此,他虽然顶着个皇帝表亲的头衔,但比起皇帝的舅舅来,实在是差得太远。
王商的死震动了朝廷,在此之前,谁都知道王凤专权跋扈,但没有人想到他居然如此专权跋扈,堂堂丞相想要与之争斗竟如螳臂当车。一时间,朝中群臣噤若寒蝉,即便有人想为王商说两句公道话或是弹劾王凤,也赶紧把话咽回肚子里了。
然而,就在这种背景下,京兆尹[2]王章还是毅然决然地参了王凤一本。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185.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